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该病例为女性老龄患者,有糖尿病史,入院后诊断为:肛周脓肿、内痔。入院后送手术室行“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内痔套扎术”,术后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创腔,头孢他啶、甲硝唑、左氧氟沙星联合抗感染(原有尿路感染未愈)。术后第三天出现肛周1-3点处红肿,有压痛,伤口有脓性分泌物排出,切口边缘水肿。术后第四天取创面分泌物培养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术后第六天出现间断发热,最高39.4℃,术后第十天根据药敏改抗生素为特治星。术后第12天出现伤口周围红肿,有豆腐渣样分泌物,切口边缘水肿,取脓液培养为:白假丝酵母菌。继续保持换药,脓腔冲洗,改抗生素为亚胺培南抗菌+大扶康治疗。
该病例个人偏向于院内感染,依据考虑为:1、有糖尿病、感染切口的感染高危因素,2、术后间断发热,热峰39℃+,术后持续有脓液排出,且形状有改变,3、病原学检查从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内的诊断标准中满足1. 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 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
但在科里讨论时就此例是否属于院内感染有个搞外科的同事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肛周脓肿本身就是一个污染源,肠道菌群内就有大肠埃希菌跟少量真菌,此例属于术后感染,但非院内感染,抗生素的应用导致病原学的变迁。
这里提出来看看各位老师的意见。是否属于院内感染?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