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大 发表于 2022-3-17 09:59

B超室的空气消毒

请问各位老师,因我院条件有限,目前只有紫外线灯管作为空气消毒,B超室可以使用紫外线用于空气消毒么,有没有什么规范可以作为说明?

小白天使 发表于 2022-3-17 10:27

本帖最后由 小白天使 于 2022-3-17 10:30 编辑

B超室可以使用紫外线用于空气消毒{:1_17:}
晓平说消毒:空气消毒之“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
特邀专家:倪晓平

感染防控工作既要“仰望天空”,又要“脚踏实地”,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而言,基础感控仍是专职人员日常工作的重点,其中消毒隔离又是重中之重,虽然有规范有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疑惑,好不容易参加一次会议或培训,也很难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因为每次想要提问的老师太多啦!挤不上)。

福利来啦!SIFIC想您所想,精心策划,特别邀请到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者——倪晓平教授,客座SIFIC平台,为广大会员们答疑解惑。今天,我们的专栏之一“晓平说消毒”正式开讲啦!

提问,我们是认真的、实际的!答疑,教授是严谨的、客观的!该专栏的第一期,咱们就从“空气消毒”说起!

第一期 空气消毒

紫外线、臭氧等传统的空气消毒方式,因无法在有人环境下使用,不能动态持续消毒,逐渐被空气消毒机所取代。近十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使用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灯管仅仅在一些净化操作台、生物安全柜、医疗废物暂存点使用。可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认真敬业的感控人就开始发现新的问题和困惑。

倪教授:我们在讲医疗机构空气消毒处理之前,先了解一下有关空气消毒的一些基础知识,由于受到篇幅的影响,我们主要从以下3个进行简述。

1、空气污染的来源
医疗机构作为一特殊的公共场所,之所以需要空气消毒,是因为污染的空气对于医务人员和易感患者而言是极大的感染隐患。医疗机构中空气的主要污染来源是,感染患者或定植者以不同的方式,如咳嗽、喷嚏、讲话,或皮屑的掉落,甚至呕吐(如,诺如病毒引发的感染性腹泻)等造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微小环境的污染;其次,一些高危的诊疗操作,如手术室、口腔、实验室等部门的诊疗与实验操作,造成感染性飞沫、体液的飞溅等;再次,污染的环境表面如不及时清洁与消毒,会造成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如墙面、家具表面的真菌繁殖,成为空气连续污染的重要来源。

2、空气传播的方式
上述感染来源经空气进行传播,其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①环境中的小颗粒的固体微粒(<5μm)可以经人流、物流和气流等直接播撒到空气中,并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实现长距离传播;②飞沫颗粒由于粒径较大(>5μm),故通常掉落在患者周围1m之内的环境表面,但是,当飞沫颗粒中的水分蒸发后,内部的物质浓缩后形成飞沫核(<5μm),便可以小颗粒的固体微粒方式,通过上述“三流”等作用而“扬尘”,悬浮于空气中;③环境表面的“霉斑”,就是真菌滋生的“菜园”,真菌繁殖的方式就是通过释放孢子核来实现的。由于孢子核粒径仅为2μm~6μm,故不需要尘埃作为载体,独立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

当易感患者或医务人员进入污染空气的区域,其呼吸带正好悬浮有感染性的微生物气溶胶,一旦这些人员大量的、频繁吸入微生物气溶胶,其感染的几率便会增加。另外,一些诊疗操作,如制备静脉输液时,需要外加药物等,而这类操作的环境的卫生学要求较高,不仅只是关注微生物气溶胶的污染,固体微粒对药物的污染也不可忽略的临床不良事件隐患。

3、空气污染的特点
实际上医疗机构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浮尘,可称之为固态气溶胶。通常,病原微生物不会独立(真菌孢子除外)悬浮于空气中,而是以尘埃为载体,并以尘埃中的水分及营养物质维持了其生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凡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粒径≤100μm的微粒,称之为微生物气溶胶;而真菌孢子不需要尘埃为载体,可以单独悬浮于空气中。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浮尘都含有微生物,通常微生物气溶胶只占空气中总浮尘颗粒的1/十万。

在了解了有关空气消毒的一些基础知识后,再来回答以下的问题就比较容易了。

问题一:空气消毒机真的可以达到紫外线灯照射相同的消毒效果吗?

倪教授:空气消毒机是否可以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空气消毒机是如何工作的。我们以下图(图1)为例进行深入解读。

注: 1、进风口;2、过滤网;3、过滤器;4、风机;5、消声器;6、出风口;7、加热器;8、反射板。

该机型为立柜式空气消毒机,高约1.9m,其风速可以达到2m/s以上。以此风速推测,一粒含有微生物的微粒,由1处(图1)吸入,再从6处(图1)吹出,其经过7处(图1)的消毒器(我们可以将其更换为UV灯)的时间不到1s。UV灯有如此强大消毒作用吗?其结果不用挑明,大家一定很清楚了。另外,也是对于UV灯而言最致命的弱点,UV的穿透效能极弱,而吸入消毒机内部的微生物基本都是附着在尘埃上的,既是在裸菌状态下,由于空气是在不停被吸入,后续吸入的尘埃也可以“叠加”到裸菌上,故实际附着在3处(图1)上的微生物几乎全是包裹在尘埃内的。因此,此时的UV灯是处于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
那么,空气消毒机是如何实现空气消毒的呢?其实无关乎两个方式,最常见的是,吸入的尘粒被阻挡在过滤器上;其次,吸入的尘粒经过磁场而带上电荷,然后被吸附在电极板上。通过这样的工作原理,使吸入消毒机内的含有浮尘的“脏”空气,经过消毒机后变成无尘的“干净”空气。空气中的微生物被吸入消毒机,并“留”在消毒机内。经过若干时间的运转后,目标房间内的空气中尘埃粒子数逐渐减少了,空气也变的干净了,其结果是空气的卫生学指标也转好了。但是,消毒机内部的过滤器、电极板终究是会“饱和”的。而“饱和”期的长短,取决于消毒机所处在环境的卫生质量,即环境卫生质量越差,“饱和”期也来的越快。一旦消毒机进入“饱和”期,其“消毒”功能也就消失了。

空气消毒机内部的UV灯杀菌效果如何,空气消毒机是如何工作的,我相信各位看官们读完本段文字解释后,应该明白一二了吧。

问题二:紫外线灯管可以测试照射强度,消毒机内的紫外线灯管,该如何检测(有观点说参照说明书,达到规定的小时数就更换灯管,甚至还有一种观点,只要灯管还亮就视同为合格的,无需检测,等灯管不亮了直接更换)?

倪教授:其实在我们看完第一段文字解释后,我们就会发现,消毒机内部的UV灯是很容易被尘埃污染的,而“脏”的UV灯管,其释放出的UV辐射剂量将大打折扣;另外,包裹在尘埃内部的微生物,UV是无法穿透将其有效杀灭的,此刻,再讨论UV灯质量的监测还有意义吗?

但是,我们从第一段文字解释中了解到,空气消毒机的关键部件是过滤器、电极板等,故如何维护这些部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问题三:如何对空气消毒机内的紫外线灯管和滤网进行清洁和保养(临床存在的实际问题,滤网的清洁频次是多少?滤网存在经过反复清洁后质量变差,无法正常安装的现状。紫外线灯管在消毒剂内部也很难擦拭到)?

倪教授:我个人观点,空气消毒机的过滤器、电极板的维保任务重于UV灯。由于消毒机所处的环境卫生质量直接影响过滤器、电极板的维护时间,故我们无法给到空气消毒机维护间隔时间,而应视每台消毒机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有可以自动监测过滤器、电极板已处于“饱和”状态,会自动发出报警,提醒用户启动维护程序,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当然,过滤器、电极板反复进入维护阶段,一定会影响其原有的效能。这就要求各个产品生产企业提出产品“复用”程序、标准复用步骤,以及复用后产品质量的验收指标等。各个用户也应严格执行产品指南要求,不得出于经济考虑而使其产品“过劳”工作,从而影响消毒效果。

问题四:到底哪些环境真正需要安装空气消毒机?每天消毒频次和每次消毒时间?

倪教授:首先我们应该依据全院各个科室,或区域的既往感染的发生频率、特点等,开展感染风险评估,了解发生感染的传播途径,结合国内外感染预防干预措施效果的循证证据,制定哪些科室、区域需要安装空气消毒机。

根据感染风险评估结论,我们对于重点科室、区域,如具有潜在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以及需要重点保护人群,如移植病房、新生儿等科室,或区域安装空气消毒机,严格按产品指南进行配置、规定消毒频次、消毒时间等。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紫外线灯管不仅仅只是在一些净化操作台、生物安全柜、医疗废物暂存点使用。在国际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UV灯辐射消毒已经被广泛用于医疗机构的各个领域,如,在人员拥挤的区域,呼吸科等病房的上层空间(即房间的上1/3处),安装有特殊防护导流板的室内上层空间UV辐射装置,且24h不间断消毒,以保证空气的卫生学质量。再如,在微生物实验室的操作台下面安装UV灯,待工作结束后,开启UV灯,对实验室地面进行辐射消毒,以消除DNA物质的污染。这样,待该实验室再次启用时,不会因人流、物流等因素造成地面的DNA物质污染空气,影响实验结果。

特别要提出的是,2012年以来,美国著名学者Rutala教授等提出了非触摸式消毒方法的概念,UV辐射再次引发人们对于医疗机构内部环境消毒的思考。随着先进的生产工艺的发展,目前国际上流行的UV灯管,相比于国内传统UV灯管产品,无论在灯管的瓦数,还是在辐射强度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如,可以达到数百瓦的UV灯管。辐射强度达到数千μW/cm2,乃至数万μW/cm2。如某款进口品牌的UV灯,用于环境表面MRSA污染的消毒,仅需照射1min;环境表面的艰难梭菌杀灭仅为5min。目前,这类移动式高强度UV灯装置,已经被广泛用于病房的终末消毒、日常消毒实践中。由此可见,UV灯这一“古老”的消毒工具,所使用的领域仍在不断拓展,并没有结束其历史使命。因此,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思考是,如何更好地,更巧妙地用好UV辐射消毒,为预防和控制医院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发挥有效作用。

倪晓平教授声明:上述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所涉及产品为了便于解读,无恶意贬低,请勿对号入座。

依据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之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阿咪拉1117 发表于 2022-3-17 11:04

小白天使 发表于 2022-3-17 10:27
B超室可以使用紫外线用于空气消毒
晓平说消毒:空气消毒之“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
特邀专家:倪 ...

路过学习了,谢谢小白老师的分享~~~

946116909 发表于 2022-3-17 11:05

无人的情况下可以实施紫外线灯管消毒。

jcyyhlb 发表于 2022-3-17 11:13

当然可以实施紫外线灯管消毒了,当然要无人。

穆嘉衡 发表于 2022-3-17 11:37

谢谢小白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854658087 发表于 2022-3-17 11:46

空气消毒方式在无人情况下可选用紫外线消毒,有人只能选择人机共存的空气消毒机

吴晓梅 发表于 2022-3-17 12:17

B超室首选通风,如果能有效通风就不需要使用消毒设备,不能通风的可以用紫外线消毒,但必须在无人的时候使用。

lj149114 发表于 2022-3-17 13:52

学习了、、、、、、、、、、、、、、、、

王大大 发表于 2022-3-17 14:33

小白天使 发表于 2022-3-17 10:27
B超室可以使用紫外线用于空气消毒
晓平说消毒:空气消毒之“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
特邀专家:倪 ...

感谢老师的回复,很受用

蓝方 发表于 2022-3-17 15:16

B超室首选通风,如果能有效通风就不需要使用消毒设备,不能通风的可以用紫外线消毒,但必须在无人的时候使用。

jerkran 发表于 2022-3-17 17:28

通风就可以了                                                         

张世玲 发表于 2022-3-18 09:32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fjm13768406 发表于 2022-3-18 10:03

路过学习,谢谢老师的分享。

感控张大彪 发表于 2022-3-18 10:33

首选通风 也可以紫外线 也可以空气消毒机

牧草也有春天 发表于 2022-3-18 10:40

在发热门诊设置规范中,要求发热门诊也是首选开窗通风。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22-3-19 17:32

首选通风,除非有呼吸道传染病检查后需要空气消毒。

红岩1 发表于 2022-3-20 23:11

路过学习,谢谢老师的分享。

sl666213 发表于 2022-3-21 09:31


空气消毒方式在无人情况下可选用紫外线消毒,有人只能选择人机共存的空气消毒机

eeyaya 发表于 2023-1-2 12:30

学习了,谢谢老师。新型的222纳米波长紫外线可在有人状况下空气消毒。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B超室的空气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