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输入第二例寨卡病毒病病例,市疾控中心提醒注意防控
北京输入第二例寨卡病毒病病例,市疾控中心提醒注意防控北京健康教育mp2016-05-26 09:41:552016年5月23日,北京市新报告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该病例为北京市发现的第二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 事件回顾 患者宋某,男性,35岁 于5月21日(北京时间)从玻利维亚乘飞机回国,当日自感不适发热,伴有皮疹,有轻度瘙痒。5月22日下午抵达首都机场,入境时患者主动向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报告自身症状和旅行史,经检疫人员初步调查后,由120救护车转送至医院住院治疗,目前病情平稳。5月22日23时,市疾控中心接到病例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和检测分析,对患者救治医院住院环境进行了蚊媒应急监测及防蚊灭蚊、消毒和院内感染防控处置,对患者开展寨卡病毒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市级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该患者为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 流行病学分析 北京市2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患者均为青年,均因工作原因从南美洲回国,均出现发热伴皮疹被检出。2位患者均否认寨卡病毒病例接触史。目前南美洲已经进入雨季,当地蚊虫较多,两位患者此前在工作地及住所虽采取了一定的防蚊措施,但仍被蚊叮咬。 什么是寨卡 寨卡是一个新的病吗?其实不是! 它在1947年就出现了,最早是在非洲的乌干达的寨卡丛林中的猴子那里分离到这个病毒。在2007年以后才开始向全球各个地方扩散,它是以伊蚊为传播媒介向全球扩散。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寨卡病毒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疫情高峰多出现在夏秋季。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皮疹、结膜炎或关节痛,极少引起死亡。 寨卡对我们来说最危险的是什么? 新生儿小头畸形,也叫小头症。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新生儿小头畸形、格林-巴利综合征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这也更加说明了为什么寨卡本身的症状不如登革热,但确会引起这么高的重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新生儿小头的畸形,所以对孕妇的影响应该说是非常大。 寨卡的传播源是什么? 寨卡的传播源是患者、隐性感染者以及某些灵长类动物(例如猴子)。它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白纹伊蚊 传播途径是什么? 除了蚊子传播以外,人与人之间也会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有两种传播途径:母婴传播(所以对孕妇来讲是特别危险的,如果怀孕的话她可能直接经血就传播给婴儿)、血液传播、性传播。 市民朋友们会问了—— “我们北京有这个蚊种吗?” 有,但是白纹伊蚊的构成比大概5%左右。什么叫构成比? 北京市疾控中心做检测,100个蚊子大概有5个蚊子是白纹伊蚊,所以被传播的风险也是比较低的。当然,跟十年前比,白纹伊蚊的构成比应该说是大大提高了,也就是说这应该值得我们警惕!!!防“中招”寨卡,请谨记以下5条健康提示 寨卡病毒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感染,目前该病尚无疫苗及特效药物。可以通过预防蚊虫叮咬有效预防,大多数为自限性轻症患者,只是对个别重症患者和孕妇危害较大。 外出旅游务工应关注目的地疾病流行近况,尽量避免前往疫情流行地区,孕妇及计划怀孕的女性不建议前往寨卡病毒病流行国家或地区。 必须前往疫区时,要采取防蚊措施,并使用适当的防蚊用品。注意常洗澡,及时擦去汗液,减少汗液气味对蚊虫的吸引。伊蚊喜欢深色,要尽量穿浅色的长袖衣裤,减少叮咬。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涂抹于手臂、脸颈、小腿等皮肤裸露处。如在旅途中或归来后,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入境时应当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报,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旅行史,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请您将疫情信息及时告知在流行国家或地区工作、生活、旅行的亲朋好友,提醒其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 来源:搜狐健康网 谢谢老师的资料分享,学习了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刚做院感工作不久学习的东西很多。 感谢老师的分享{:1_1:} 感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谢谢老师分享!路过学习了。 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刚做院感工作不久学习的东西很多。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感谢老师的分享路过学习 看了老师的分享,又一次学习了寨卡知识。路过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感谢老师分享1又科普了一下! 感谢老师的分享,路过学习了 感谢老师分享的资料,再次学习寨卡知识。 又了解了一种病毒,谢谢老师分享!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1_1:} 谢谢老师的资料分享,学习了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谢谢老师的分享!增加了寨卡病毒的相关知识。。。。。。。。。。 尽量做好防蚊工作,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