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源(隔离与管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者)
1.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者,应立即采取接触隔离措施,下接触隔离医嘱。隔离房间或隔离区域应蓝色接触隔离标识。
2.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3. 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床栏上设接触隔离标识,限制无关人员接触患者。
4.应将相同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安置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与其他患者分开;尽量减少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接触的医务人员数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护理人员建议独立轮班,实施分组护理,尽最大可能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5.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6.隔离期限:参照《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原则上应隔离至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如为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还需连续两次培养阴性。
(二)切断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传播途径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接触传播,(1)手卫生,(2)严格无菌操作,(3)多重耐药菌患者接触过的诊疗器械、用具及环境物表的清洁消毒,(4)规范使用隔离衣、手套等防护用品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1.手卫生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两前三后”: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伤口敷料等之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器械、用具等物体表面后,应立即进行手卫生。
当手部有肉眼可见的污染物时,应立即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无可见污染物时推荐使用含醇类的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擦手。洗手或擦手时应采用六步揉搓法,擦手时双手搓揉时间不少于15秒,腕部有污染时搓揉腕部,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时间 40-60秒。同时,强调戴手套不能替代手卫生,在戴手套前和脱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
2.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3.加强清洁和消毒及清洁消毒效果监测
(1)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的环境物表要使用专用的抹布、拖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不能与普通患者的交叉混用。
(2)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应立即消毒。
(3)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4)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要重点进行清洁消毒和消毒效果监测。
(5)患者出院或转往其他科室后,应执行终末消毒。
(6)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时,应增加清洁和消毒频率和监测频次。
(7)擦拭布巾、拖把、地巾宜集中处理;不能集中处置的,也应每天进行清洗消毒,干燥保存。
4.规范使用隔离衣、手套等防护用品
(1)进入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房间,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隔离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2)在进行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的诊疗或护理操作时应穿隔离衣,佩戴帽子、口罩、手套、护目镜或面屏。
(3)医务人员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立即进行手卫生。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三)保护易感人群
(1)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区域。
(2)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3)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转诊(包括外出检查、送手术室、转其他科室等)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防护和清洁消毒措施。
三、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综合管理
1. 医院相关部门及各科室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10号、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重点环节管理,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 各科室重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的规范送检,加强本科室细菌耐药性监测。
3. 各科室的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医学科、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内、外科病房、新生儿病房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重点科室应加强管理,优化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相关制度流程优化,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
4. 各科室应加强医护、保洁人员的多重耐药菌防控相关技能的内部培训。
5. 各科室应重视本科室发生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案例的分析,以案促改,不断评估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系统风险,杜绝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暴发,持续改进本科室/部门的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质量。
6. 院感管理部门加强监督指导,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感控措施落实的依从性。
7. 院感管理部门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反馈和干预,协助临床科室持续改进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质量。
参考文件
[1] 国卫医函[2022]185号《关于印发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通知》
[2] 卫办医政发[2011]5号《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3]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中国医院感染控制杂志,2015,14(1)
[4]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5] 国卫办医发[2017]10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遏制细菌耐药的通知》
资料整理(李青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疾病预防及院内感染控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