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俞云松教授的“重视细菌耐药监测提高耐药监测水平”
细菌耐药问题自青霉素临床应用不久就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已经可以肯定的是,新抗菌药物的开发无法跟上细菌耐药进化的步伐.因此,合理使用现有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的传播就成为解决细菌耐药问题的关键[1].实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有效控制耐药菌传播,就要求临床医师、院感控制部门以及医药行政卫生单位掌握本国或本地区的细菌耐药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常见临床分离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耐药谱及耐药机制,及时发现新的耐药菌.国际上很多国家和机构,都已建立起长期的细菌耐药监测网络,如:美国国家医院感染监测系统(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s Surveillance,NNIS)、亚历山大项目(Alexander Project)、美罗培南年度药物敏感试验信息采集项目(Meropenem Yearly Susceptibility Test Information Collection,MYSTIC)、替加环素评价与监测试验项目(Tigecycline Evaluation and Surveillance Trial,TEST)等,我国也有很多单位加入了上述监测网.但建立一个我国自己的完善、系统的耐药监测网络,为我国的医务工作者提供可靠的有关细菌耐药的第一手资料,对我国的细菌耐药控制工作更具有现实意义.现有的监测已经提示,亚洲国家较之西方国家,各国、各地区在临床细菌和真菌耐药特性上的差异更加明显,这可能与亚洲国家之间经济发展、卫生条件、政策管理水平方面的参差不齐有关[2].在某些西方国家,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等多重耐药菌已经遍布其社区和医院,而在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高流行的问题则更为突出[2-3].临床医师经验使用抗菌药物须参照可靠真实的本地耐药监测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