缭绕 发表于 2025-4-2 10:01

看看同行是怎么样干预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送检率的?

本帖最后由 吴晓梅 于 2025-4-2 21:02 编辑

(1)监测反馈:每月统计全院临床科室的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仅包括病原学送检率及病原学送检正确率),与目标值对比,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监测反馈,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评价管理质量。

(2)专班成员进行高频次督导,针对不同专科送检标本特点,进行现场指导。
(3)绩效考核:达标情况纳入每月质量控制中考核;组织约谈会对排名后十位科室进行约谈。

哈哈哈,好像不那么难做啊!贵在坚持!



趴𒀱菜 发表于 2025-4-2 10:29

我的困难不在于如何督导、约谈,而是在于如何准确的获得送检率,在我的观念中,凡是吹嘘信息系统提取的都绝对不是最准确的,游离于代码制定的规则之外的特例到底有多少,没有人统计过。

缭绕 发表于 2025-4-2 10:40

本帖最后由 缭绕 于 2025-4-2 10:42 编辑

趴𒀱菜 发表于 2025-4-2 10:29
我的困难不在于如何督导、约谈,而是在于如何准确的获得送检率,在我的观念中,凡是吹嘘信息系统提取的都绝 ...
你院用的是什么系统?有专门的院感监测系统吗?送检了没有是根据开了送检标本的医嘱还是检验科收到标本?
我们医院使用的送检率统计,分子分母点击进去可以看到所有病例,所以到底哪些病例没有送也是能查到的。

鱼鱼萍 发表于 2025-4-2 10:45

信息化监测,帮助我们提取数据,手工统计不现实。信息化有误差。我们可以核对。看看偏差率是多少?。我觉得信息化可以,最基础我们可以知道自己工作的在什么水平上。

谈小洁 发表于 2025-4-3 11:16

现在大量的控制指标和改进指标。最终还是要依托信息系统完成,否则更没有时间下临床沟通和督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看同行是怎么样干预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送检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