病原体检测阴性是否进行抗生素治疗?
本帖最后由 小敏鱼飞 于 2011-8-25 10:03 编辑请问各位老师:抗生素治疗用药前进行病原体检测,监测结果阴性,给予使用抗生素,合理吗?有没有具体标准? 病原体检测呈阴性有许多原因,如标本采集不合格、标本送检不及时、标本保存不当、细菌室培养基不合格等等;使用抗菌药物还可以参照血象,若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时,而且伴有炎性反应阳性症状和体症时,也可以使用抗菌药物。当然,有药敏试验提示使用抗菌药物就更好。 另外,应规范送标本,痰培养需连续送三个样本,血培养应同时不同部位采取四个标本,这样阳性率高。 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留取标本送检,但不是一定能培养出病原菌,再说培养也需要时间,所以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也是可以的。为了提高送检标本的阳性率,一定要注意留取标本的质量和采样时机。 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并非一定要有病原学证据,在今年抗菌药物整治专项活动中,也仅要求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病原学送检率不低于30%。 举个例,病人是一个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影像学、血常规、临床症状等都符合,但标本是在用药后采集的,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大部分病人分离不到真正的病原菌,但并不说细菌就已经被彻底清除了,规范治疗还是必要的。
还有就是由于培养条件或样本类型的选取不恰当也是导致无法分离真正病原菌的原因,这种“阴性”结果与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并不密切相关,所以抗生素治疗也是必要的。 谢谢巴版主详细的解释,以上情况我们采用吸附性的培养基 其实阳性培养率是比较低的,如果危重病的患者要等培养阳性才治疗势必增加死亡率,危重病强调的是经验治疗,一发现感染可能即在2小时内给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