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 发表于 2009-3-20 10:12

问路的折腾: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就不容易被煽动

作者: 吴澧

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就不容易被煽动
我们现在正构建和谐社会,甚至提出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在一个和谐社会里,人们礼貌地、理性地交流不同看法,显然不会经常性地无谓争论。而要做到不折腾,少作无谓争论,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能够理解别人话语中的精细含义。
某次,在北京某报见到一封警察来信,指出国人找路时太依赖别人:“我是北京维护地铁安全的一名警察。在地铁站里我经常遇到人们问路的情况,我都是热情地给予解答。但是,我发现,咱们国人在出行上,似乎不爱动脑筋——几乎从来不看地图和路标。相反,那些到北京来旅游的外国人几乎从来不问路。他们总是随手拿着厚厚的旅游手册仔细地看,然后对比着地图,看路标,自己把问题解决掉。”
一位女士大概不爽于该警察的“国人……缺乏独立思考的结论”,第二天来信说:“生活中,我问过路,也被别人问过。许多次的经历让我觉得,很多时候人们问路并不是因为不愿找,而是因为找起来不是一般的麻烦——就算是手握地图。我在自家附近给人指过许多次路,很多人甚至是一手握着地图、一手拿着写有目的地的纸条,满头大汗地向我询问。”
为什么找路这么难?该女士说:“答案很简单,不知道是因为北京的城市建设太快,还是因为地图的更新速度太慢,总之很多大厦、商场、餐厅以及其他建筑物在地图上根本没有标出,如果不向附近的居民求助,恐怕找到天黑也找不着。”有一回该女士出门办事,一出地铁站就傻眼了:“修路!路边的建筑全被挡在高高的大铁板后面,就连马路边上的公交站牌都不知道挪哪儿去了。”
到过北京找过路的都知道该女士讲的是事实,但是,这能成为对警察所言的反驳吗?
警察谈的是地铁站里的问路。大部分情况,应该是问去某个地方坐哪条线,在哪站下车。这是一种“粗找”,只要大致看看那个地方最靠近哪个地铁站就可以了,确实是看地图能够解决的。而该女士讲的是在地面找某栋建筑或某个门牌号码,这是“精找”,地图未必能解决,地图不可能标出每间房子的号码,很多时候要问当地人。两人在自己信中的具体场景里都没错,当作不同意见来对驳,尽管谈的都是“问路”,细节上却是牛头不对马嘴。
而这位警察写的还是浅白中文。这还不是洋人的什么评论,没有时态,没有虚拟语气,不需要国人的蹩脚翻译,在理解上却已经有了这样的误会。
如果我替那位女士来写这封信,我首先会说:地铁里的问路,大概可以看着地图自己解决;但是,生活中更多的是另一种问路。我首先要讲清楚,本人下面谈的“问路”,具体细节是不同的。如果要为国人挣个脸,最后可以说:或许,正是因为在地面上问路问出了太多的挫折感,才使得国人在地铁里也懒得要问路了(但并不是我们中国人懒)。
分清了不同场景的细节,在两相比较中,说不定连建设性的建议都想出来了:建筑工地附近,能不能像地铁站那样竖个地图?——告诉路人,被工地遮蔽的那些房屋,可以从哪里绕进去。在纽约的工地附近,我经常见到这样的地图和告示。
现在构建和谐社会,警察和女士的对驳,到此为止了。这位警察在那封来信中曾说:他最佩服的是来北京旅游时在地铁站教女儿识地图的“一个白人爸爸”。如果大气候不同,如果全国正在大折腾,正在大搞爱国主义教育运动,这位警察会不会倒霉?主旋律加个爱国按语一登女士的信,北大学生会不会立马冲到街上,高呼“五四革命精神万岁”,赶去他家烧房子?“文革”中的许多批斗大会,就是这样开起来的。如果我们不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哪天被用语粗糙的主流话语一煽动,类似的折腾,只怕又要遍地开花。
(作者为旅美学者)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25632

梦瑶 发表于 2009-3-20 13:00

俺不会看地图,出门乘公交经常上错车:$

落花生 发表于 2009-3-20 13:23

回复#星火管理员的帖子

月初我去北京感触很深,北京市民的素质很高,只要有人问路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便说便指。

拙凌 发表于 2009-3-20 13:54

回复 #1 zhangfh 的帖子

主要是国人在自我批评的问题上还是很要面子的,一看到自己人批评自己人,就容易激动,非要反驳个12345,根本都没看清楚讨论的到底是什么内容。但是一旦外国人批评了中国人,却不一样了,不但不反驳,还连连称是,甚至当做至理名言,近期看了几部关于抗战题材的电视剧,里面日本鬼子动不动就傲慢地批评中国人自私不团结等等,觉得编剧们一个赛一个地恨不得要将中国人的劣根性无限放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问路的折腾: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就不容易被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