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阳光 发表于 2008-1-20 19:07

针对这次输液反应,我们主要做了流行病学调查及输液器、注射器的检测。通过调查,我们认为与头胞地嗪的使用有关,与药剂科联系,他们在调查后,确定停用该药,后输液反应停止。上周部分医生又开始使用头胞地嗪,周五又出现了输液反应。这次我们直接通知药剂科去处理这件事。总之,通过这一个月的追踪调查,我们发现正如绿叶版主所述,目前为止大多输液反应是药物,但我们对调查会记录。同时也非常感谢大家对此主题的经验分享!:)

dqh2007 发表于 2008-1-24 14:17

回复 #5 icchina 的帖子

好经验,大家值得注意.

二进制 发表于 2008-2-2 06:29

这种情况,我这里也偶有碰到,阅读各位老师的发言,明白了个中的道理,对日后的工作帮助甚大.感谢参与讨论发言的老师及同行们: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1995薰衣草 发表于 2008-6-4 08:54

我认为输液反应和药物有很大关系,尤其是中药。可能和提纯、配伍直接相关。我们在和护理分析时,也提到了药物的更换频繁,极易造成问题,但医生们由他们的小九九。哎!

西北耗子王 发表于 2008-6-5 08:24

看了楼上各位老师的发言,觉得很有启发,谢谢大家分享经验!:handshake

yngmfc 发表于 2008-6-5 22:15

回复 #1 茉莉花 的帖子

临床经验:如果追究原因的话是可以查出的!一般致热原引起的发热反应比较短暂,停止输液后很快消失,使用鲎试剂检测同批次其他液体,如果使用的有抗菌药物应首先考虑药物热,无抗菌药物的输液反应考虑其他药物成分制剂纯度问题。发现2例以上输液反应必须立即调出近一周内医院其他科室发生输液反应的所有病历,对医嘱进行比对,注意发热的时间,是否输注血液或蛋白成分等,综合分析比较快捷。如果造成菌血症或败血症,发热会异常增高、持续,考虑是否有侵入性操作或其他感染引起——应做血培养。如果无其他感染途径引起持续高热必须对残留液体和同批次其他液体进行增菌培养——最少一周,同时对病人做血培养。

海内知己 发表于 2008-9-7 23:36

回复 #1 茉莉花 的帖子

做血培养的意义可能不是太大,但是及时对可疑对象做鲎试验检查却有相当的意义.:ok
我院上月中旬也曾发生过几例输液反应,经过分析有相当部分应属药物反应.但确有一些是不属于药物ADR的病倒,起初科室的护士长一直认为是输液器,但使用新的输液器后仍然不时出现.我们在排除后输液器及药物因素后,对出现以寒战\发热为主要症状的几份输液殘液及其同批号药物和溶媒及时进行热源检查,结果发现同批号的相关药物是阴性的,而输液殘液是阳性的.这说明是操作污染或配液过早引起,经加强无菌操作及强调新鲜配制,输液反应得到有效控制.:ok

草地 发表于 2010-4-25 23:52

回复 27# fjzzzyyygk

有道理!

姗姗 发表于 2010-5-19 12:24

请都各位老师,如何写输液反应的调查报告

飞天舞 发表于 2012-4-27 23:00

本帖最后由 飞天舞 于 2012-4-27 23:02 编辑

icchina 发表于 2007-4-14 05:16 http://bbs.sific.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3年前我碰到一起输液反应:2位病人输液约15~20分钟后均出现寒战,随之高热。当时有怀疑是输液反应,而我 ...

胡教授,考虑“导管败血症可能”。这里的导管指哪些导管?PICC?CVC?小儿科留置那种静脉留置针会出现导管败血症的可能吗?期待答复。

wuse 发表于 2012-8-27 11:16


我院输液反应好几例血液培养到细菌,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哦

wuse 发表于 2012-8-27 11:18

症状是输液反应,血液培养到细菌,剩余液体没有培养到细菌,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输液反应的诊断成立吗?请教各位老师 哦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请教】输液反应的残余液做培养是否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