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雾 发表于 2007-9-10 17:46

哪些操作易产生气溶胶?

核分枝杆菌通过呼吸传播,直径小于5um的气溶胶最容易造成感染。大家知道平时实验操作的哪些步骤最易产生气溶胶?请大家各抒己见,注意一下这些小细节,可以将感染的危险性降低到最低。:D :D

txzhou 发表于 2007-9-10 19:38

回复 #1 莲雾 的帖子

片加热固定,培养液、上清液的倾倒和转移,高速混合含分支杆菌的液体,滴加菌液,接种培养物,烧灼接种环,离心时离心管破裂等操作易产生气溶胶。

苏州 发表于 2007-9-11 14:25

回复 #1 莲雾 的帖子

医院的角度讲,最容易产生污染气溶胶的部门:一是口腔科的“高速手机”旋转;二是,检验科的“离心器”。我们在工作中要注意防范(个人的职业防护、操作时的注意点,如:“离心器”加盖、各种标本需加盖)。
在平时实验操作的哪些步骤最易产生气溶胶?这个问题可能检验科的同志是最清楚的。

莲雾 发表于 2007-9-11 15:02

组织碾磨、超声粉碎、打开冻干菌种保存管时都会产生气溶胶。因此,这些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内完成。

莲雾 发表于 2007-10-19 16:01

个比较全面。


风雨同舟 发表于 2007-10-19 21:08

教各位老师:气溶胶含有哪些化学成分,
对人体的伤害程度,
工作中的防护要点!
谢谢指导!:ffff

茉莉花 发表于 2007-10-19 21:22

教各位老师:气溶胶含有哪些化学成分,
对人体的伤害程度,
工作中的防护要点!
谢谢指导!:ffff
这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气溶胶: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其分散相为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其大小为10-3cm~10-7cm,分散介质为气体。
目前常将气溶胶分成三大类:①雾,指液体粒子的凝聚性气溶胶和分散性气溶胶;②尘,指固态粒子的分散性气溶胶;③烟,指固态粒子的凝聚性气溶胶。
气溶胶的特性:由于气溶胶的分散介质是气体,气体的粘度小,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很大,质点相碰时极易粘结以及液体质点的挥发,使气溶胶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在动力性质方面,其布朗运动非常剧烈,当质点小时具有扩散性质;当质点大时,由于与介质的密度差大,沉降显著。因介质是气体,这些动力性质与气体分子自由路程有关。在电学性质方面,气溶胶粒子没有扩散双电层存在,但可以带电,其电荷来源于与大气中气体离子的碰撞或与介质的摩擦,所带电荷量不等,且随时间变化;质点既可带正电也可带负电,说明其电性决定于外界条件。在稳定性方面,气溶胶粒子没有溶胶粒子那样的溶剂化层和扩散双电层,相碰时即发生聚结,生成大液滴(雾)或聚集体(烟),此过程进展极其迅速,所以气溶胶是极不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但由于布朗运动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

茉莉花 发表于 2007-10-19 21:24

培养瓶或其它增菌在培养的过程中,若有细菌生长并产生气体,在开盖转种时也可产生气溶胶。
气溶胶进入空气后,一部分沉降于物体表面,另一部分蒸发,剩下直径≤5um的液滴核仍悬浮于空气中。实验室的一些操作步骤,如标本前处理时的混合、搅拌、研磨、倒碎、离心,还有带菌的接种环灼烧时,污物高压升温排气时均可产生气溶胶,若含有致病菌的液滴核经呼吸进入人的肺泡,将可能导致人的感染。

楚楚 发表于 2007-10-19 22:49

我想问一个愚蠢的问题,结核分枝杆菌通过空气传播,请问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时候是否会产生气溶胶?也就是说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在培养基上,如果不通过病人的咳嗽等传播途径,是否有途径自动扩散到空气中?(我想的话细菌扩散到空气中等必须借助一定的介质,对吧?):L :L

茉莉花 发表于 2007-10-21 22:09

想问一个愚蠢的问题,结核分枝杆菌通过空气传播,请问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时候是否会产生气溶胶?也就是说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在培养基上,如果不通过病人的咳嗽等传播途径,是否有途径自动扩散到空气中?(我 ...
结核培养一般接种于罗氏培养管中,若没有对培养管有操作的过程,应该不会产生气溶胶。

莲雾 发表于 2007-10-22 09:30

过改进操作技术,可以避免气溶胶的产生和实验室伤害的发生,确保生物安全。例如:用玻璃棒接种光滑的琼脂平板产生的气溶胶比粗糙平板要减少99%;用冷接种环沾取菌液产生的气溶胶比用热接种环减少90%:使菌液依靠重力由吸管中流出产生的气溶胶比用力吹出减少67%;菌液滴落在消毒巾上产生的气溶胶比硬桌面上减少90%;用针头从盖有橡皮塞的瓶中抽液时,用酒精棉球围住瓶口产生的气溶胶比不用时减少9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哪些操作易产生气溶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