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属于血源性疾病吗?
梅毒属于国家法定监测的乙类传染病之一,主要通过性传播。在2009《医务人员执业防护导则》中,血源性传播性疾病只提到HIVHBVHCV,并没有提到梅毒,那么,梅毒属于血源性传播疾病吗?请讨论!谢谢!同问,血透病人监测的时候也要查梅毒、HIV 病理病因
梅毒侵入人体后,经过2-3周潜伏期(称第一潜伏期),即发生皮肤损害(典型损害为硬下疳)这是一期梅毒,发生皮肤损害后,机体产生抗体,从兔实验性梅毒的研究证明,梅毒初期的组织学特征是单核细胞侵润,在感染的第6天,即有淋巴细胞浸润,13天达高峰,随之巨噬细胞出现,病灶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此时,梅毒螺旋体见于硬下疳中的上皮细胞间隙中,以及位于上皮细胞的内陷或吞噬体内,或成纤维细胞,浆细胞,小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及淋巴管和局部淋巴结中。
性接触(30%)
这是梅毒病因来源的主要传染途径。未经治疗的梅毒病人在感染梅毒后的1年内传染性为最强,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到感染后4年,通过性接触一般无传染性。
胎盘感染(10%)
患梅毒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受染,一般认为梅毒的病因主要感染发生在妊娠4个月以后。病期超过4年未经治疗的梅毒妇女,虽然有性接触,一般也不会传染,但妊娠时仍可传染给胎儿,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
不良卫生习惯(20%)
梅毒的病因可以通过少数性接触以外的途径受传染,如接吻、哺乳;接触有传染性损害病人的日常用品,如衣服、毛巾、剃刀、餐具、烟嘴等,也可传染。
血液感染(20%)
梅毒患者、潜伏梅毒及隐性梅毒血清具传染性,通过输血及共用针头可传染他人。
梅毒有好几种传播途径,个人认为血液感染(20%),所以也应列入血源性传播疾病之内
赞同3楼老师的观点。梅毒有血液感染的机会,可以视为经血传染的疾病之一。。。{:1_1:} 我们一直把梅毒视为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我记得传染病学课本中应该也是罗列了这一传播途径的。 wyfywlj 发表于 2016-4-29 23:11
病理病因
梅毒侵入人体后,经过2-3周潜伏期(称第一潜伏期),即发生皮肤损害(典型损害为硬下疳)这是一 ...
2009《防护导则》中血源性传播疾病没有提到梅毒,不知为何? 禅静思语 发表于 2016-4-30 21:43
2009《防护导则》中血源性传播疾病没有提到梅毒,不知为何?
个人认为其他三种的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源性,而梅毒的传播途径不止一种,血液传播不是主要的途径,如果有感染的可能也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不知理解正确与否? wyfywlj 发表于 2016-4-30 21:49
个人认为其他三种的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源性,而梅毒的传播途径不止一种,血液传播不是主要的途径,如果有感 ...
那HIV也有三种传播途径 3.1 血源性病原体Bloodborne pathogen
指存在于血液和某些体液中的能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病毒(HIV)等。
还真是通篇没有提梅毒的事 赞同老师的意见,应该列入血源性传播疾病。 流行病学第五版
我们现在进行的母婴保健工作,监测产妇的艾滋梅毒乙肝三项疾病以及时阻断母婴传播,把这三种并一视同仁啊。 血源传播性疾病不可能仅仅局限在几种疾病,一般提到的应该是常见情况吧。 职业暴露监测项目中,我们是有乙肝、梅毒、艾滋、丙肝这四项的。虽然血源性传播不是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但毕竟是途径之一,一样有风险。{:1_1:} xiaoni 发表于 2016-5-8 10:49
职业暴露监测项目中,我们是有乙肝、梅毒、艾滋、丙肝这四项的。虽然血源性传播不是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但 ...
赞同!梅毒应属于血源性传播疾病。 血源性传播疾病中提到,静脉输注感染的梅毒血液才感染,一般暴露不会传播。 一般针刺伤不会传播,也就是要达到一定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