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病例属于医院感染吗
各位老师,我在查房中遇到两个病例,很疑惑,因我初学院感,查阅了一些资料也没能找到合理的解释。所以今天将资料传过来请教各位老师,属于医院感染病例吗?如何处理?病例1:患者女性,主因宫颈癌8个月,骨、肺转移伴发热于6月12日入院,大小便失禁,第二天予留置导尿,引流出乳糜样肉眼血尿,立即送尿培养,结果回报聚团肠杆菌;应用阿米卡星后十天再次尿培养,结果回报仍为聚团肠杆菌,但随后7月2、3、8日的尿培养分离出大肠埃希菌。不知何故?
病例2:患者男性,主因舌癌5个月,在外院行膀胱造瘘术15天后于6月15日来我院,入院时引流出的尿液澄清,尿常规显示正常。6月21日集尿袋中尿液出现絮状物,即行尿培养,结果提示鲍曼不动杆菌,之后7月6日尿培养也示鲍曼不动杆菌,但7月14日尿培养示蜂房哈夫尼亚菌,尿常规示红细胞++,白细胞0~2。
这两例采集标本过程均符合要求,应该能排除污染的可能,属医院感染吗? 第二例肯定算得上,第一例不到48小时就导尿了,我认为不算。 我认为两例都应该算院内感染,应为第一例又出现了新的致病菌。 第一例应该算一次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泌尿系统感染)。
第一例应该算一次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泌尿系统感染)。 我认为两例都算,第一例属于同一部位的不同细菌感染。 一次新的感染往往都伴有新出现的症状...不都是培养出不同细菌就算一次新的院感...尤其是在泌尿系导尿、造瘘的患者... 回复 6# ipod66[/i
我比较赞同这个观点,第二例是肯定的,但第一例个人觉得应该算社区。 第二例是院内感染,第一例属于社区感染。 这位老师,我认为两例患者是否诊断为院内感染应该与临床医生共同讨论来认定。仅靠院感人的智慧来诊断显得不够全面。 我认为第一例不属于医院感染,而是应用抗菌药后优势菌被抑制所出现的。第二例是医院感染。 回复 1# qhdzhangj
我认为两例均为医院感染病例,参考一下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第一例是否存在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两例均符合医院感染的诊断,应该属于 回复 11# liuping
谢谢,这两例培养出的细菌均为多重耐药 回复 1# qhdzhangj
病例1:需补充有无发热及泌尿道刺激征?小便常规呢?即从目前资料来看,我宁愿认为:2次尿培养聚团肠杆菌非致病菌可能大,故也不明白使用阿米卡星的目的是何?随后的尿培养分离出大肠埃希菌,如果有相应表现,致病菌可能较大,但仍需结合临床是否存在泌尿道感染,如果能做出判断,即是医院感染;
病例2:同样需补充相关资料,另外,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如何?也才能回答你的问题。另外,鲍曼不动杆菌是否是多重耐药菌?
仅从微生物培养做医院感染的诊断有时是很显武断的哦 我赞同桃子老师的意见,第一例病例,乳糜尿产生的原因很多,尿路感染有有症状的尿路感染,这个我们很好判断,一般有发烧>38℃)、尿急、尿频、尿疼或下腹触痛,第二种是无症状的尿路感染,尿培养阳性,还有细菌数要大于105cfu/ml.如果是其它尿路感染(肾、输尿管、膀胱、尿道或肾周围组织的感染),那么从体液(非尿)或感染组织中分离出病原体,或是病人有脓肿或其它感染症状或通过直接检查、外科手术或病理组织检查而证实的感染。
第二例病例的资料同样不全,6月1日尿培养鲍曼不动,其他的尿常规检查呢!尿镜检白细胞大于或等于3个/每高倍视野? 回复 1# qhdzhangj
如果采样方法正确,不存在污染,结合临床要考虑院内感染。 如果标本采集运送符合规范,第一例第二次培养出大肠埃希菌及第二例均应该算院内感染, 我赞同17楼的观点,这种两次培养出不同菌在临床很常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