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湿包现象后如何查找原因(2、4、9-11楼有详细资料))
本帖最后由 茶韵幽香 于 2015-7-24 17:55 编辑灭菌包出现湿包时,灭菌包内的潮湿水分由于虹吸原理可形成一条向外通道,为外界微生物进入提供条件,导致灭菌物品可能被污染。 湿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蒸汽与冷的灭菌物品相遇或热的灭菌物品与冷空气相遇,而形成水滴,当这些水不能被排出或重新蒸发时,就形成了湿包。 讨论:您遇到过湿包现象吗?发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欢迎参与讨论! 湿包的常见原因:
⑴蒸汽发生器及排水管道的原因,蒸汽发生器出现故障后,蒸汽不稳定,蒸汽压力不足每平方米3-4 kg,蒸汽分离器或者隔水系统出现故障,蒸汽排出不畅或管路堵塞影响冷凝水排放,残留的蒸汽在柜内冷却后形成冷凝水导致湿包;
⑵包装灭菌前器械潮湿状态,物品或器械在包装前潮湿,导致灭菌、干燥困难;
⑶包装不规范,包装器械和盘打包时盘盆之间未有吸水巾分隔或金属器械件数过多,产生的冷凝水多不宜汽化。灭菌包过大过重,棉质品包装过紧。
⑷消毒员装载错误,包与包之间摆放过密没有空隙,金属物品装于灭菌柜上层,冷凝水滴湿下层敷料包,灭菌柜装载容量>90%致使柜内空气流通不畅,不能彻底抽去湿气,灭菌物品贴在灭菌柜壁上冷水沾湿消毒包所致;
⑸冷却方法不正确,冷却时间不足,灭菌完毕后,马上打开门,柜内物品突然与外界大量冷空气接触,强烈温差产生大量冷凝水,可导致湿包,有时需要连续使用灭菌柜时,为了赶时间进行下一轮灭菌循环,会出现未等灭菌柜内物品完全冷却而卸载的情况,导致湿包。
通知工程师检查灭菌器输水情况;看预热时间是否充足;包裹摆放是否到位;是否蒸汽含水多 这是今年西安年会上的讲课照片,给大家分享一下。
路过学习了,感谢老师分享。 还真没遇到过,借此机会学习一下,谢谢! 受益匪浅,收获颇多。 感谢老师提供的分析资料,对在消毒供应的实际工作中遇到同类问题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最近学习了冯秀兰主任编写的《消毒供应中心灭菌实用手册》,总结如下:
一、 装载因素
(1) 灭菌物品装载位置错误
将金属物品放于灭菌层架的上层,敷料或布类及纸类包装的物品放于下层。金属在灭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将下层的敷料等物品打湿。
(2) 灭菌物品紧贴灭菌器内壁或炉门,灭菌物品吸收了过多的冷凝水,在干燥阶段不能完全汽化而导致湿包。
(3) 灭菌包装载容量过紧、过密,包与包之间重叠挤压,影响湿蒸汽的抽出。
(4) 盆、碗类物品没有斜放且开口没有朝向一侧;底部无孔的器皿类物品没有倒放或侧放,导致冷凝水不能被排出。
(5) 纸袋或纸塑袋包装的物品没有侧放,并留有空隙,影响湿蒸汽的抽出,容易形成湿包。
二、 卸载因素
卸载物品放置于冷风出口、冷却时间与方法不正确,也会导致湿包的产生。
三、 设备的因素
(1)真空泵的性能:真空泵效力降低,影响蒸汽抽出。
(2)灭菌器蒸汽疏水阀故障:如内室疏水管路单向阀损坏,在干燥过程中排水管路中的水回流至内室,导致包裹被打湿。(该原因引起的湿包集中在排气口位置)
(3)内室挡板变形:进蒸汽口的挡气板变形,导致蒸汽进入舱体时将包裹打湿(该原因引起的湿包集中在舱体进蒸汽口处)
(4)干燥系统出现故障干燥时间太短:如超大超重的器械包应选择干燥时间长的灭菌周期,而不是选择常规的器械灭菌周期。
(5)水汽分离器故障:蒸汽中的水分不能被分离排出,蒸汽过湿而导致湿包。
(6)不规范操作:如灭菌前压力蒸汽灭菌器没有预热,冷凝水集中在进气孔部位或炉底部及管道内,排气管内原有的冷凝水倒流至炉内包上而导致湿包。
四、蒸汽质量
(1) 蒸汽含水量高:灭菌器需要提供干燥的饱和蒸汽(蒸汽干燥度应90%以上),如果蒸汽含水量过高,饱和度低,当进入炉内时便会打湿灭菌包。该原因引起的湿包可以出现在灭菌器的各个部位。
(2)灭菌器蒸汽管线保温性不好:由于蒸汽管道的保温性不好,蒸汽输送过程中产生过多的冷凝水,导致蒸汽过湿。
(3)蒸汽管线的设计问题:排水管路拐角太多,由低往高排放、管道内有杂志堵塞等,均可引起湿包,该原因引起的湿包集中在排气口位置。
总结的太全面了啊。辛苦老师了,借此好好学习一下,好多年都没有参加培训了,相当于一次很有用处的培训。 近年来,除了以上详细的湿包原因外,还有更新的发现吗
感谢老师提供的分析资料,对在消毒供应的实际工作中遇到同类问题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谢谢老师,最近总会出现一两个湿包,这下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分析资料找原因了。{:1_17:} 请问老师封包胶带有水渍的痕迹是否为湿包? 谢谢老师分享,路过学习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