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的体温表管理方法,元芳,您肿么看?
体温表因接触的是完整皮肤,被列为“低度危险性物品”而对于低度危险性物品的要求是:清洁或中低水平的消毒。酒精作为中水平消毒剂,且有较为安全、廉价、取用方便、消毒后快速干燥等诸类特点,常常作为体温表消毒的最佳选择。下图是门诊诊室的体温表消毒方法,酒精每日更换。讨论:这种管理方法:可否?为什么?不妥?又是为什么?有一种感觉我们的护士太过于聪明,但是为什么不能将聪明用到正确的操作规程当中去呢?无奈呀! 体温计要求消毒后干燥保存,如果是这样的话,应该是一直浸泡在酒精中,这有不妥吧~ 不能这样消毒,因为使用后体温计反复从瓶塞处插进去,污染机率明显增加;同时,也未能完全浸没。 应该完全浸泡消毒,体温计的任何一部分都会接触到不同的患者,不能只浸泡下半段吧。 未消毒时插进去,污染瓶塞,剩下的你都知道啦——又从这儿拔出来,结果能怎样?! 我们医院是84消毒剂浸泡后流动水冲洗,擦干,备用。 月白风清 发表于 2016-11-2 08:44
有一种感觉我们的护士太过于聪明,但是为什么不能将聪明用到正确的操作规程当中去呢?无奈呀!
哈哈好聪明,可是进去部分消毒了,露在外面的呢?消毒部分拔出来时呢? 这样浸泡是不对的。1、没有完全浸泡消毒。2、消毒后代干备用。 很好奇,瓶里的消毒液使用针管打进去的吗 发现问题就要指正,避免继续存在。 如图所示,酒精虽每日更换,放在门诊诊室用的,个人认为还是不妥。希望老师给予明示!{:1_1:} 这种消毒方式是不妥当的:1、体温表不同有完全浸泡的消毒剂中,2、体温表消毒前后都是从瓶口插入,瓶口是污染的,3、瓶口没密闭,如何保证酒精消毒的有效浓度。 脏的体温表,从橡皮口插入,消好的体温表又从橡皮口拔出来,橡皮口上的污染菌一直存在,体温表能算小过度吗?而且体温表没浸泡的部分接触过病人,没消毒 未完全浸泡,这个只是做给检查者看的吧?
哦,老师忘问了,专人专用的这样是否可以呢?{:1_1:} 这样消毒是不符合规范的:体温计没有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消毒时间不确定,瓶口反复污染,消毒后的一端进出瓶口又污染了! 这样的消毒方式让人哭笑不得,有次在社区检查也发现此情况,赶快反馈让改进,并给他们讲了这样的错误为什么不能犯。 无独有偶,我们医院也是这样的。我们院感科坚决不同意,必须完全浸泡才可以。 不妥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至于为什么各位老师都已说明。赶快改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