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菌管理的护理措施
本帖最后由 焚膏继晷 于 2014-2-24 00:45 编辑耐药菌管理的护理措施,供参考。
帮你贴出来,供大家学习
耐药菌管理中的护理措施
护理管理者及护士不仅要了解多重耐药菌的概念,及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WER),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细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还应掌握对此工作的防控知识。
根据《卫生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中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的要求,护士应做好如下工作。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特别是在ICU,新生儿室,血液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必须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严格实行隔离措施尽量选择单间隔离,隔离房间应该有隔离标识(蓝色)。不宜将多重耐药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性伤口或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无条件单间隔离时,应进行床旁隔离。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输液架等专人专用及时消毒处理;担架,床旁心电图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器械器具及物品,用后要每次擦拭消毒。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清洁工作。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加强清洁消毒工作医疗机构要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做好上述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要使用专用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柜、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应及时擦拭消毒。
临床工作中,大部分消毒隔离工作由护士执行,上述各项要求也属于护理工作范围,所以,护理管理者应将多重耐药菌防控作为培训要求落实到位,减少由护理操作不到位导致的多重耐药菌的传播,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
谢谢老师辛苦了,下载学习了。 非常感谢老师的分享!非常实用的知识。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借鉴!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下载学习了,谢谢分享 下载了,学习借鉴你们对多重耐药菌的防护隔离。 谢谢老师的分享,又学到新知识。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借鉴!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是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的重要环节。我们已经开展这项工作多年,也有些措施。对照您那的做法补缺补差,不断完善!谢谢分享!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借鉴了
路过,下载学习了。谢谢老师的辛苦奉献。 感谢老师的无私奉献,下载学习了{:1_17:} 非常感谢老师的分享!非常实用的知识。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谢谢老师的分享,学习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