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是否需要重新更换口罩?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7.9.2.3.2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穿脱程序中,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时有摘手套、脱护目镜、脱隔离防护服、脱鞋套没有涉及到是否要脱防护口罩。我们在与临床探讨时他们认为口罩在污染区时暴露在污染区,从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时应重新更换口罩,但我们技术规范这里没有提及,请问需要重新再更换口罩,如果不需要我们有那些循证的依据吗? 我们在甲流期间,从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也就是半污染区)实际上是脱了口罩的;如果再进行其它的操作当然要重新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记得胡教授在一个课件中提到,要在你认为真正安全的地方摘掉口罩。而不是先摘掉,到另一个环境时在戴上。 本帖最后由 tangjing163 于 2011-7-25 22:30 编辑回复 1# 2003141048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7.9.2. 3. 1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a)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b)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c) 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7.9.2.3.2 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a) 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浴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日镜/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
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b)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c) 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我是这样理解规范的这段意思:
1、脱隔离衣的程序是针对“7.9.2. 3. 1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2、穿隔离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在还没有完全离开潜在污染区之前,从保护工作人员出发,应该暂时不摘口罩。在这点上我到觉得这次的规范很人性,不呆板。
3、离开污染区脱隔离衣,是为了保护潜在污染区环境。口罩虽帽子然暴露在污染区,但一般来说受到接触污染的几率很小。一般传染病的隔离,不非需要像“非典”一样的呀。
4、如果从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需要戴口罩,从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需要摘口罩,那口罩帽子岂不是需要戴双的?
5、不是为隔离而穿隔离衣和戴口罩帽子,而是为保护人而穿隔离衣和戴口罩帽子。
一家看法,欢迎指正。 记得胡教授在一个课件中提到,要在你认为真正安全的地方摘掉口罩。而不是先摘掉,到另一个环境时在戴上。
依依 发表于 2011-7-25 21:10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非常赞成胡教授的观点:要在你认为真正安全的地方摘掉口罩。潜在污染区那颗不是真正安全的地方。 潜在污染区是污染区与洁净区之间的一个缓冲区域,最大程度避免污染区对后者的污染。{:1_12:}{:1_17:} 回复 1# 2003141048
赞同3楼及4楼的观点,按照规范,于潜在污染区脱下口罩,然后进入清洁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