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尘埃69 于 2025-4-2 15:36 编辑
人 1.工作人员 1.1参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 1.2遵循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及流程,特别是落实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手卫生应符合WS/T313的要求,隔离工作应符合WS/T311的要求,消毒灭菌工作应符合WS/T367的要求。 1.3注射、穿刺、治疗、换药、手术、清创等无菌诊疗操作时,应在独立区域,并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2.患者及陪同人员 2.1可利用折页、宣传画、宣传海报、宣传视频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教,尤其是流感、手足口、肺结核、HIV等传染病的防控宣教。 2.2宣教内容宜包括口罩摘脱、手卫生、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安全距离和医疗废物的范围等。 2.3对确诊或疑似空气或飞沫传播疾病的患者,应进行正确使用口罩的培训;对确诊或疑似经接触传播疾病的患者,应宣教相应的隔离措施。 2.4宜对留置透析导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导尿管等侵入性装置的患者和家属宣教相应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机、料 1. 医疗器械产品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国家标准,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保障人体健康1.医疗器械产品应当符合医疗器械强制性国家标准,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好各诊室器械管理工作。 2.诊疗设备 2.1门诊使用的诊疗设备(如检查床、诊断仪器、治疗设备等)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按照设备说明书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2.2在不同患者使用同一设备时,应进行表面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对于直接接触患者黏膜或破损皮肤的设备,应一人一用一消毒。常规消毒浓度是含氯消毒液500mg/l或消毒湿巾,需要注意的是消毒作用30分钟后应清水擦拭。 2.3多频次接触的设备物表可以使用一次性保护膜,如口腔牙椅诊疗台等。 3. 医用耗材 3.1一次性医用耗材必须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制度,严禁重复使用。使用后的一次性耗材应按照医疗废物分类要求进行收集、暂存和转运。 3.2可重复使用的医用耗材,如换药碗、镊子等,应在使用后及时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遵循相应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 4.物料储存 各类物料应分类存放,有明确的标识。储存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清洁,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物料受潮、发霉或被污染,以保障物料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法 1. 制定相应规章制度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制度 1.1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其职责; 1.2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3门急诊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1.4门急诊医务人员培训制度; 1.5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1.6门急诊清洁和消毒制度; 1.7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 1.8门急诊隔离制度; 1.9门急诊个人防护制度; 1.10门急诊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11门急诊职业暴露报告处置制度。 2.制度落实情况的评估与改进 2.1门诊部应定期对门诊感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检查内容包括人员操作规范、环境清洁消毒、设备耗材管理、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 2.2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完善门诊感控管理制度,提高门诊感染控制水平。 环 1. 布局流程 1.1儿科门诊、传染病门诊宜独立通道,独立区域。 1.2诊室宜通风良好,条件不允许应有机械通风。 1.3门诊治疗室、采血室等重点部门应独立区域。 1.4口腔科的种植牙手术室、人流室等重点区域应独立区域,布局流程符合规范要求。 2.环境管理 2. 1清洁与消毒 1)门诊各诊疗区域应保持清洁,每天定时进行清洁工作,包括地面、墙壁、桌椅、诊疗设备表面等。使用合适的清洁工具和消毒剂,避免交叉污染。 2)对于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扶手、电梯按钮等),应增加消毒频次。 3)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等无菌操作区域,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清洁和消毒,每天工作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 4)门诊公共卫生间应保证每日至少消毒2次。 2.2通风换气 1)门诊大厅、候诊区、诊室等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可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方式。每天通风次数不少于 3 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2)对于通风不良的区域,可配备空气消毒设备,如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等,并按照设备使用说明进行定期消毒。 3.医疗废物管理 3.1分类收集 1)在门诊各诊疗区域设置明显标识的医疗废物收集容器,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如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2)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应保持完好、密封,防止渗漏和遗漏。 3.2暂存与转运 1)门诊应设置专门的医疗废物暂存点,医疗废物暂存点应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并做好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措施。 2)医疗废物应由专人负责转运,转运过程中应使用专用的医疗废物转运车,确保医疗废物安全转运至医院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地点。 测 1.定期对门诊环境、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进行微生物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评估感染控制效果,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风险。 2.对门诊患者的传染病指标进行监测。
参考资料: 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医疗机构门急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591-2018》 3.《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4.《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 5.《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