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293717
发表于 2016-2-17 10:02
全球首发B超探头消毒器亮相本届药博会
.
F:工作 .18Q9药品DSC07866.JPG
在药博会上,B超探头消毒器成了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中规定超声检查超声探头(经皮肤、黏膜或经食管、阴道、直肠等体腔进行超声检查)须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隔离等。每班次检查结束后,须对超声探头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处理,干燥保存。
QQ截图20151220183116.jpg
据了解,现今90%的医院一般不对探头进行消毒,在进行消毒的医院一般使用消毒巾、消毒凝胶和75%的酒精喷淋和戊二醛浸泡进行消毒。欧美各国使用探头低温灭菌和保护套/膜包裹。这种方式使用成本高,清洁消毒时间长,再加上保护套/膜包裹在使用中有20%以上的破损和使用中产生的伪影;欧美国家使用的探头是以“美国CDRH/FDA在2008年发布的超声仪及探头生产商行业指南”为标准设计制造的。国内尚无标准,为此欧美国家销售到中国的B超探头也无法进行探头低温消毒。
F:工作 .18Q9药品DSC07863.JPG
B超探头一般不清洗消毒,每平方厘米最多大于800个菌并检出金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对耐药菌、霉菌、人乳头状瘤病毒、大肠杆菌等!使用75%的酒精或低浓度含氯消毒剂消毒后---每平方厘米最多大于400个菌并检出金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对耐药菌、霉菌、人乳头状瘤病毒等。
“B超探头消毒器”是利用280nm紫外线进行消毒、灭菌的。紫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波,存在于光谱紫射线端的外侧,故称紫外线。紫外线按波长范围分为A 、 B 、 C、 D四个波段, A 波段(325~380)nm , B 波段(280~315)nm , C 波段(200~280)nm ,真空紫外线(100~200)nm。其中处于(240~280)nm区段的紫外线杀菌力较强。光量子理论认为,光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粒粒不连接的粒子流。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使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吸收高峰在280nm处,其吸光度(即光密度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当紫外线照射到微生物时,便发生能量的传递和积累,积累结果造成微生物的灭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当细菌、病毒吸收超过(3600~65000)μW/cm2剂量时,对细菌、病毒的去氧核醣核酸(DNA)及核醣核酸(RNA)具有强大破坏力,能使细菌、病毒丧失生存力及繁殖力进而消灭细菌、病毒,达到消毒灭菌成效。紫外线一方面可使核酸突变、阻碍其复制、转录封锁及蛋白质的合成;另一方面,产生自由基可引起光电离,从而导致细胞的死亡。
“B超探头消毒器”具有光谱单一、照射均匀、杀菌彻底、90秒快速杀菌、能耗低、使用方便等特点,设备主体材质采用铝合金硬质氧化。使用传感器和软件控制。产品外型美观大方、结构紧凑、快速消毒、操作方便,适用于各种B超探头的消毒。
“B超探头消毒器”是一种基于现代防疫学、细菌学、激光医学、生物学和物理化学的高科技消毒设备;该技术利用特殊设计的紫外线发生装置,产生的(UV-C)280nm照射B超探头的表面,当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以及其它病原体受到一定剂量的280nm辐射后,其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结构受到破坏,使其丧失复制和繁殖能力,因细菌、病毒的生命周期一般都很短,不能繁殖的细菌、病毒就会迅速死亡,从而能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药物的情况下达到消毒的目的。
作者:戴文婷 张舒迪 龚妍西 申倍川
来源:外采
戴文婷 迈尚编辑
时尚、消费、观影团
最新最早最热
0条评论
断线风筝
发表于 2016-2-17 10:28
1209293717 您好:这个报道是否来自于绵阳电视台的官网---迈尚新闻
1209293717
发表于 2016-2-17 10:32
是的,网址发不上去,提供一种新的B超探头消毒方法供大家交流
1209293717
发表于 2016-2-17 10:57
基于相关文件要求及超声检查切实存在的交叉感染,超声探头的消毒处理工作必须加强完善,还患者绿色健康安全的检查环境,还超声工作者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由于超声探头本身的特殊性,传统方法(消毒效果差,消毒时间长,对探头有损伤)无法执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及达到预想的消毒效果。现迫切需求一种高效,快捷的消毒方法以预防和控制超声检查的交叉感染
断线风筝
发表于 2016-2-17 11:01
我找到了!在联系使用医院。谢谢!
B超探头消毒器
90秒快速杀菌(人工污染的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正面杀灭对数值大于3,四周消毒线下杀灭大于1。
30秒对金葡球菌,白色链珠菌,耐药菌,霉菌,HPV等正面杀灭对数值大于5)、杀菌彻底、无紫外泻漏,无臭氧残留、操作简便,能耗低,经济实惠。
能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周洲1981
发表于 2016-2-17 11:20
我们医院用的消毒耦合剂
梦依然
发表于 2016-2-17 11:28
经皮肤检查的B超很难做到一用一消毒。
断线风筝
发表于 2016-2-17 11:41
说的好!!!还超声工作者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我院连续2次对B超探头采样---菌落数高的有点吓人!查了好多国外的资料没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
rmshxy
发表于 2016-2-17 11:44
我们用的带有消毒效果的耦合剂,一人一管,就是不知道消毒效果如何,因为没监测
断线风筝
发表于 2016-2-17 12:26
本帖最后由 断线风筝 于 2016-2-17 12:27 编辑
我院连续2次对B超探头采样使用了5个不同品牌的消毒耦合剂---------结果不尽人意!
特别是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人工污染探头发现在25度的实验室环境中1、2、3天后菌落数呈多倍增长!
星空烟云
发表于 2016-2-17 14:30
我们医院也使用消毒耦合剂,但从未进过监测,从断线风筝老师的监测结果看,消毒耦合剂的抑菌性和消毒效果真的不尽人意,但居然每次检查都能糊涂过关,感控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1209293717
发表于 2016-2-17 14:32
消毒耦合剂存在自身带菌的问题且有益于耐药菌生存,成本高昂,我院现在已经不再使用
1183277720
发表于 2016-2-17 14:37
消毒剂起作用需要时间,B超室每天检查多少病人或体检者大家都很清楚,执行难度与手卫生依从性差不多。
niujialan
发表于 2016-2-17 16:14
我们单位使用的是消毒耦合剂,可以达到消毒效果。是可以收费的,物价局有批文。
1209293717
发表于 2016-2-18 15:02
2011年、2013年卫生部相关文件把超声检查纳入院感控制的重要环节。2011年的文件中加入了“消毒耦合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消毒耦合剂”自身带菌和消毒能效差、可增强耐药菌繁殖等问题,在(国卫办医发【2013】40号令)文件中无“消毒耦合剂”出现。
lilysdy333
发表于 2016-2-18 15:12
戊二醛浸泡;
保护套或膜包裹。
1209293717
发表于 2016-2-18 15:22
根据相关文献及调查显示现在医疗机构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对超声探头进行消毒:
1、消毒巾、75%酒精、低浓度含氯消毒液等有机溶剂(低效能消毒剂:消毒效果差,对金色葡萄球菌、白色链珠菌、耐药菌、霉菌、HPV、乙肝病毒等无杀灭作用且损伤探头)
2、戊二醛浸泡(消毒时间长、自带分子杆菌、腐蚀探头。该消毒方法欧美国家基本停用)
3、消毒耦合剂、消毒凝胶(自身带菌、有益于耐药菌的生产、消毒能效差、负作用大、成本高)
4、隔离膜(无法确定其密闭性,破损率高。使用过程中产生伪影,影响诊断结果)
以上方法均无法满足现在超声检测的“一人一用一消毒”无法有效的控制检查过程中的交叉感染。现在超声探头的消毒工作该如何进行?
断线风筝
发表于 2016-2-18 16:03
我明天去泉州妇幼听说他们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断线风筝
发表于 2016-2-19 15:14
本帖最后由 断线风筝 于 2016-2-19 15:16 编辑
C:\Users\断线风筝\Desktop\9
1209293717
发表于 2016-2-22 09:21
他们如何解决的?可以供大家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