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新生儿如何打免疫球蛋白和疫苗
乙肝新生儿如何打免疫球蛋白和疫苗 蒋立辉2015-06-16 20:32:09乙肝免疫球蛋白就像战士,专门杀死乙肝病毒,孩子刚出生时体内是没有的,一出生就肌注进去,使孩子马上就有了杀死乙肝病毒的能力,使其免于被乙肝病毒感染,这是被动免疫。乙肝疫苗可以刺激机体自身不断产生保护性抗体,一般1个月左右就可以产生,但是量比较少,随着时间推移,保护性抗体浓度越来越高,最终达到10-100mIU/ml以上,形成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这种保护力一旦形成,至少可以持续10-15年,甚至终生,这叫主动免疫。对乙肝孕产妇的新生儿出生后进行联合免疫可以阻断95%以上的母婴垂直传播,自从近30年来普及这种方法以后,中国的乙肝发生率已经大幅下降。 虽然就这么2种药物,好像哪里都能买得到,而且,随便一个医护人员都可以完成打针操作,但是,其具体应用却是很有讲究的,用得好和不好,阻断效果有明显差别,想来这也无需过多解释,大家都会明白。那么,做为在这项工作上领先全国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具体是如何做的呢? 只要产妇HBV DNA、HBsAg、HBeAg中任何一项阳性,孩子出生后经冲洗羊水、母亲血液及阴道分泌物后,抽取静脉血,检查HBsAg、HBV DNA,以决定2周后是否再打200U乙肝免疫球蛋白(而不是检查脐血中的HBsAg、HBV DNA,这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立即在一侧肱三头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同时在另一侧肱三头肌注射乙肝疫苗1支。因为孩子刚出生对乙肝病毒没有任何抵抗力,给予外源性保护性抗体的时间拖得越久,孩子暴露于乙肝病毒侵犯肝脏的机会越大,故指南要求出生12小时内打针——其实越早越好:我们医院为此专门改造了产房、婴儿室、洗澡间,优化了操作流程,规定打针时间绝不允许超过产后2小时。待出生1个月和6个月时再分别肌注1支乙肝疫苗,完成常规主动免疫。等到出生7 个月时如果HBsAb大于100mIU/ml,则机体已经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主动免疫成功;如果小于10mIU/ml,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免疫力不足,需要再次加强注射乙肝疫苗,一般需要再次按照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并且相应随访;如果HBsAb浓度介于10-100mIU/ml之间,安全起见,建议加强注射1支乙肝疫苗为妥。 因为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半衰期是25天,所以如果新生儿静脉血HBsAg、HBV DNA有任何一项阳性,则需要在出生后2周给孩子加强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过2周再次复查,如果HBsAg仍然阳性,并且HBV DNA 有明显下降,则再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以加强被动免疫,到出生3个月时复查,如果HBV DNA及HBsAg转阴了,则母婴阻断成功。如果这时HBV DNA和脐血浓度相比没有明显下降或者继续升高,预示孩子很可能被感染,再次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意义也不大,母婴阻断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小了,需要到出生7个月时复查,如果HBcAb明显下降,HBsAb上升明显(最好100mIU/ml以上)并且HBV DNA转阴,则母婴阻断成功。如果这时HBV DNA在10的4次方以上,基本可以宣布母婴阻断失败。如果这时的HBV DNA小于10的3次方,可以等到出生18个月复查,有少数孩子也会转阴,如果同时HBsAg也转阴,则确定母婴阻断成功;否则,明确宣布母婴阻断失败。信源转自:搜狐健康网站
花了近20分钟看完,确实说的很详细,要是都按照这个方案来的话,乙肝的感染率会进一步下降,但是这个要家长配合,不然很难,因为要抽血检查,注射都比较频繁。要做好宣传工作 学习了,谢谢老师提供知识! 从注射流程第一句话“只要产妇HBV DNA、HBsAg、HBeAg中任何一项阳性,孩子出生后经冲洗羊水、母亲血液及阴道分泌物后,抽取静脉血,检查HBsAg、HBV DNA........”开始阅读就深深被吸引了,仔仔细细阅读完,才知道楼主介绍的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注射时间和流程与现在医院内执行的流程不一样。现在医院内注射乙肝疫苗都是在24小时内完成,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是12-24小时内完成注射。抽血没有要求。像这种标准程序应该大力宣传,规范疫苗注射流程,才能够真正实现减少乙肝的发病率。 路过学习了,谢谢分享,谢谢老师,学习了 谢谢老师详细解说,一早又让了新课,受益匪浅! 路过学习了,乙肝母亲的新生儿尽可能在出生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 现在医院内注射乙肝疫苗都是在24小时内完成,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是12-24小时内完成注射。抽血没有要求。像这种标准程序应该大力宣传,规范疫苗注射流程,才能够真正实现减少乙肝的发病率。 目前的实际状况是家长都知道去打乙肝疫苗,忽略了HBV标志物的检测。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我们医院新生儿出生时乙肝疫苗是马上注射的,但是免疫蛋白是要求24小时内注射都可以!看来要好好学习哈! 老师文字说明很详细,让我们理解的更透彻,再次学习了。谢谢老师!
一早就学习了新知识,谢谢老师的分享 谢谢老师的分享,一早上就长知识了 谢谢老师分享这么好的学习资料,老师第二自然段:只要产妇HBV DNA、HBsAg、HBeAg中任何一项阳性,孩子出生后经冲洗羊水、母亲血液及阴道分泌物后,抽取静脉血,检查HBsAg、HBV DNA,以决定2周后是否再打200U乙肝免疫球蛋白中是否应为200IU? 老师文字说明很详细,让我们理解的更透彻,再次学习了。谢谢老师 已经分享到群里,认真学习,感谢老师分享。 学习了。只要产妇HBV DNA、HBsAg、HBeAg中任何一项阳性,孩子出生后经冲洗羊水、母亲血液及阴道分泌物后,抽取静脉血,检查HBsAg、HBV DNA,以决定2周后是否再打200U乙肝免疫球蛋白(而不是检查脐血中的HBsAg、HBV DNA,这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立即在一侧肱三头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同时在另一侧肱三头肌注射乙肝疫苗1支。因为孩子刚出生对乙肝病毒没有任何抵抗力,给予外源性保护性抗体的时间拖得越久,孩子暴露于乙肝病毒侵犯肝脏的机会越大,故指南要求出生12小时内打针——其实越早越好:我们医院为此专门改造了产房、婴儿室、洗澡间,优化了操作流程,规定打针时间绝不允许超过产后2小时。待出生1个月和6个月时再分别肌注1支乙肝疫苗,完成常规主动免疫。等到出生7 个月时如果HBsAb大于100mIU/ml,则机体已经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主动免疫成功;如果小于10mIU/ml,表示机体对乙肝病毒免疫力不足,需要再次加强注射乙肝疫苗,一般需要再次按照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并且相应随访;如果HBsAb浓度介于10-100mIU/ml之间,安全起见,建议加强注射1支乙肝疫苗为妥。
出生7个月时复查:如果HBcAb明显下降,HBsAb上升明显(最好100mIU/ml以上)并且HBV DNA转阴,则母婴阻断成功。如果这时HBV DNA在10的4次方以上,基本可以宣布母婴阻断失败。如果这时的HBV DNA小于10的3次方,可以等到出生18个月复查,有少数孩子也会转阴,如果同时HBsAg也转阴,则确定母婴阻断成功;否则,明确宣布母婴阻断失败。
学习了。只要产妇HBV DNA、HBsAg、HBeAg中任何一项阳性,孩子出生后经冲洗羊水、母亲血液及阴道分泌物后,抽取静脉血,检查HBsAg、HBV DNA,以决定2周后是否再打200U乙肝免疫球蛋白(而不是检查脐血中的HBsAg、HBV DNA,这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立即在一侧肱三头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同时在另一侧肱三头肌注射乙肝疫苗1支。因为孩子刚出生对乙肝病毒没有任何抵抗力,给予外源性保护性抗体的时间拖得越久,孩子暴露于乙肝病毒侵犯肝脏的机会越大,故指南要求出生12小时内打针——其实越早越好:我们医院为此专门改造了产房、婴儿室、洗澡间,优化了操作流程,规定打针时间绝不允许超过产后2小时,这个有时会延后。 很实用的知识,收藏了,谢谢! 乙肝产妇可以哺乳吗?
蒋立辉 2015-06-18 09:15:42 答:就我所看到的全世界范围内最新的指南,均推荐:无论乙肝病毒载量高低,是否肝炎发作,只要孩子出生后经过正规的联合免疫阻断,都可以哺乳,而不需要人工喂养。 我们医院的随访结果发现:如果是孕产妇低病毒载量,即小于105,进行母乳喂养是安全的,没有1例传染给孩子。 但是,高病毒载量产妇母乳喂养还是有传染给孩子的,虽然风险不是很大。因此,我建议低病毒载量的孕产妇可以母乳喂养。高病毒载量孕产妇需要慎重考虑母乳喂养的风险,我不推荐您母乳喂养,特别是当乳头有破损、出血、新生儿消化道黏膜破损时应暂时停止喂奶,待乳头损伤痊愈后仍然继续哺乳。 如果您选择了母乳喂养,平时要密切注意婴儿口腔及消化道情况,如果发现婴儿患有鹅口疮、口腔溃疡、口腔疱疹或出现腹泻等胃肠道不适时,应暂停哺乳,治愈后再继续哺乳。母乳喂养也增加了产后母婴接触,在这个过程中也应适当注意,喂奶前要洗净双手,用温热的干净毛巾轻轻擦拭乳头后再给孩子喂奶,孩子和母亲的用品应分开,擦洗用的毛巾、脸盆,喝水用的水杯都应该独立使用。哺乳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以免机体免疫发生变化,母乳喂养使病情加重。 还有,我们发现有不少人工喂养的高病毒载量产妇,经常咀嚼食物后喂孩子吃,通过唾液把乙肝病毒直接给孩子吃进去了,孩子6个月时复查时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可是12个月时却变成了阳性,有的还是大三阳,病毒载量很高。因此,强烈建议乙肝孕产妇不要咀嚼食物喂孩子。信源转自:搜狐健康网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