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爱。琉璃。砂 发表于 2017-1-16 11:38

消毒记录

消毒部位及方法
1、空气:紫外线消毒大于1小时,每周一用75%酒精檫拭紫外线灯管,发现灰尘、油污及时擦拭。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大于1小时。
2、物体表面、地面:采用湿式清洁,然后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1-2次/天。如受到体液、血液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旧报纸、卫生纸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湿式清洁,然后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消毒,作用30分钟。
3、清洁用品消毒:擦拭布巾、地巾必须分区使用,先清洗干净,分别在250mg/L、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min,冲净干燥备用.

斗爱。琉璃。砂 发表于 2017-1-16 11:40

各位老师看看我写的有问题吗?指导一下!

芳满春香 发表于 2017-1-16 13:51

斗爱。琉璃。砂 发表于 2017-1-16 11:40
各位老师看看我写的有问题吗?指导一下!

1、空气:紫外线消毒30-60分钟。

心静自然美 发表于 2017-1-16 15:09

用含有效氯为500mg/L的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使用于特殊感染病人的用有效氯1000mg/L浸泡消毒30分钟,载用清水清洗,晾干备用。

斗爱。琉璃。砂 发表于 2017-1-16 16:52

13.1清洁和消毒方法
13.1.1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地面无明显污染时, 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13.1.2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13.1.3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与消毒,地面消毒采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用1000mg/L~2000mg/L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
13.2注意事项
地面和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当遇到明显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所用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7-1-18 21:56

2点:
1.记得紫外线消毒30分钟以上就行。
2.物体表面、地面常规是清洁,并非常规清洁后消毒。最近新发的10个规范,病房的那个建议看看。

斗爱。琉璃。砂 发表于 2017-1-19 17:11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7-1-18 21:56
2点:
1.记得紫外线消毒30分钟以上就行。
2.物体表面、地面常规是清洁,并非常规清洁后消毒。最近新发的1 ...

好的,谢谢,我再学习一下

lyh136332 发表于 2017-3-16 11:36

谢谢老师分享,非常好。

Ninama 发表于 2018-9-6 14:45

谢谢老师分享,非常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消毒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