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卫士 发表于 2015-5-9 08:27

如何远离“嗜血”蜱虫?

attach]90023
    这两天,微博和微信都在转发这样一条提醒:“急转,进草地警惕蜱虫遭叮咬严重可能致死!几天前,青岛又出蜱虫咬人事件!蜱虫2毫米大小,吸食人血,头部会扎进肉中可带数十种病毒。去年此季节有人被蜱虫咬伤,高烧10天不治身亡!”  很多网友给我留言咨询相关防治方法,蜱虫真的防不胜防吗?不是的。现在正是蜱虫危害高峰,郊外旅游应注意预防。如何远离“嗜血”蜱虫?你的个人防护到位吗?  蜱的特点  蜱也叫狗豆子、草爬子,多数蜱种的宿主很广泛,通常寄生在鼠类、家畜等体表,多选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有些种类侵袭人体。蜱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后如黄豆大小。一般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不等。  全世界已知蜱类800余种,我国已发现110余种。中原地区常见的有长角血蜱、血红扇头蜱、微小牛蜱等。国内各省(区、市)都有分布,不同地区蜱种类不同。蜱大多生活在草地、农田、森林等野外环境,因蜱种不同而异。  春秋季是蜱的活动高峰,冬天基本不活动。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天,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到1小时。  蜱的危害  蜱叮咬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均较轻微;  蜱是媒介生物,常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使人患病;  蜱可传播多种疾病,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蜱传出血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  蜱传疾病极少见人传人现象,但是,接触含有较大量病原的血液或分泌液,有可能感染发病。  如何远离“嗜血”蜱虫?  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不要穿凉鞋。  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不能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更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正确的方法是赶紧找到最近的正规医院,叮嘱医生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才可用镊子将蜱虫去除,取出后,再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游离在墙面、地面发现蜱,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应当对疫区的蜱传疾病保持警惕。即使未发现被蜱叮咬,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员也应当随时观察身体状况。  都市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一般社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无需过分担心生活在都市里会感染上该病。但当携带宠物外出到蜱类生活地区旅行时,除个人要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时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  生活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居民,应当注意家居环境中游离蜱和饲养家畜身上附着蜱的清理和杀灭工作。    信源转自:搜狐健康网

玉石 发表于 2015-5-9 08:49

习了。没有想到小小的蜱这麽厉害,外出旅游时一定要做好防范。

第一种蓝 发表于 2015-5-9 09:07

前学习的时候见过这种虫,后来就没注意过,没想到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增长知识,避免感染才是最重要的。

∮滴水藏海∮ 发表于 2015-5-9 09:22

错的科普知识,学习了。

热带雨林2010 发表于 2015-5-9 14:21

小的蜱虫这么厉害,我们这里好像没有见到过。

lsq64838 发表于 2015-5-9 15:54

好的科普知识,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冰洁 发表于 2015-5-9 21:22

小蜱虫,这么厉害,我们这边好像还不曾见过。防范最重要。

qiyuan 发表于 2015-5-9 22:01

们这儿就有林区,每年春天林业工人都会注射森林脑炎疫苗。身边有个朋友就是因为让蜱虫叮咬一次,得了莱姆病,丧失劳动能力。一定得防范。

平定天下 发表于 2015-5-9 22:12

谢老师的分享,真的很需要!下午看见一个同事的妈妈被蜱虫咬住2天今天才拿下来,看见他们拿着的蜱虫感到好可怕哦!看见老师的分享,知道了关于蜱虫的知识,谢谢你{:1_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远离“嗜血”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