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实验室安全事件中丧生的女博士
警醒:实验室安全 你我的安全—哀悼实验室安全事件中丧生的女博士
7月3日,浙大理学院化学系催化研究所211室,27岁的年轻女博士昏厥在地上……
一条鲜活的生命,美丽的身影,消失在我们熟悉的实验室里。
听过太多,实验室里的安全事件。且不说,有毒物质的随意排放,转基因细菌培养基的任意倾倒,因操作不谨慎导致的火灾、中毒事件几乎在大部分的实验室都发生过。
尽管我们从进入实验室的第一天开始,就一直接受着实验室安全教育。但实验室安全事件仍频现报章。
有专家指出,国内监管部门对实验室安全监管和指导的不力,依赖没有实验室安全管理经验的PI来完成实验室安全建设,是不完备的。实验室安全不仅事关国家科教兴国的大计,更关系到科研人员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们期望着各地各级国家环境安全监管部门增强实验室安全指导和监管。但在现实的条件下,希望大家重视你我身边的安全。点滴做起,在做出漂亮的科研成果的同时,照顾好自己和实验室里所有的人的安全。
相关链接:
点击进入>>> 浙大女生猝死实验室 警方认定因他人错误操作所致
点击进入>>> 女博士死于教师误接一氧化碳
点击进入>>> 科学时报:安全意识是实验室的“死穴”?
点击进入>>> 国内外实验室管理初探
点击进入>>> 实验室中不应该有的行为
点击进入>>> 丁香通实验室安全专题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214&id=15070482 5日晚,浙江大学通报了7月3日浙江女研究生猝死实验室事件的调查进展。浙大校方称,警方初步调查发现,女研究生猝死与其他两名老师实验中的错误操作有关系。目前,浙大已对此次事件的相关负责人实施停职检查处理。
7月3日中午12时30分许,浙江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博士研究生袁某某发现博士研究生于某昏厥倒在催化研究所211室,便呼喊老师寻求帮助,并于12时45分拔打120急救电话。袁本人随后也晕倒在地。12时58分,120急救车抵达现场,将于某和袁某某送往浙江省立同德医院。13时50分,省立同德医院急救中心宣布于某抢救无效死亡。袁某某留院观察治疗,于次日出院。
事发后,浙大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事故处理组,第一时间赶往学生就诊的省立同德医院,抽调浙大附属医院的急诊专家,全力协助抢救;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调查,做好有关师生的心理安抚工作;迅速联系学生家属,安排家属来杭等事宜。当夜,学校领导班子又召集有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研究布置事故处理工作。
杭州市公安机关在接到学校的报警后,立即对事件开展调查。经初步调查发现,浙江大学化学系教师莫某某、浙江某高校教师徐某某,于事发当日在化学系催化研究所做实验过程中存在误将本应接入307实验室的一氧化碳气体接至通向211室输气管的行为。莫某某、徐某某的行为涉嫌危险物品肇事罪,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并对其采取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
根据公安机关的调查进展,学校又在7月4日晚召开常委会,进一步研究部署事故处理和责任调查工作。
会议决定,浙江大学理学院分管安全工作负责人、理学院化学系系主任、化学系分管安全工作负责人、化学系催化研究所所长停职检查,接受调查。学校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及时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校有关部门协助公安机关实行对直接责任人的强制措施。
3日晚至4日中午,于某家属已相继抵杭。学校领导和学院老师前往探望慰问。目前各项善后工作正在进行。 2000年左右广州中医药大学有一位博士作大鼠实验过程中不幸染上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后遗留肾功能不全,很让人痛心。所以大家实验过程中是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真是令人心痛,实验室安全教育和督察每年都在进行,但生物安全的意识和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还是非常落后。 惨痛的教训,安全教育不能停留在形式上。 我们一直在将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可问题总是出现,只要有一个人不重视安全,就会出现这样严重的问题.我们要反思,安全对于我们大家是多么的重要 安全渗透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中。需要切实加强合理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措施 自从走上院感岗位,自己都觉得自己多事了。前天看到一位研究生在实验室取兔子标本,随意在实验室里的某洗手池台旁处理尸体;我立即提醒他,自身防护,归位操作。一开始他不认得我,不以为然,我警告他,他才听!
乖乖,为了他好噢!我特奇怪这种现象,只有是他的领导、检查者他才听道理,其他人的规劝,就那么让天之骄子不懈一顾吗? 惨痛的教训,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应常抓不懈! 真是惨痛的教训! 1# zhangfh
今年即将开展的医疗质量万里行中“实验室生物安全”是工作重点之一 令人心痛的惨痛的教训,需要各位医务工作者引以为戒,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珍惜生命 教训真是惨痛啊!!!:'(:'( 太可惜! 美好的年华!生物安全总在提,,但,何时有人真正重视? 1# zhangfh
警钟长鸣!!! 需要切实加强合理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措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