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 发表于 2016-6-22 16:37

这样的消毒湿巾?不如不用!

近日到临床科室时,在桌面上发现一包消毒湿巾,如图,外表面有污斑,散发着霉味。追问后得知库房领来就是这样的,在有效期内。想起去年也曾发现过类似问题,并且开盖后,盖子内面也有发霉,与厂家沟通,资质齐全,他们说今后注意。
我认为是消毒湿巾包密封不严,有渗液导致,已再次反馈药剂科(是药剂科进货的),立即停用该批次湿巾,如果这样的湿巾用于B超探头、仪器表面、血透室、新生儿室后果不堪设想。

尘埃69 发表于 2016-6-22 16:58

如果是发霉或污染的湿巾,就是资质齐全在有效期也不能使用

谷子 发表于 2016-6-22 17:01

一旦用了更容易造成污染,资质是一方面,保存条件是另一方面。

aiwen681219 发表于 2016-6-22 17:02

还不如用清水擦擦呢,反倒没污染,这种东西要坚决杜绝进入医院。

xiangyingjie 发表于 2016-6-22 17:03

所以说,院感人的工作是为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保驾护航的。

咪咪宝贝 发表于 2016-6-22 17:20

质量是保证,象这样的质量没有保证的产品不能进。

旭日云海 发表于 2016-6-22 17:24

起码的外表清洁都没有做到还有霉斑,这库房的管理本身就存在问题了。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6-6-22 18:52

这样的产品,发货是应该属于外观不合格产品,就不该出库,直接联系厂家解决的。

清清 发表于 2016-6-22 19:01

尘埃1969 发表于 2016-6-22 16:58
如果是发霉或污染的湿巾,就是资质齐全在有效期也不能使用

我们就是存在这个问题,以为资质齐全就行,但在使用过程中切记查看仔细喽。

清清 发表于 2016-6-22 19:02

谷子 发表于 2016-6-22 17:01
一旦用了更容易造成污染,资质是一方面,保存条件是另一方面。

我想可能是包装不严密,挤压后有渗液。

清清 发表于 2016-6-22 19:04

爱文 发表于 2016-6-22 17:02
还不如用清水擦擦呢,反倒没污染,这种东西要坚决杜绝进入医院。

资质齐全,所以购入医院的。

老朽 发表于 2016-6-22 21:02

一次性物品及消毒产品的管理不仅仅限于采供、审查证件,保存同样很重要!不合格的产品绝对不能进入临床。

独白 发表于 2016-6-22 21:11

进货时没有履行查验职责,没有按规定存放。这样的物品,临床上不用也罢。

黎卫士 发表于 2016-6-22 22:05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          4 产品卫生指标         4.1 外观必须整洁,符合该卫生用品固有性状,不得有异常气味与异物。         4.2 不得对皮肤与粘膜产生不良刺激与过敏反应及其他损害作用。         4.3 产品须符合表1中微生物学指标。                                        表1
产品种类微生物指标
初始污染菌1)cfu/g 细菌菌落总数cfu/g或cfu/mL 大肠菌群致病性化脓菌2)真菌菌落总数cfu/g或cfu/mL
手套或指套、纸巾、湿巾、帽子内裤、电话膜. ≤200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100
抗菌(或抑菌)液体产品≤200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100
卫生湿巾. ≤20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口罩. . . . .
普通级. ≤200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100
消毒级≤10 000 ≤20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妇女经期卫生用品. . . . .
普通级. ≤200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100
消毒级≤10 000 ≤20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 . . . .
普通级. ≤200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100
消毒级≤10 000 ≤20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避孕套. ≤20 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
1) 如初始污染菌超过表内数值,应相应提高杀灭指数,使达到本标准规定的细菌与真菌限值。2) 致病性化脓菌指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
         4.4 卫生湿巾除必须达到表1中的微生物学标准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须≥90%,如需标明对真菌的作用,还须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90%,其杀菌作用在室温下至少须保持1年。                  卫生部关于印发《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第十八条 消毒产品标签及说明书禁止标注以下内容:(二)卫生湿巾、湿巾等产品禁止标注消毒、灭菌、除菌、药物、高效、无毒、预防性病、治疗疾病、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抗炎、消炎、无检验依据的使用对象和保质期等内容。卫生湿巾还应禁止标注无检验依据的抑/杀微生物类别和无检验依据的抗(抑)菌作用。湿巾还应禁止标注抗/抑菌、杀菌作用。

焚膏继晷 发表于 2016-6-22 22:10

如此湿巾,不单不能够很好消毒,反而会增加传染的风险。

香山朗月 发表于 2016-6-23 07:27

我们这里有句俗话“捡到也要看看”,购入部门当然会审核所有该核查的项目,仓库收货应该抽查,科室领入也应查看,使用时更应查看,就等于从供应室领会的无菌物品,使用前也必须查对包装是否完好、化学指示卡...等等。

jcyyhlb 发表于 2016-6-23 09:29

谢谢老师的资料,学习了。

qqyff 发表于 2016-6-23 09:31

消毒湿巾也属于一次性用品,应该按照一次性用品进行检查。

秋实 发表于 2016-6-23 09:38

检查库房的贮存条件,检查同批次的其他湿巾,看入库时的验收记录,再培训临床,在领用时要检查包装,不符合要求拒领。如果是常出现这个问题,考虑更换厂家,不能说资质齐全就可以,也要看实际使用质量

百毒不侵 发表于 2016-6-23 10:40

同意老朽老师的意见:一次性物品及消毒产品的管理不仅仅限于采供、审查证件,保存同样很重要!不合格的产品绝对不能进入临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这样的消毒湿巾?不如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