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发病率,你会正确计算吗
医院感染发病率是一个最常见的一个统计指标,公式大家都知道,医院感染发病率=新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人数/同期住院患者人数×100%。对于全院来说,分子是全院住院患者中同期新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人数;分母是确定时段曾住院的患者人数,即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加上期末在院人数之和。统计时段内同一位住院患者曾N次入院,统计全院住院人数时计为N.
对于病区来说,分子与全院的分子统计方法一样,只不过统计范围由全院变成病区。分母是曾在监测目标病区住院的患者人数。统计时段内同一位住院患者曾N次入院均入住监测目标病区,统计病区住院人数时计为N ,统计时段内同一位住院患者在一次住院期间曾N次入住监测目标病区,统计病区住院人数仍为1。也就是病人在一次住院期间,多次入住某病区,统计该病区的住院人数仍为1。
病例医院感染时间发生在某个月,就把该感染病例统计在该月;但是手术部位感染病人不能用该方法计算,手术部位感染时间以病人手术开始日期计算。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甲病人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是10月份,但手术开始日期是9月份,该手术感染病人计入9月份统计,而不是10月份。
医院感染发病率统计时段一般按月、季度、年统计。当按月计算时,直接使用该公式可以计算医院感染发病率。但是对于季度统计,可以直接把每月的分子数和分母数分别进行相加,计算季度医院感染发病率吗?答案是否定的,季度计算的分子是该季度新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人数,分母是该季度出院患者人数加上期末在院人数之和。年度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计算同季度医院感染发病率计算。如果通过各个月的医院感染发病率计算平均值是错误的;把每月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分子和分母相加计算,也是错误的。大家计算医院感染发病率时千万要避免这个错误。
参考资料:医院感染监测基本数据集及质量控制指标实施指南(2016版) 又涨知识了,谢谢老师。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谢谢老师的分享,认真学习中! 发病率分母应该是上周期住院患者总数加上本周期新入患者数比较合适点,各位老师看呢 如果是出院患者可能会包括前期在院的患者{:1_9:} 甲病人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是10月份,但手术开始日期是9月份,该手术感染病人计入9月份统计,而不是10月份。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认真学习了老师的医院感染发病率统计资料! 学习、领会、实践中! 谢谢老师,已认真学习!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时间不够用啊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非常详细实用,学习了。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关注细节,提高质量,路过学习! 谢谢老师的分享!{:1_1:} 手术部位感染时间以病人手术开始日期计算。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甲病人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是10月份,但手术开始日期是9月份,该手术感染病人计入9月份统计,而不是10月份。
10月份感染计入9月份统计,这是什么道理,哪个月感染的就是哪个月啊,怎么能提到上个月去,特不明白了。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