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若秋水 发表于 2009-9-4 08:34

黄建始教授做客丁香园:从新旧两种医学模式角度谈医改

本帖最后由 婉若秋水 于 2009-9-4 08:37 编辑

按:今年6月份,黄建始教授《健康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落后过时生物医学模式统治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现状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上)》的文章。丁香园通讯员和黄教授取得联系后,他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黄教授视点:

>>>医改应该是以医生为主的,不是病人为中心的,以病人为中心是错的。

>>>中国最宝贵、最稀缺的医疗资源是专业医护人员,不是进口药、高级医疗设备,更不是实验室检查试剂。

>>>“妖魔化”了医护队伍,事实上是废掉了医生提供医疗服务的“武功”。

>>>中国的医生在做护士的工作;中国的护士是在做护工的工作,太浪费了!

黄建始教授简介:

北京协和医学院流行病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助理兼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学分会常务委员。从事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应对体系建设的研究以及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创作等工作。是国内最早开展健康管理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学者之一。
丁香园通讯员:请问您是如何想到从新旧两种医学模式的角度去评价医改?

黄建始教授:在科学文明昌盛的21世纪的今天,根据我所观察到的现象,很不幸,我们中国还在被过时落后的单因单病的生物医学模式所统治。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各种行动都在被这个过时、落后的模式束缚着,造成了中国医药卫生和健康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能不能在观念上来一个革 命,从单纯的单因单病的生物模式向多因多病的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医学模式转变,我们要医、要药,但是我们还大量需要心理、环境、社会方面以及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这样才能有一个真正的新生活。

“从新旧两种医学模式的角度去评价医改”的这个想法我整整思考了大半年的时间,回国六年多观察思考了许多,直到最近半年才悟出这么个想法。毕竟,说出来的观点要有根据并能经得起公众检验的。本来我计划写上篇和下篇,但我发现简单的阐述还不能很好的说明问题。现在我打算写上中下三篇来仔细阐述我的观点。

丁香园通讯员:您对这次酝酿了四年的医改怎么看?

黄建始教授:我对医改成功的可能性并不抱乐观态度。除非在执行层面上能认真考虑两个关键问题。

第一个是具体落实“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的思想。国家对教育事业有明文规定每年应该投入GDP的百分之多少,但是对于卫生事业并没有落实具体投入GDP的百分比。要真正解决人民的健康问题,应该在制度上明文规定下来,对健康的投入到底应该占GDP的多少。

第二个是要认真考虑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现在的方案在执行层面上很少提如何调动医生的积极性。如果没有医疗服务的提供者积极参与,医改成功的可能性不会高。所以,具体执行医改方案时一定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地区考虑如何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医改应该是以医生为主的,不是病人为中心的,以病人为中心是错的。只有把医生的待遇提高了,社会地位提高了,积极性提高了,才有可能好好给病人看病,一心为病人服务。

丁香园通讯员:目前中国的广大医护人员的低待遇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黄建始教授:中国最宝贵、最稀缺的医疗资源是专业医护人员,不是进口药、高级医疗设备,更不是实验室检查试剂。然而,今天中国一流医学院教授的工资还不如金融系统一个刚毕业不久的本科生的收入。

像我们协和医院的医生,协和医学院毕业要读8年,入学的标准比清华的平均分数高10分,毕业以后还不能做一个很好的医生,还要经过3-10年的训练才能成为好医生。这个资源是不可取代的,这个资源培养一个就是一个,走了就没了。但是从协和医学院读八年出来,第一年拿的工资却是1500。这个同样的学生在清华读5年出来,第一年去电信就可以拿5000。

做检查的机器是可以大量的生产的,药物在大工厂也是同样可以大量生产,可是就卖得贵得不能再贵。这种情况下愿意学医的人会多吗?所以最近有报道好多医生都不愿自己的孩子学医。

协和医院中国第一流的医生护士在服务,每个晚上住院费收40块钱(三人一间)。但在北京40元要找一个招待所都不容易! 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最有价值的,50%以上的信息来自问诊,来自医生和病人的交流沟通和提供健康咨询,人为地规定只能收极低的挂号费,而相对来说价值不高的辅助检查手段如实验室检查,X光检查,CT检查等价格却是高得离奇。

当我们面对21世纪中国医疗资源定价的“三高三低”现象(药费高,耗材高,检查费高;医生工资低,护士工资低,手术费低),我们不能光感慨其荒谬而无动于衷。我们不能总是将高价值的医疗服务压制在一个极其低贱的水平,有的甚至远不够成本。对于培养成本极高、工作负荷巨大、需求又极其强劲的医护资源,应该恢复其真实价值。应该让医生、护士的劳动价值得到真实的体现,让相对价值不高可以大量生产的辅助医疗资源降到本来的价格。

丁香园通讯员:现在,广大医护人员处在一个恶劣的从医环境中: “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一些媒体“妖魔化”医护人员的报道、医**件……这些都让医护人员没办法安心工作,甚至对自己的职业丧失了信心。对此,您如何看待?

黄建始教授:恶劣的从医环境表现在以违背规律、不尊重医护人员的方式管理医疗市场。对医疗纠纷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法规是不承认“医学是不成熟的科学”这一事实。再好的医生也不能每次都正确预测结果。举证倒置逼迫医生多开医疗上不必要的检查来获取证据以自保,极大地浪费了本来就稀缺的医疗资源。

制定法律专门对医生这一职业收受“回扣”定罪是否定我国绝大部分的医护人员是正直敬业的这一基本事实,放大了医疗行业中存在的、其他行业也有的个别不良现象,“妖魔化”了医护队伍,事实上是废掉了医生提供医疗服务的“武功”。因为医生在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的过程中,通过诊断和治疗,有时是治愈病人,经常是帮助病人,永远是安慰病人。如果病人都视医生为“妖魔”,医生怎么去帮助和安慰病人?所以,医改方案的执行应该下大力气来创建健康的从医环境,这才是治本的正道。

美国的医生也会出医疗事故。但是他们不是举证倒置的,第三方会去调解,去打官司,根据法律、科学来合理合法的判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解决。目前我们国家也在探索这一方法,希望能有所成效。

此外,现在的媒体对医患纠纷的报道也比较多,而且很多报道存在一定不属实的情况,让医生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更加被妖魔化了。其实这也是老百姓吃亏。因为医学是这样子的,有的时候是治愈病人,经常做的是帮助病人,永远做的是安慰病人。假如你不相信我,我怎么帮你?怎么安慰你?帮你安慰你的基础是你要相信我。

丁香园通讯员:请您就目前我国医疗资源浪费的现状谈谈您的观点。

黄建始教授:医疗资源浪费一是表现在医护匹配极端不合理。中国的医生在做护士的工作;中国的护士是在做护工的工作,太浪费了!

二是表现在门诊制度不合理。医患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花时间去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医生遇到新病人,至少需要30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初步了解病人,和病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完成诊疗服务。以后的服务时间就可以很短,因为医生熟悉病人的情况,病人信任医生。从长远来看,这是事半功倍的安排。然而,我们的大医院“人山人海”,因为就诊人多,不管新、老病人都只有几分钟时间,医生和病人都没有能力互相了解对方。由于门诊医生轮转,很少有固定病人。因此,几乎每次都是新病人,每次时间都不够。不管是从治愈,帮助,还是安慰的角度来看,都不可能到达最好的医疗服务效果。而小医院,虽然是“门可罗雀”,由于医生的报酬没有和建立长期的良好医患关系挂钩,医生也没有意愿去化时间了解病人。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解放医生”。解放医生可以充分地发挥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杜绝浪费,扩大医疗卫生服务

婉若秋水 发表于 2009-4-3 22:37

转贴 医学整合--推进医疗公正的探索

杜治政在《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发表《医学整合:推进医疗公正的新探索》一文 来源: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网
                                          
      杜治政教授在《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2009年第1期上发表了《医学整合:推进医疗公正的新探索》的论文。文章认为:现代医学在应对慢性病的几十年历程中,遇到了两个难以克服的困难:绩效不高;费用增长过快,医疗公正受阻。推进医学整合,特别是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的整合,是克服当前保健服务面临诸多困难的途径与方法。作者呼吁:我们应当跳出原有的陈旧思维,下大力气研究和实践医学的整合,特别是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的整合,开辟一条防治慢性病、促进医疗公平实现的新路。

或许会有人说我牵强,看到一些资讯就会想到感染工作,“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的整合,感染工作不也是这些大范畴中的一部分吗?其他学科越来越多的学者、教授将逐渐把目光锁定在感染管理工作上。

兰兔 发表于 2009-4-9 18:21

或许会有人说我牵强,看到一些资讯就会想到感染工作,“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的整合,感染工作不也是这些大范畴中的一部分吗?其他学科越来越多的学者、教授将逐渐把目光锁定在感染管理工作上。思路开阔,我支持你

婉若秋水 发表于 2009-9-4 08:43

医学模式的转变已经提了N多年,但依旧是传统的模式在主导医界,主导医患之间的关系。黄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揭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您从医的感触如何?欢迎大家讨论。

chenjin 发表于 2009-9-9 19:02

人们特定时代的思想,政治制度,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经济体制,医疗体制等等情况形成了如今的错综复杂的医患关系的矛盾。也是社会转型时期矛盾突显的一部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建始教授做客丁香园:从新旧两种医学模式角度谈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