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 发表于 2007-10-26 19:51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凝聚力的定义:凝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顾名思义,凝聚力指的是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粘合力”。没有凝聚力,一群人不能被称作是一个群体。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态度和目标的一致性。当群体成员拥有相似的态度时,他们愿意在一起。同样,个体往往被一个与自己具有相似目的的群体所吸引。

2.外部的威胁。外部威胁的存在可以增加群体凝聚力,因为这时群体成员不得不同舟共济、相依为命。与外界的竟争可以导致凝聚力增强,而群体内成员的竞争则将导致凝聚力下降。

3.群体规模。小群体比大群体有更高的凝聚力,因为小群体为成员们提供了更多的相互交往的机会。群体越大,异质越多,态度和价值观差异也增大,所以大群体凝聚力低。另外,在大群体中,需要更多硬性的工作标准,这也影响了群体成员之间形成自然的非正式的关系和交往。

4.奖酬体制。以群体为单位奖酬比起以个人为单位奖酬,会导致更高的凝聚力。以群体为单位的奖励制度可以使成员们意识到他们的命运连在一起,因此增加合作精神。相反,鼓励群体成员之间竞争的奖励制度(如把所有奖金都奖给最佳工作者)将削弱群体凝聚力。

5,班组的组合。以人际吸引、价值观和目标的一致为基础组成的班组有较高的凝聚力。在一个经典研究中,凡扎尔斯特(Van Zelst)根据无记名选择工作伙伴的结果,把木工和砖瓦工重新编组,发现这种以人际吸引为基础的班组比随机组成的班组有更高的工作满意感。

6.与外界的关系。一般来说,与外界隔离的群体有更高的凝聚力。这些群体往往认为自己与众不同、独一无二。隔离也使得群体成员产生同命运感以及共同抵御外界威胁的需要。

7.群体的绩效。一个成功的群体更容易发展凝聚力。成功使得成员产生优越感受,彼此增进好感。而失败则往往使成员们互相埋怨,把别人当替罪羊,这种冲突将减弱凝聚力,甚至导致群体瓦解。

8.领导作风。领导者的民主作风可以充分地激发起群体成员的主动精神与创造性。在民主的气氛下,领导者有意识地创造优秀的群体规范,这样可以大大地增强群体凝聚力。

此外,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群体成员的不同个性特征、兴趣和思想水平等,都会影响群体的凝聚力。

[ 本帖最后由 依依 于 2007-10-26 19:52 编辑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