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ler007 发表于 2011-3-23 08:25

人民日报:做科学要有点品位,要“慢”得下来

《做科学要有点品位,要“慢”得下来》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1-3-22 15:06:52
   “做科学,要有点品位。”前不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如是说。在他看来,比较有创造性的东西,思路方法很巧妙的,就比较有品位;不能只想着发表论文,而是要努力呈现新鲜见解,回答重要问题。
显然,这样的品位并不易得。它不仅意味着一种科学的高度,还体现出一种学问的境界。对于科学家来说,科学的品位反映的是他的价值取向和志趣追求。
科学不是速成的。经济上可能有暴发户,科学研究领域却不可能有暴发户。科研有如农业,得慢慢积累,老实耕耘。就如种子从发芽到谷粒成熟,得经过生根、长叶、分蘖、穗分化、孕穗、开花、灌浆等过程,每一个生育期对温度、水分、空气、光照、养分等外在条件都有不同要求,你得顺应规律,精心呵护,懈怠不得也急不得。重大发现也好,重大创新也好,都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因主客观条件问题,或许“长期积累”也未必有“偶然得之”,但没有“长期积累”,则很难有“偶然得之”。
要达致科学的品位,获得科研成就,特别需要“慢功”,秉持一种“慢”的理念。有“慢”才能合乎科学规律,保证科研质量,回归科学本质,也才能享受科研的乐趣。当然,这个“慢”,不是做事慢慢吞吞,拿着薪水不出活,而是摒弃急功近利,真正潜心学术。《现代临床解剖学丛书》共1000万字,被誉为我国临床解剖学里程碑。为完成这本书,钟世镇院士花了大半辈子时间,此书出版时他已75岁高龄。华裔科学家高锟,耗费40多年终于在光纤传输技术上取得突破性成就。足见,越是大成果,越要耐住“慢”。
   在不少地方及科研单位,科研成果“短、平、快”的比较多,跟踪模仿多,原创性的大成果少。一句话,科学的品质不高。从治学精神和方法上找原因,主要就在于缺乏积累,太专注于比速度比数量了。有些学者每每有点小成果,就赶紧写论文发表,数量不少,质量却上不去。这就好比把种子埋进土里后,三天两头就刨开来看看发芽了没有,或者苗刚冒出土就拼命往上拔。这样做,就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
   人有外在利益和内在利益追求之分。对于现代科研工作者来说,外在利益主要指晋升、待遇、荣誉、科研基金等等。内在利益则主要指人生追求、内在情怀、个人兴趣,它是一种价值理念。科学家也是人,也有外在利益需求。问题是,外在利益和内在利益谁占主导地位。在科学研究中,处理好快与慢关系,提升科学的品位,就得以内在利益为主导,而不要总被外在利益牵着鼻子走。否则,制造些“职称论文”还行,要获得重大成果则绝无可能。
   科学要“慢”得下来,根本在于营造宽容的学术环境。比如纠正科研考核中过分量化倾向。量化使评价有了客观标准,但变成“数字一刀切”就走极端了。有人因此戏谑科研考核是一种“数蛋游戏”:从讲师升为副教授要生多少个“蛋”,从副教授升为教授又要生多少个“蛋”,还规定这些“蛋”要生在什么地方,比如核心刊物。如此,还有多少人敢做“慢学者”?

落花生 发表于 2011-3-23 09:12

回复 1# Adler007
学习了!做学问不易,做科研不易!{:1_17:}

宋英娇 发表于 2011-3-23 10:20

回复 1# Adler007
现在有多少人可以慢得下来?有多少人可以心平气和的工作与生活?大家都忙着急功近利.忙着攀比.

鬼才 发表于 2011-3-23 11:55

本帖最后由 鬼才 于 2011-3-23 11:59 编辑

回复 1# Adler007
做学问是慢功夫,急不来的。在科学研究中最怕的就是急于求成。记得当年我在学校读书时,有时考虑一个问题,在脑海里一放就是几年。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大部分都是靠时间磨出来的。作为80年代的学生,我对这点的体会十分深刻。就是现在我脑海里也装了不少的问题,每天总是离不开书本。这些年改行做院感,我几乎把基础、临床、预防等方面的最新教材资料翻了个遍,其中的辛苦有谁能品尝。{:1_9:}  

依依 发表于 2011-4-6 16:27

在急功近利的年代里,真正做到慢下来的不容易呀。

无云 发表于 2011-6-6 13:51

回复Adler007
做学问是慢功夫,急不来的。在科学研究中最怕的就是急于求成。记得当年我在学校读书时,有 ...
鬼才 发表于 2011-3-23 11:55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很佩服。      
学习了

沧浪之水 发表于 2011-6-6 14:28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是应该大力提倡静得下来、“慢”得下来的时候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民日报:做科学要有点品位,要“慢”得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