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5-14 17:37
05-14 17:35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查看: 2443|回复: 15

新安装的灭菌器使用前应作哪些准备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2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院的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是新安装的,应进行B--D测试和生物测试并重复三次吗?另外还要经过有关部门的验证吗?望各位老师能指导一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炉师傅 于 2011-7-12 21:19 编辑

“进行B--D测试和生物测试并重复三次”,是医院启用前必须要做的一点;
还有重要的一点:由设备科整理好灭菌器厂家提供的,该灭菌器的合格证、检测文件、制造许可等等等,一堆相关资料。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属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测机构申报,注册该压力容器,取得使用许可后使用。
另:消毒人员的培训和两证的取得(压力容器操作证和消毒员上岗证),也是必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炉师傅,另外我还想请教你您,我院没有德国GKE监测系统,那我们怎样做追溯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2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水珠

消毒供应中心的监测是这样的,物理参数、化学监测、连续3次生物监测,这是消毒供应室人员做的,另外,使用时还要请设备科人员和厂家人员现场查看包括一些物理参数是否正常,特别是安全方面的问题,设备科知道的,要参与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3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炉师傅 于 2011-7-13 10:05 编辑

回复 3# 水珠

这个追溯问题,最好是能投入资金设备和培训,建立计算机条码扫描系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果使用手工追溯,可以也是可以,但工作量是很大的,效率也不好。
这个手工方法其实原理和计算机条码一样,只不过需要手工记录和人工核对;
这儿讲一种例子,用个一般的编码方法:
比如一回收的包,我们给它唯一编码0001,代表这个包,写在一个回收的信息标签上:
开始进入回收清洗区,经过每道工序的清洗人员清洗,在一个新的信息标签上,按约定顺序,写了各个清洗工序的时间、人员工号。
比如w01-110713-0805-327 w02-110713-0900-258,意思可以是:清洗第一道工序:浸泡冲洗,11年7月13日8点05分开始,工号327人员操作,清洗第二道工序:机洗,11年7月13日9点开始,工号258操作;
然后是包装区,再写上:p-110713-1030-456,d0103-110713-1055-543;
意思是:包装时间11年7月13日10点半,456号人员包装;1号灭菌器第3批次11年7月13日10点55分灭菌,消毒员工号543;
然后是储存:写的是:s-110713-1205-122;意思是11年7月13日12点05分由122号人员入无菌库;
最后是发放:e-110714-0800-122-08;意思是11年7月14日8点由122号人员发放出去,08是约定好的,比如代表了8病区;
这样,8病区临床拿到的包的信息标签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一堆:
001   w01-110713-0805-327 w02-110713-0900-258  p-110713-1030-456,d0103-110713-1055-543    s-110713-1205-122  e-110714-0800-122-08
根据这些信息,按约定就能阅读出包在供应室的每道处理工序的时间、人员信息,实现基本追溯。
编码可根据具体情况,约定好信息量的大小。由于实际使用人工追溯工作量很大,有时仅仅记录了包装、灭菌、和发放的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脉动预真空灭菌器新安装的测试问题

规范上的说句,“灭菌器新安装的监测,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检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检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三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我院是脉动预真空灭菌器,那就是说句,只进行B--D测试,不用进行生物监测,这样理解对吗?请各位老师赐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炉师傅,那生物测试是空载进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2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规范上的说句,“灭菌器新安装的监测,应进行物理监测。化学检测和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化学检测通过后,生 ...
[size=2][color=#999999]水珠 发表于 2011-7-22 22: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3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水珠


    你的理解有偏差。化学检测通过后,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且合格方可正常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3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监测应空载连续监测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3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水珠
  在你的这张帖子里,生物测试必然是空载进行的,原因:
1.灭菌器还没通过检测,不能放要用的物品灭菌,这样的灭菌的包件没有发放的依据;
2.也不要放不用的包来做有负载的生物测试。
因为空载生物检测,作为脉动真空灭菌器,是在有可能发生小容量效应的情况下,进行了生物测试。它的通过概率,理论上要比做有负载的生物测试要低,因而具有更高的可信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3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炉师傅 于 2011-7-23 19:20 编辑

回复 1# 水珠
看来你对文件看的还是相当仔细的;

    仅从文字角度来看,这段话的表述确实有一定的问题:按原文(4.4.2.5)这段可分为三块,如果以平行表述的角度来看,分别说明了灭菌器、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脉动真空灭菌器的新安装、位移、大修后应做的检测,于是脉动真空灭菌器的处理看来只要做三次BD测试即可,这就是你理解的吧?
    但是请注意:灭菌器、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脉动真空灭菌器这三者并不是平行或是平等的关系,后两者属于前者,是包含和被包含关系。
    于是从行文的逻辑表述角度看,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脉动真空灭菌器的处理说明,并不是单独表述,而是对灭菌器处理表述的补充。
    所以楼上各位和我都理解成除了一般灭菌器要做到的,对于是小型压力蒸汽灭菌器、脉动真空灭菌器的,还要做到什么什么的。
    当然,如果在规范修订时,有关文书工作能再仔细点,将那句改成“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B--D测试并重复三次,连续监测合格后,灭菌器方可使用。”这样我个人认为就完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5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炉师傅真专业啊,非常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2107
  • 最近打卡:2025-05-15 19:12:49
发表于 2012-6-5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炉师傅 发表于 2011-7-12 2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进行B--D测试和生物测试并重复三次”,是医院启用前必须要做的一点;
还有重要的一点:由设备科整理好灭 ...

请教炉师傅: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要不要消毒员上岗证呢?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常驻代表
  • 打卡总奖励:173
  • 最近打卡:2025-05-07 09:36:51
发表于 2012-6-5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炉师傅的回复也让我受教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6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2-6-5 21: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教炉师傅: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要不要消毒员上岗证呢?谢谢!

按理是需要消毒员上岗证的;
但实际情况是:
我们那儿很多的医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是在手术室的,操作人员虽受过培训,但大都没有消毒员上岗证;
历次检查,也仅仅着重地检查蒸汽灭菌人员的消毒员上岗证;
另外那个特种设备操作证,除了安监人员检查,医政部门检查连问都不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