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liuyh 发表于 2009-5-7 16:03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是呵,手足口病防治就派感控专业技术人员支援基层单位了。行政部门感觉到感控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上,大有作为!
要抓住每一个机会,为感控作贡献! 而控感科呢?相当多的医院还是以任命制安排一个“嫌临床工作辛苦”的护士长、“歪毛淘气”的临床医生、“检验科竞争上岗落选”的技师等等来当控感科的“学科带头人”,然后搜罗一批“关系户”充当专业队伍。
太经典了! 你提出的意见,尤其是第三条情况我想绝大多数院感人都有同感,关键还是要从上到下的对院感的重视,我常常跟科室的同志说,我们这一代是开拓的一代,工作肯定很难做,委屈肯定非常多,背黑锅的机会不会少,关键是我们尽职尽责、问心无愧就行! 1# doctorbad 和大多数的ICP一样,楼主也是满腹牢骚。
不错,大陆的感控现状的确是不那么让人满意,但这正是值得我们去努力改变的,结果如何现在很难评价,或许要等到10年甚至20年之后才可以客观的看现在我们努力的价值。
如果每个ICP都认为感控受到了不公的待遇,而满腹怨言,而得过且过,只希望哪一天领导忽然重视起院感来,这好像有点天方夜谭是吧?
所以,每个对现实不满的ICP都应该行动起来,为改变感控的境遇行动起来,不再怨天尤人,不再无所作为,为了院感的未来、为了我们的未来行动起来。 我是一个从事护理工作的,但是我觉得只要想学就比不学强,所以,只要努力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其实看病难、看病贵不是医院的问题,根源是在我国卫生投入所占GDP的百分比是1%左右(美国等国家20%以上),是全世界最低的,人口却又是全世界最多的,解决的关键在于投入。 路在自己的脚下,路是人走出来的,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也许您只是一块铺垫石,但踏着您走的人,总有一个会走到成功的终点。给自己一点信心和希望吧! 1# doctorbad
说得好,分析得有道理... 凡事从零开始!
我也是预防医学背景,我也觉得需要医院流行病学专家。
但是中国医院的这块土壤上,真正专业学过流行病学的人不多,而能利用好流行病学的人更少!
正因为人少,所以我很珍惜我的所学,我也在尽我所能利用我的所学。
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我们努力,流行病学专家迟早会出现。 作好医院感染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自认为院感工作需要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团队-由临床、护理、微生物
专家及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组成,才能真正把院感工作做好。 看到胡老大新开辟的专栏还是从潜水中换口气说两句吧。本人是预防医学的专业背景,从事控感工作将近10年(3年临床),理论上最有可能成为医院流行病学家,但是个人认为中国短期内是不会有普遍意义上的医院流行病学 ...
doctorbad 发表于 2009-5-5 16:07 http://bbs.sific.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深有同感!我们的现状是科主任要是这三类人还好了,至少是正规的技术人员...... 有医院流行病学家,未知会否好于目前? 楼主分析得很透彻哟!
问题总是有的,抱怨总是多的,事总是要做的:lol
但对我们自己来说,可能这样更好: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有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有智慧分辨二者!
“We are hospital epidemiologists!”
本帖最后由 majiarui 于 2009-6-22 08:34 编辑很喜欢胡教授这句话,更喜欢doctorbad的《中国短期内是不会有医院流行病学家!》之帖子,说的很实在 ,我国感控人员队伍的现状、水平和工作进展还是相当滞后的。本人虽然刚刚从事感控工作,已经深感阻力之大,开展工作之艰难。我是十年前念的预防医学中专,后来转行做护理,4年三甲医院的手术室专科护师。本科已经取得学士学位,期待3年之后可以念一个《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的研究生学位啊!!确实是,只有学习过流行病才知道这门学问是做什么的。就像现在,在临床护理甚至临床医生的卫生统计学都不如我在中专时候的基础。我国重视的是学历。国外培养的是技能,是专业的态度。路漫漫其修远矣! 医院感染管理科在《相当多的医院还是以任命制安排一个“嫌临床工作辛苦”的护士长、“歪毛淘气”的临床医生、“检验科竞争上岗落选”的技师等等来当控感科的“学科带头人”,然后搜罗一批“关系户”充当专业队伍。》经典!经典!
个人认为:干工作就两个字“务实” 好文章~齐分享~共收藏{:2_213:} 本帖最后由 鬼才 于 2013-9-21 11:18 编辑
本人作为公卫医师,经常想的一个问题是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做出来谁来看呢?说句大实话,我们医院做为省级三甲医院,除了我自己就没人关心和会看相关的报告和分析了,由于本人不是科室负责人,领导也不懂流行病学,所以即便想做一些相关的工作也得无奈的放弃了,因为谁也不会去做没有人理解和认同的工作吧!所以说流行病学家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扶持和专业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