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类细菌是否判为多重耐药菌
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谱No. 抗生素 药敏结果 Mic
1 头孢唑林 耐药 >4
2 庆大霉素 耐药 >8
3 头孢噻肟 耐药 >32
4 复方新诺明 耐药 >4/76
5 头孢他啶 耐药 >16
6 头孢他啶/棒酸 >1/4
7 头孢噻肟/棒酸 >1/4
8 环丙沙星 耐药 >2
9 头孢哌酮/舒巴坦 中介 =32/16
(舒普深)
10 头孢吡肟 耐药 >16
11 头孢西丁 耐药 >16
12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 >16/4
13 呋喃妥因 耐药 >64
14 氨曲南 耐药 >8
15 头孢曲松 耐药 >32
16 诺氟沙星 耐药 >8
17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中介 =32/4
18 哌拉西林 耐药 >64
19 氨苄西林/舒巴坦 耐药 >16/8
20 氨苄西林 耐药 >16
21 美罗培南 中介 =2
22 亚胺培南 中介 =2
23 头孢呋辛 耐药 >16
24 阿米卡星 敏感 ≤16
25 美满霉素 敏感 ≤4
26 四环素 耐药 >8
27 左氧氟沙星 敏感 ≤2
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谱
No. 抗生素 药敏结果 Mic
1 替卡西林/棒酸 耐药 >64/2
2 哌拉西林 耐药 >128
3 氧氟沙星 耐药 >8
4 头孢他啶 耐药 >32
5 头孢哌酮 耐药 >64
6 头孢吡肟 耐药 =32
7 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 中介 =32/16
8 庆大霉素 耐药 >16
9 阿米卡星 耐药 >32
10 妥布霉素 耐药 >8
11 奈替米星 耐药 >32
12 环丙沙星 耐药 >4
13 诺氟沙星 耐药 >16
14 左氧氟沙星 耐药 >8
15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耐药 >128/4
16 亚胺培南 敏感 ≤4
17 氨曲南 敏感 ≤8
18 美罗培南 敏感 ≤4
19 粘菌素 敏感 ≤2
20 多粘菌素B 敏感 ≤2
1、各位老师请帮忙判一下从以上2种细菌的的药敏谱是否可判为多重耐药菌?
2、抗菌药物中介在判断耐药性上面如何归类?按耐药、敏感?
3、氨曲南在判断耐药谱上如何归类?
谢谢
以上两种属于多从耐药菌,中介好像是按耐药归类,氨曲南属于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判为多重耐药菌2、中介按耐药归类3、氨曲南属于B-内酰胺类。 本帖最后由 佳蕙淼淼 于 2014-2-20 15:39 编辑
氨曲南为一种单酰胺环类的新型β-内酰胺抗生素。
抗菌谱主要包括革兰阴性菌,诸如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沙雷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枸橼酸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及其他假单胞菌、某些肠杆菌属、淋球菌等。与头孢他定、庆大霉素相比、对产气杆菌、阴沟肠杆菌的作用高于头孢他定,但低于庆大霉素;对绿脓杆菌的作用低于头孢他定、与庆大霉素相近;对其他病原菌的作用都较两者为高(对某些菌则与头孢他定接近)。对于质粒传导的β-内酰胺酶,该品较第3代头孢菌素为稳定。
为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需氧或兼性厌氧革兰阴性细菌和绿脓杆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摩拉卡他菌和流感杆菌的不产或产β内酰胺酶菌株均对该品敏感。
90%以上的大肠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属、普罗菲登菌属、摩根菌属、聚团肠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枸椽酸菌属可为 lmg/L或以下的该品所抑制,其对绿脓杆菌的 MIC50和 MIC90分别为 3.1mg/L和 2.5mg/L。
但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除绿脓杆菌外)、革兰阳性菌或厌氧菌均耐药。
氨曲南主要与细菌的青霉素结合蛋白3(PBP3)结合而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胞迅速溶解死亡。该品对细菌产生的质粒介导和大部分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因而许多耐药菌对该品仍呈敏感。
建议学习临床检验人卫出版社第三版对微生物检验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 有一段时间没有来了,很抱歉。谢谢各位老师的回复。我们和检验科人员沟通,他们认为中介不能按耐药算,如果是这样,肺炎克雷伯菌就不能归多重耐药菌,也不能归耐碳青霉烯类细菌。很纠结。针对中介,我认为还是应该有个明确的概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