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室登记的方法,也要注意,因为不是标本数(有的病例,会多次送检),而是”病例数“。
请问胡杨老师:关于病例数的疑问?如果老干部病人住院3-4个月,每月均有细菌学送检1次(肯定存在院内感染情况),那么病例数怎么算?只算一次吗;还是计算每月1次、算3次比较好呢?盼望老师答复!!谢谢
病原学送检率计算
请问病原学送检率是所有住院病人还是感染病人? 本帖最后由 拙凌 于 2010-2-27 09:29 编辑是指所有感染病人。如果是院内感染送检率那分母就是所有医院感染病人 本人也很是困惑,不知是指所有院感病人的病原学送检率还是指全院所有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送检率,如果是后者,分母如何获得? 本帖最后由 拙凌 于 2010-2-27 09:34 编辑
应该有2个送检率,一个是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的送检率,一个是医院感染病人送检率,做上说明就可以了。通常说的都是感染性疾病送检率。
我是这样做的:每月将所有的出院病案全部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抗生素使用率进行统计,凡是带有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无论是第一、第二诊断,都算是感染性疾病。分母是感染性疾病的住院人数,分子是病原体送检数。不知道这样对不对?就是工作量有些大,很麻烦! 我院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对全院住院病人进行横截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为分母,菌检的患者为分子来计算的。 个人认为有二个概念:医院感染送检率是指医院感染病人中送病原微生物检测人数与其感染人数的比率
另一个是入院诊断或怀疑病人有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使用抗生素前送病原学检测的比率。 请问各位老师:送检例次需要占感染例次的百分数是多少?有要求吗? 哦,稍微明白点了,就是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感染病例送检率,另一个是抗生素使用前的送检率。 回复 5# 过年
内科病人这么算还准点,外科围手术期用药病人及剖宫产产妇的预防性用药咋算?? 我们外科,根据当天的医嘱情况,只要使用抗菌药物的就包括在内。 本帖最后由 szwuxl 于 2010-3-17 09:30 编辑
回复 9# zzhap
所谓病原学送检率是不包括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
我们医院有两个数据:
1、医院感染病例的病原学送检率:送检例数/所有院感病例,要求100%送检,由院感科统计。
2、总体送检率:(使用抗菌药物的感染病例+疑似感染的病例送检标本例数)/ 使用抗菌药物的总例数(排除预防性使用),要求达到75%以上,由药剂科统计。 回复 11# szwuxl
第一个指标我赞同,只不过100%不太可能,送检的目的是要求合理使用抗生素,但医院感染不一定全部都使用抗生素。
第二个指标中如何排除预防性使用?难道药剂科每份病历都去查,还是医嘱里面已经设定好“预防”、“治疗”、“预防+治疗”?? 不知这样对不对:医院感染病例的送检数+医院未感染病例的送检数/ 调查的病例数 这样得出的结果是什么的病原学送检率? 回复 6# 腊梅
我是这样做的:每月将所有的出院病案全部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抗生素使用率进行统计,凡是带有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治疗用药者,都遵循有样必采的原则,其中送检人数为分子,有样的感染病人为分母,计算出病原体送检率。不知对否?{:1_6:}{:1_6:}{:1_6:} 回复 1# qqs666
当然是感染病人,非感染病人不需要做病原学监测。 回复 5# 过年
这个数字不精确,应该是所有感染病例中有多少病例进行了标本病原学监测。的出来的结果才是菌检率。 病原学送检率就是“菌检率”,使用抗菌药物的当然不包括外科手术前预防用药,
但是“菌检率”不能说是院感的病人是分母,送检的数字分子吧。 本帖最后由 拙凌 于 2010-3-17 16:49 编辑
1、医院感染病例的病原学送检率:送检例数/所有院感病例,要求100%送检,由院感科统计。
2、总体送检率:(使用抗菌药物的感染病例+疑似感染的病例送检标本例数)/ 使用抗菌药物的总例数(排除预防性使用),要求达到75%以上,由药剂科统计。
请教szwuxl老师,不知道这两个送检率的要求出自何处呢?
第二个指标中如何排除预防性使用?难道药剂科每份病历都去查,还是医嘱里面已经设定好“预防”、“治疗”、“预防+治疗”??
请教zzhap老师,您是如何排除预防性使用数据的呢?可否介绍一下呢{:1_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