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防控MRSA面临的挑战
刚完成的,仅供学组秘书和版主们参考,请勿外传!国际公认预防或遏制MRSA等多重耐药菌的有效方法包括预防感染、正确的病原学诊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阻断病原菌传播。虽然近年来我国在这些方面取得不少进展,但是与欧美等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有效控制MRSA在国内蔓延,面临不少挑战:
1.对MRSA感染和预防方法认识不足
(1)虽然MRSA等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医疗花费高、预后差,死亡人数远多于传染病,但由于多呈散发,故不像传染病,不容易引起的民众、媒体和政策研究者的关注。
(2)由于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的原因,我国大多数疾病控制中心对经典传染病的防控非常熟悉,但对目前医院内越来越常见的很多耐药菌包括MRSA、ESBL、泛耐药不动杆菌、非白念珠菌等不甚了解。
(3)临床医生虽然深受MRSA等耐药菌之害,但是平时关注的主要是诊断和治疗问题,对于有效的预防方法不熟悉、不重视。
(4)医院感控人员是理想的预防和控制MRSA的主力军,但以往常疲于收集临床感染数据和环境微生物监测,引入有效的干预方法,减少耐药菌产生和传播,也做得不够。不过,这种局面正在改善。
(5)CA-MRSA在我国流行情况、常见类型和易感因素等,几近空白,需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2.对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重视不足
(1)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低中国临床医生习惯于抗菌药物的经验性治疗,病人似乎也更愿意花钱买药而不愿意花钱做病原学检查。面对愈演愈烈的耐药问题和经验性治疗屡屡失败,有部分医生认识到病原学诊断的重要性,但大多数医生仍没有改变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方式。虽然有诸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出台,但约束力非常有限。
(2)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由于送检标本少没有规模效应、手工操作为主致使收费明显低于生化等检验,不少医院处于亏本运作状态,导致医院更加不重视对实验室的投入,检验人员队伍不稳定。国外普遍使用的很有价值的微生物检验试剂,由于成本、获证等原因,多年不能引入中国。不少医院感染微生物实验室建设相当于欧美国家六、七十年代水平,不利于感染的病原学诊断、MRSA等耐药菌的早期发现、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危重病的抢救。此外,我国基本没有建立区域性的网络实验室,很多基层医院的微生物检验基本空白。
(3)感染性疾病专家队伍薄弱近三十年来,感染的疾病谱、病原体和耐药状况已经发生很大改变,有供货的抗感染药物种类已超过100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活性的药物也有数十种。如何正确诊断感染性疾病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需要有专家队伍。但是,我国大多数医院迄今尚未正在拥有具有临床微生物、抗菌药物、感染性疾病知识的专家。2004年我国要求二甲以上医院必须成立感染性疾病科,然而,主要目标是负责发热门诊、肝炎门诊、肠道门诊;全国和省市级的传染病学会已经更名为感染性学会,然而服务范围并没有相应的转变,主要诊治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对普通细菌包括MRSA引起的感染缺乏诊治经验,影响了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的有效推行。
3.对抗菌药物的多部门合作管理缺少机制
耐药菌产生的原因是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过度使用固然有医疗机构的问题。但也有其他行业的问题,如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国际上要求使用到人体的抗菌药物,避免在其他领域中应用,或减少在食用动物中使用抗菌药物,但我国还缺乏此协调机制。
我国耐药性监测发现,部分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耐药现象非常严重,可能与使用质量低劣的抗菌药物有关。如何加强立法,禁止假冒伪劣抗菌药物的生产、销售和流通,禁止在非正规市场上销售抗菌药物,应引起重视。
4.对耐药菌传播的预防措施落实不足
感染控制措施包括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对MRSA感染或携带病人进行隔离是重要且非常有效的措施。然而,具体执行过程中发现困难重重。
(1)隔离房间MRSA多数发生在ICU,但是我国目前在用的ICU中很少有单间的。无奈之下,有建议采用床旁隔离,但是效果明显受到影响。
(2)虽然MRSA感染的预防费用远低于治疗费用,但是预防设施如手套、酒精擦手液、抗菌肥液、隔离衣、口罩等花费是不向病人收钱,医院或科室免费提供。如果病人一旦发生MRSA感染,按照目前的规定,所有检验费和治疗费均可向病人收取,而医院感染发病率增加,也不会影响医院的声誉。这样的运作机制,显然影响医院对感控措施的落实。
回复 #1 icchina 的帖子
学习了!谢谢icchina的无私奉献! 拜读!学习!受益匪浅.:lolCA-MRSA在我国流行情况、常见类型和易感因素等,几近空白,需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很及时的观点!在医院和社区如何主动筛检MRSA,根据具体情况作预防控制措施呢? 总结得非常好啊!学习收藏!谢谢! 正好今天和临床交涉了定植MRSA病人的防控!!感触颇多!! 学习了!
现在临床医生和医院领导层对MRSA的严重性认识还不足,正像最后一条写的,开展预防措施要医院提供许多耗材,如果得不到领导重视,或临床医生对预防措施的依从性差,工作很难顺利开展的。 今天晚上我们召开了省市质控中心主任会议,讨论了明年的工作计划,而MRSA的防控已列入计划之中,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但真正要做起来我们还面临很多问题. 医院感染发病率增加,也不会影响医院的声誉。这样的运作机制,显然影响医院对感控措施的落实。
如果医院感染发病率增加,影响了医院的声誉?是否会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或者对医院感染管理不利?:L 如何思考感控中的问题,如何写感控论文,如何写感控科研提纲,胡教授的这个贴子,给我们提供了优秀的范例。
这个贴子,虽然很老了,但在现在仍有学习的价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