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风细雨 发表于 2015-5-25 21:16

预防锐器或针刺伤的最佳证据有哪些?

本帖最后由 斜风细雨 于 2015-5-25 21:19 编辑

证据来源Joanna Briggs Institute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证据总结”资料库(2014)临床问题预防锐器或针刺伤的最佳证据有哪些?证据描述医务工作者受到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风险越来越高。这源于受到带有血液或体液的锐器经皮损伤而发生的职业暴露。医务工作者在职业场所最易受到乙肝、丙肝以及艾滋病病毒的感染1。6种器械造成了大约80%的锐器伤。其中有一次性注射器(32%)、缝合针(19%)、有翼钢针(12%)、解剖刀片(7%)、留置针导引针(6%)以及采血针(3%)2,3。护士一直是经皮损伤的最高发人群,发生率为44%,其次是外科医生(28%)以及检验人员(15%)3。总的来说,各种锐器伤中有59%由中空孔针造成,而中空孔针可能会有残留血液,因而增加了艾滋病毒的传播风险3。
●根据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关于锐器使用安全的建议,预防锐器伤的第一要务是尽可能地减少针头及锐器的使用3。(Level IV)
●其次是隔绝危险,首选通过设备控制避免锐器暴露、其次为工作流程控制以及增强个人防护3。(Level IV)
●尽量杜绝和减少针头及其他锐器的使用,如在保证病人安全和护理质量的前提下改变给药途径、接种方式、标本采集方式,在静脉输液时使用无针静脉通路系统4。(Level IV)
●使用锐器处理容器隔绝危险4。(Level IV)
●使用持针器持针、穿针、上刀片、退刀片。避免手对手直接传递锐器,应通过弯盘或中间区域进行传递4。(Level IV●高质量的证据显示,使用钝针能够明显降低外科医生因针刺伤感染传染病的风险5。(Level I)
证据特征本证据总结是基于系统的文献搜索和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证据是来自于:
•一篇WHO开展的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其数据来自14个国家1
•一篇基于感染控制的循证实践发展而来的循证指南2
•一份由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制定的工作手册3
•一份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政府机构的指南4
•一篇包含10篇随机对照试验共2961名外科医生的系统评价5
•一项干预性研究6实践推荐•避免不必要的注射。(Grade B)
•妥善处理废弃锐器。(Grade B)
•对高危的医务工作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Grade B)
•使用器械控制针刺伤的风险,如使用自处理注射器、无针设备以及可回缩或有护套的针头。(Grade B)
•给医务工作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Grade B)
•对于医务工作者进行安全操作的培训,开展血源性病原体传播风险的教育。(Grade B)
本证据来自于国外循证资源,在应用该证据时,应考虑具体的临床情境、专业判断和患者意愿,做出本土化决策。参考文献1. Prüss-Üstün A, Rapiti E, Hutin Y. Sharps injuries: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from sharps injuries to health-care worker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3 (WHO Environmental Burden of Disease Series, No. 3). (Level IV)
2. Pratt RJ, Pellowe CM, Wilson JA, Loveday HP, Harper PJ, Jones SRJJ, et al. epic2: Nation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preventing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s in NHS hospitals in England. J Hosp Infect. 2007;65S:S1-S64.
3.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orkbook for designing, implementing and evaluating a sharps injury prevention program.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Atlanta. .2004 April 1. .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cdc.gov/sharpssafety/workbook.html (Level IV)
4. Centre for Healthcare Related Infection Surveillance and Prevention. Occupational exposures to blood and body fluids: recommended practices for preventing hollow-bore needlestick injuries. Queensland Government: Brisbane. 2007 April 18. . Available from URL: http://www.health.qld.gov.au/chrisp/resources/hollbore_rec_prac.pdf (Level IV)
5. Parantainen A, Verbeek JH, Lavoie MC, Pahwa M. Blunt versus sharp suture needles for preventing percutaneous exposure incidents in surgical staff.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1; 11. (Level I)
6. Jere DL, Kaponda CPN, Chimwaza A, Crittenden KS, Kachingwe SI, McCreary LL, et al. Improving universal precautions and client teaching for rural health workers: a peer-group intervention. AIDS care. 2010;22(5):649-57. (Level III)

来源: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


清风雅女 发表于 2015-5-25 22:02

谢谢斜风细雨老师的分享!真正在实际工作中的确会遇到有科室主任会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么通过这些循证证据来解释和说明是最有说服力的了。

shsong2008 发表于 2015-5-25 22:47

学习了。赞,赞,赞!

LM197702 发表于 2015-5-25 22:50

学习了,谢谢!。。。。。。。。。。。。。。。。。

lanyueliang_427 发表于 2015-5-26 07:57

谢谢老师,下载学习了!

2851571150 发表于 2015-5-26 08:33

谢谢老师的分享,这么专业的论述真是难得,下载学习了

张小鱼儿 发表于 2015-5-26 08:36

谢谢老师的分享。很好............

金人医YGK 发表于 2015-5-26 08:41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li055yi 发表于 2015-5-26 08:48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wenwen123 发表于 2015-5-26 08:57

职业暴露目前真是各家医院需要完善的工作、有很多医院甚至还没有开展

jcyyhlb 发表于 2015-5-26 09:02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资料分享。

荷儿 发表于 2015-5-26 09:10

职业暴露真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我们每年都要做好几次培训,可还是会有不少针刺伤,实习护士和护士是高危人群,培训不能停啊!今后培训时再加入老师分享的最佳证据,谢谢!

波斯菊 发表于 2015-5-26 09:12

感谢老师的分享,为我们今后写职业暴露分析报告提供了依据。

rj小欣 发表于 2015-5-26 09:51

不断学习中,谢谢老师的分享

周五正王 发表于 2015-5-26 10:11

我们今年已培训3次,还有针刺伤的医生和护士,以新轮转护士居多,防不胜防啊!

YXQ0775 发表于 2015-5-26 10:17

谢谢老师分享,下载学习了。

gwjm 发表于 2015-5-26 10:24

谢谢分享,很好的资料!!!!

小牛 发表于 2015-5-26 11:27

预防针刺伤是我们院感人员的重要工作,学习中!

1183277720 发表于 2015-5-26 11:38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

lyluoxiuhua 发表于 2015-5-26 14:29

非常感谢老师分享的新信息,学习了解预防锐器或针刺伤的最佳证据。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预防锐器或针刺伤的最佳证据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