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sq999 发表于 2015-7-8 17:42

台湾某醫學中心新生兒腸病毒群突發的調查與處理

align=left]本帖转于台湾感染管制学会网站
投稿標題(中):某醫學中心新生兒腸病毒群突發的調查與處理
投稿標題(英):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Neonatal Enterovirus Outbreak in A Medical Center
投稿摘要:研究背景:2013年6月間某醫學中心的新生兒中心收治一位泌尿道感染發燒的病人,直到出院當天實驗室才報告病人同時有社區腸病毒感染(echovirus 30)。之後該單位出現疑似腸病毒感染個案聚集,侵襲率為2.8%(7/176),以卡方檢測P= 0.0110639具統計意義(P<0.05),故感染管制中心展開介入調查處理。 材料方法:在2013年6月18日至6月26日期間住在新生兒中心的新生兒,出現發燒、活動力下降等腸病毒非典型相關症狀,以7天潛伏期計算,排除入院已有或潛伏感染,若為收治於新生兒中心的新生兒,則列入此事件的疑似個案。疑似個案經微生物培養或聚合?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確認為腸病毒(echovirus 30),則為陽性個案。感染管制措施如下:病人採分區隔離(污染區採只出不入)、加強隔離措施、工作人員分組照護,不可以跨區協助、疫情期間家屬暫停袋鼠護理、以1:100漂白水、加強環境消毒。 結 果:7位個案在接觸感染源後2-3天發病,年齡28.4天 (平均天數),性別比例(男:女) 2:5,臨床症狀以發燒6人(85.7%)為最多。7位陽性個案共採集肛門或/和咽喉36個檢體,檢驗結果皆為腸病毒(echovirus 30),肛門拭子培養的陽性率(5/6=83.3%)高於咽喉拭子培養的陽性率(4/6=66.7%),肛門拭子PCR的陽性率(4/7=57.1%)高於咽喉拭子PCR的陽性率(1/4=25%)。 結 論:腸病毒感染通常在年齡較小的孩子有較高的侵襲率,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兒得到腸病毒感染的症狀並不明顯,必須要及時的監測與介入才能有效的處理群突發事件。若僅透過病毒培養無法早期偵測腸病毒,惟有透過落實手部衛生才是有效防範腸病毒感染的關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台湾某醫學中心新生兒腸病毒群突發的調查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