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微生物检测与临床沟通?
在工作中常常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临床医生抱怨微生物室人员工作效率低下、准确性差,而微生物室人员又一肚子苦水:工作辛苦经常加班,工作量大、经济效益少,临床医生乱开化验单,标本不合格也很难退。以前在临床工作的时候也很不理解细菌室的工作,现在做感控看到他们的确很费劲。我感觉主要是临床与微生物室的交流沟通太少了,医院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很少有微生物室的课。怎样才能有效的沟通,让大家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呢?请各位战友多多发言!
体是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欲达到理想的医疗水平及其环境,微生物检验,医院感染控制及临床医生之间的工作是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的.:handshake :victory:
样才能有效的沟通,让大家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呢?这是很多实验室人员想知道的,请大家都来谈谈,如果能举例说明就更好了。:P
回复 #3 莲雾 的帖子
是的,实验室与临床的沟通很重要,但如何沟通却是令实验室人员头痛的事。我知道,有些医院的实验室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论坛里也有提及,不知能否将你们好的idea,如培训幻灯或宣传张贴,与大家分享一下,也让我们这些落后的学习学习。 原帖由 茶语 于 2007-10-28 19:40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在工作中常常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临床医生抱怨微生物室人员工作效率低下、准确性差,而微生物室人员又一肚子苦水:工作辛苦经常加班,工作量大、经济效益少,临床医生乱开化验单,标本不合格也很难退。
...
楼主这是个很好的话题,真要讨论起来可要写几大篇,但主要还是出发点的问题,大家要明确的是,临床诊疗活动的主体是医生,实验室为辅助诊断,所以实验室的第一服务对象是临床医生,终末服务对象是病员,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服务于临床"应是实验室的方针,说来谁都知道,但真要具体实施好却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首先科室就不能将微生物室做为一个盈利的单位,其次,在新形式下临床微生物室要积极转换工作模式,工作内容要涵盖实验室内外,内部定岗,每个岗位都附加有临床联系的科室名单,在岗位轮转的人必需要利用时间去跑临床,初次可去收集意见_然后回来做质量改进(QI),并有文件及实施记录,实施一些时间后再做回访并填写满意度表,再收集再做QI,下次轮岗的接着做下去.临床工作中的样本采集不合格,运输环节,结果回报,耐药率,阳性率,送检率,污染率等等都可采用此法不断做下去,做得多了,临床医生一定会理解的!至于资料共享,横向科研协作,双方共赢,多多益善! 原帖由 hxwsw 于 2007-10-31 21:53 发表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这是个很好的话题,真要讨论起来可要写几大篇,但主要还是出发点的问题,大家要明确的是,临床诊疗活动的主体是医生,实验室为辅助诊断,所以实验室的第一服务对象是临床医生,终末服务对象是病员,以"病 ...
“转变工作模式”——非常好的建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