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国家行动计划
关于国家行动计划征求意见 各位专家好!李六亿主任和宗志勇主任分别就国家行动计划中的多重耐药菌及安全注射完成了三年行动计划的初稿工作,现请各位专家就计划初稿提出意见及建议。谢谢! 医管所院感质控中心2014.2.8 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国家行动计划(初稿) 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费用,一旦发生给患者的治疗带来巨大困难,甚至无药可治,严重影响医疗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MDROs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目前国内外医院感染管理领域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也是我们医院感染管理者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卫生行政部门多次发文,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加强MDROs感染的防控。MDROs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涉及医疗机构的各个部门和方方面面的工作,包括医务、门诊、护理、医保、院感、信息、设备、后勤等医院管理部门,也包括临床各科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CU)、药剂、检验等临床医技部门,是一个在医院领导下多部门合作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从技术层面,MDROs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涉及综合防控措施如手卫生、环境与物体表面的消毒、医疗器械的灭菌、隔离、诊疗物品专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标本的采集、送检及微生物检测、ICU的医院感染管理、一次性用品的管理、医疗废物的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推进与落实。因此通过MDROs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能促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尤其是二级以上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全面提升。 一、总体目标、措施及评价(一)目标1、总目标:通过3年时间,了解我国MDROs感染的发生情况、相关危险因素、感染防控措施的依从性;通过推进防控措施的落实,降低我国医院内发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MDRO感染的“bundle”防控措施,为今后落实卫生行政部门MDROs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2、具体目标:主要包括:① 了解我国MDROs感染的发生情况、相关危险因素,为科学防控,提出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② 监测MDROs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并评价措施的落实效果即医院内发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③ 总结科学、适合我国国情的MDROs感染防控的“bundle”措施,为今后落实卫生行政部门MDROs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二)措施1、MDROs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与推进:包括手卫生、环境与物体表面的消毒、医疗器械的灭菌、隔离、诊疗物品专用、一次性用品的管理和医疗废物的管理等工作的落实与推进。2、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落实与推进。3、规范医疗机构标本的采集、送检及微生物检测、报告、信息的传递与沟通。4、推进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5、推进医院感染防控多部门、多学科的合作,进而推进整个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三)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评价指标:1、评价手卫生正确性与依从性的提升情况。2、评价抗菌药物管理的各项指标的情况及是否达到卫生计生委的要求。3、评价微生物送检及检测的规范性。评价方法: 1、省级医院感染质控中心负责本省各项指标的评价。 2、国家质控中心负责对各省各项指标的评价进行抽查。 二、三年计划第一年:了解MDROs感染防控的现状。(一)目标1、了解MDROs感染的流行病学,包括感染的现状、风险因素等;2、了解MDROs感染防控工作的现状,包括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与困难、面临的挑战等,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MDROs感染防控对策与措施,更好地落实卫生行政部门MDROs感染的防控策略。(二)措施1、开展MDROs感染情况的监测。2、开展MDROs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测,通过监测,制定科学、适合我国国情的MDROs感染防控的“bundle”措施。(三)评价评价指标:1、评价手卫生正确性与依从性的提升情况。2、评价抗菌药物管理的各项指标的情况及是否达到卫生计生委的要求。3、评价微生物送检及检测的规范性。评价方法: 1、省级医院感染质控中心负责本省各项指标的评价。 2、国家质控中心负责对各省各项指标的评价进行抽查。第二年:推进MDROs感染防控的落实,初见MDROs感染防控的效果。(一)目标1、推进MDROs感染防控的落实,总结推进MDROs感染防控措施的效果即MDROs医院内发病的下降情况。2、总结推进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为第三年的工作奠定基础。(二)措施1、推进制定的MDROs感染防控措施在各级医疗机构的落实。2、开展MDROs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三)评价评价指标:1、评价手卫生正确性与依从性的提升情况。2、评价抗菌药物管理的各项指标的情况及是否达到卫生计生委的要求。3、评价微生物送检及检测的规范性。评价方法: 1、省级医院感染质控中心负责本省各项指标的评价。 2、国家质控中心负责对各省各项指标的评价进行抽查。第三年:规范MDROs感染的防控,MDROs感染防控取得实效。(一)目标1、规范MDROs感染的防控,使MDROs医院发病的感染得到有效控制。2、通过对MDROs感染的防控,推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多学科合作。3、评价MDRO感染防控措施的效果,并提出防控政策建议。(二)措施1、通过培训、监督、检查与反馈,规范MDROs感染的防控。2、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督与管理。3、规范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工作,促进整个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三)评价评价指标:1、评价手卫生正确性与依从性的提升情况。2、评价抗菌药物管理的各项指标的情况及是否达到卫生计生委的要求。3、评价微生物送检及检测的规范性。评价方法: 1、省级医院感染质控中心负责本省各项指标的评价。 2、国家质控中心负责对各省各项指标的评价进行抽查。 2014.2.6 关于“多重耐药菌国家行动计划(初稿)”正在各地质控中心征求意见,请各位老师多提建议,便于我们以后好执行。个人认为:多重耐药菌的管理,本来就需要多部门合作共同完成。而在国家行动计划中,由“省级医院感染质控中心负责本省各项指标的评价” ,个人认为由院感质控中心负责行动计划中的各项要求的落实,可能会有不小的难度。
国内的监测数据怎样?
哪些是紧急的,哪些是严重关注的,哪些是关注的,应当分层。没有数据的控制是盲目的行动,落实可想而知。
需要具体的目标菌,有的放矢,才会有效啊。 什么样的医院有资格参与调查 已经下载,并且先睹为快。
目标是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
个人认为要更细致一些,让可操作性更强,让我们作为基层的工作人员更容易理解指标并开展工作 确实是这样,多重耐药菌管理需要多部门合作,如果由院感质控中心负责真的是有一定的难度,就像在医院院感科管理也是很困难,首先要取得微生物室的很好配合、接下来临床科室也非常关键,其他职能部门沟通也需要很多精力。 目标太笼统,不具体;“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MDRO感染的“bundle”防控措施”,“bundle”如何理解?应给出合适的中文注释。,如果这些工作都交省医院感染质控中心负责评价,质控中心需配专职人员才行 是否各种指标给出个全国统一的标准流程去实施?就象临床路径一样。 洗手可以降低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偱证一揽子计划可以促进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危害。
需要科学的感控,建立在国内流行病学的大数据上,才会科学感控。才有可能性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的蔓延。 本帖最后由 紫陌红尘 于 2014-2-11 18:10 编辑
个人认为:MDRO的防控流程统一和切实可行很重要,比如据了解各家医院以MDRO判定由谁负责上就存在不同规定:1.有些医院由微生物室判定并通知临床,可保障院内出现的MDRO及时隔离,但是否污染菌株,接到报告时是否达到解除隔离的标准,仍应医生判定,否则仅靠微生物报告即隔离,有可能过度隔离,另外,因临床医务人员未掌握判定知识,对一部分入院已有微生物报告的未能进行判定,存在隔离措施严重延迟的问题;2.有些医院以临床医务人员掌握判定知识,接收微生物报告时直接判定,并主动采取防控措施,该种模式考验院感科监督和培训能力3.院感科负责每天对微生物报告进行判定,并将MDRO信息通知临床,存在院感科上班制度与临床有脱节,客观上造成通知滞后;3.本人认为较理想,且很多大医院已经采用,即通过信息科软件,进行MDRO判定,并通知临床预警,由临床进行确认,并将相关信息反馈院感科,相关信息通过软件确认并汇总,利于院感科进行分析、汇总和监督。如果以大医院的信息化后的要求去要求所有医院实行,显然不太可行。但不论每个医院实际情况如何,由谁负责判定,最终在临床上仍应要求医生在病程记录时对任何微生物报告进行分析时,需提及是否采取隔离措施,这样可能比较稳妥。 盼望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国家行动计划尽快下发,因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给患者的治疗带来巨大困难,甚至无药可治,严重影响懂了医疗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针对此《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个人认为:
一、行动计划最好是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应该是各级各类医疗都在监管之列,都要执行。
二、MDROs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与推进首先应该是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落实与推进,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特别是一级医院、民营医院、社区门诊、个体诊所等抗菌药物的滥用、不合理应用造成的严重后果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三、多重耐药菌的管理需要多部门合作共同完成,行动计划中要求由“省级医院感染质控中心负责本省各项指标的评价”,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执行力度会远远低于设想效果。抗菌药物管理的各项指标的情况及是否达到卫生计生委的要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力度是最强有力的。
本帖最后由 佳蕙淼淼 于 2014-2-12 15:27 编辑
jmyyygk 发表于 2014-2-11 17:14
目标太笼统,不具体;“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MDRO感染的“bundle”防控措施”,“bundle”如何理解?应给出 ...
您说的好!bundle防控措施如果交给质控中心那是需要人力和财力等的投入的,所以要交代具体的工作的目标和计划才行。 个人认为要更细致一些,让可操作性更强,让我们作为基层的工作人员更容易理解指标并开展工作
多重耐药菌管理需要多部门合作,实际工作中大多由院感科负责,运行并不理想。希望由国家确定医务科主抓,院感科协助或与一把手政绩相关,才能达实效。如抗菌素管理一样 同意14楼老师的意见:多重耐药菌管理需要多部门合作,实际工作中大多由院感科负责,运行并不理想。希望由国家确定医务科主抓,院感科协助或与一把手政绩相关,才能达实效-如抗菌素管理一样. 同意14楼老师的意见:多重耐药菌管理需要多部门合作,实际工作中大多由院感科负责,运行并不理想。希望由国家确定医务科主抓,院感科协助或与一把手政绩相关,才能达实效-如抗菌素管理一样.
期待早日下发正式版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