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zxl
发表于 2016-8-31 09:41
这种情况,希望上级部门相处对策,对下面的基层医院加强监管吧?
清风细雪
发表于 2016-8-31 09:42
yhhuchaoying 发表于 2016-8-31 09:29
在这标签上写字,灭菌前和灭菌后会显示不一样的。
是啊,如果平时检查时仔细看一下会发现造假痕迹的,这就需要我们感控人火眼金睛,素质过硬,才不会被假像蒙蔽!
zsf790103
发表于 2016-8-31 10:09
这是灭菌物品外包装的标签,但是这个已经变色了,应该灭菌过了。
鱼儿飞
发表于 2016-8-31 10:14
清风细雪 发表于 2016-8-31 09:42
是啊,如果平时检查时仔细看一下会发现造假痕迹的,这就需要我们感控人火眼金睛,素质过硬,才不会被假像 ...
我也是第一次去督查,以前的情况也不太清楚,只是听我们主任说之前这家单位检查情况一直很好,还多次表扬{:1_10:}
猫老大
发表于 2016-8-31 10:22
触目惊心,手术器械竟然这样做
bbnn1104
发表于 2016-8-31 10:27
也真是佩服他们的胆大,弄虚作假行为该狠狠罚!
新翼感控
发表于 2016-8-31 10:27
上次我去一个卫生院看的包直接就是一个布条捆,直接就没有指示条。乡镇上的院感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qiuwuyan1985
发表于 2016-8-31 10:32
基层医院的消毒灭菌条件受限,也不至于这样无视法规
赤峰dzy
发表于 2016-8-31 10:37
自己骗自己,真有意思。
波斯菊
发表于 2016-8-31 10:38
这个泡盘让我特别头疼,从我开始做院感就一直要求所有科室取消浸泡器械,工作快两年了,大部分科室都按规范执行了,现在还有口腔科和外科换药室还在用,跟他们沟通了很多次,主要是因为器械少不够周转的,要求他们跟院里提申请,购买一定数量的器械,又因为费用问题,一再搁浅,这次终于把需要购买的器械数量名称报给院长了,可是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买回来?{:1_10:}
jinzhouganran
发表于 2016-8-31 10:41
他们这么做呢不是缺乏院感知识,相反的是应为太明白才会钻空子,不得不说这人是够聪明的了,但是这样的小聪明损人不利己。各地疾控每次检查时都会安排比较好的单位迎检,不说自明,其结果就是比较好的单位迎检是逢检必来不胜其烦,甚至因为迎检严重影响正常工作,而不好的单位明明知道他们有问题,反而没有被加强监管。难道主管单位和领导真的不知道?
侯桂英
发表于 2016-8-31 10:49
太大胆了吧,这是毫无法律意识的文盲干的事情!{:1_2:}
wajwhywyy
发表于 2016-8-31 10:52
好可怕。。。。。。。。。
鱼儿飞
发表于 2016-8-31 10:53
波斯菊 发表于 2016-8-31 10:38
这个泡盘让我特别头疼,从我开始做院感就一直要求所有科室取消浸泡器械,工作快两年了,大部分科室都按规范 ...
不急,买回来就好了,老师工作已经很努力了,虽然历时两年,总归解决了问题。
HASYGGK
发表于 2016-8-31 10:56
看后有点惊心动魄的感觉!
鱼儿飞
发表于 2016-8-31 10:56
jinzhouganran 发表于 2016-8-31 10:41
他们这么做呢不是缺乏院感知识,相反的是应为太明白才会钻空子,不得不说这人是够聪明的了,但是这样的小聪 ...
确实如此,我们单位就是逢检必查,虽说有时候确实有点烦,不过对开展工作还是有好处的。但是那些从来没有检查过的单位确实恼火,总是抱着侥幸的心里,以致工作越做越差。
一路有你相伴
发表于 2016-8-31 10:58
其实这种现象的发生,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也应该深思的。每年的检查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觉得自己也在应付,检查标准不是年初发放,而是快检查了提前几天通知或发放检查标准的?日常工作都是自己查找资料规范,理解后付诸于临床的,到底正确与否靠检查来验证的。个人认为,管理理念应该在日常管理,督导,不应该拿检查说事。
xxxzyy
发表于 2016-8-31 11:01
欺骗患者,改罚!乡镇卫生院管理是很乱的。
changjunhui
发表于 2016-8-31 11:15
性质太恶劣了,太不重视医疗安全了。{:1_5:}{:1_5:}
chenqiong
发表于 2016-8-31 11:16
第一张:将胶带一次性灭菌好,然后一张张贴上到灭菌包上,图省事,违反原则。
第二张:门诊妇科包(人流和妇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