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 者丨高晓东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整理丨布慧杰 (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责编丨蓝雪0816来源丨2021年全国感控与耐药大会与耐药大会
国内从感控算不算专业人员的讨论和疑虑,到感控地位逐步被认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国家层面,对感控专业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对感控专职人员的要求有了明确的规定。那么作为感控人我们应具备哪些能力,感控的发展与未来又是如何规划,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听听感控专业如何给感控定位。
一、首先建立管理组织架构及人员
国务院联防联控综合组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控人员配备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各医疗机构要重视感控人员配备管理;合理配备感控人员,明确感控人员配备形式,合理配备感控人员数量;优化感控专业结构;提高感控人员能力水平;落实感控人员工作职责;关注感控人员职业发展和薪酬待遇。
(一)合理配备感控人员
∎专职人员:
∎兼职人员:各科室应当至少指定1名医务人员,作为本科室的兼职感控人员,鼓励同时配备兼职感控医师和护士。实际使用病床数多于50张的科室应当每50张床至少配备1名兼职感控人员。
(二)专业结构
感控工作涉及面宽,工作内容复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配备专职感控人员时,应当充分考虑其专业结构,应当包括医师、护士,可以包括药学、医技以及有卫生专业背景的管理人员等。所有人员均应当掌握公共卫生专业知识。
医师占比不低于30%,护士占比不高于40%,其他人员占比不高于30%。兼职感控人员应当为医药护技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感控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当由具较高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长时间专职从事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人员担任。
(三)职业发展和薪酬待遇
要拓宽感控人员职称晋升和职业发展渠道,探索与感控工作特点相适应的职称评聘机制。
要将感控人员与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薪酬待遇统筹考虑,鼓励医疗机构在薪酬待遇上向院内感染防控相关科室倾斜。
通过提供职业发展条件、提高薪酬待遇等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感控工作,稳定人才队伍。
对于感控人员,尤其是在发热门诊或进入隔离病区开展工作的感控人员,要与其他工作人员一样享受疫情防控相关待遇。
上海的的做法也许值得借鉴,。上海市为提升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吸引优质人才从事感控并稳定感控队伍,上海市卫建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加强本市医疗机构院感防控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①探索与感控工作特点相适应的职称评聘机制,实施分类评聘,评聘考核中突出评价业绩和贡献,院感相关的临床病案、护理案例、应急处置情况报告、技术规范、科普作品均可作为业绩成果代表作参加评审。②每年参加不少于1次由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关质控中心组织的业务培训。③将医院感染学科纳入临床重点专业支持。④试点引入部分手术单病种医院感染防控临床路径。⑤逐步统一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采集和监测标准。
从以上规定来看,上海的层面管理要比国家的层面更进一步,但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上海层面,院感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工作逐步被大家所重视。
二、明确管控管理部门的定位
感染管理部门是具有专业技术属性的管理部门,职责如下:①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②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③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④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⑤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⑥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⑦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⑧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⑨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⑩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以及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科研工作和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疗机构负责人交办的其他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刘冠贤曾提出:要明确感控科在医院的定位。
“非典”以来,我国感控事业快速发展,但依然面临着人才短缺、学科建设、投入不足、待遇低和晋升难等问题。感控科作为成本部门。不能为医院带来直接效益,而且投入后往往看不到直接效果,这就造成很多医院对感控科的经费投入不足、人员配置不足。
感控科在医院的定位应明确,应该是有专业性质的职能科室,既能为院领导做决策提供专业意见,又能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监督、指导各科室落实各项感控措施。
新冠疫情下,,方面都在管理说明感控非常关键、非常重要,但也出现外行指导内行,导致工作出现走样的情况,比如过度防护及过度消毒等。
三、关注感控细节管理,建筑布局应合理,消毒产品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一)发热门诊
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规范要求。
诊区应按照”三区两通道”设置,即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及清洁通道(医务人员和清洁物品)、污染通道(患者和污染物品)。各分区之间应有物理隔断,各区域和通道出入口设有醒目标识。
门诊及留观病室应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机械通风,应当控制气流方向,由清洁侧流向污染侧。空调通风系统应独立运行。规范设置管理通风口。
医务人员进出发热门诊和留观室,应执行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按照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规范流程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医疗机构应将有发热或/和呼吸道症状且无法明确排除新冠感染的患者分诊或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接诊儿童患者的医疗机构应在发热门诊设置单独的儿科诊室。接诊医务人员应当掌握新冠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临床表现,按照诊疗规范进行诊疗,对新冠感染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规范隔离并及时报告。
明确布局流程如何算规范,如下图是较为合理的布局,等候区、采样区、清洁区、污染区、医患出入口、辅助功能区等。
(二)隔离病房
负压隔离病房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负压病房不仅要关注布局,还要关注负压运行效果,日常维护保养等问题。目前很多医院的负压病房是不符合要求的。压力检测表的功能与作用在很多医院被忽视,未起到真正的作用,存在压力表是摆设,没有做到日常的查验等。
负压病房的气流组织要求“上送下回”保证医务人员进入房间时是永远在上风向。要求每一个人进到房间后均要观察负压检测表,看看房间的压力是否真正能达到负压管理的要求。包括测试进风、出风是否能达到进风出风的要求。负压的管理对整个运行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三)消毒产品
对于新采购的消毒药械证产品,感控部门与采购部门应分工协作来完成相关审核,证件审核原则上是购置部门的责任,感控部门应查看卫生安全评价报告,查看该产品是否适合环境使用、是否适合在某个部门或场所使用。
四、科学开展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包括:①病例监测:全面性监测、 ICU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 现患率调查;②干预措施依从性监测:手卫生、半卧位;③环境监测:空气、物体表面、水、内镜;④抗菌药物使用监测;⑤细菌耐药性监测;⑥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不是盲目简单采样、罗列数据,而是科学的使用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收集过程指标,形成结果指标。
五、监督指导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
首先,关注手卫生,关注水龙头。什么样的水龙头才算是合格的呢?感应式水龙头最好。WHO手卫生规范中用纸巾关闭,水龙头是不是非手触式的好呢,隔着纸巾也叫非手触式。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应科学的评判,考虑防控的目的是什么。
其次,是清洁工具的关注。工作中往往因清洁工具管理不到位,不能做到干燥而布满细菌。拖布应机械清洗、热力干燥,实现最高管控目标,全部清洗消毒、干净,无需区域管理。
第三,应关注漂洗用水,虽然已出台《软式内镜消毒技术规范》,对漂洗用水有明确规范,工作中虽然对水有培养,也合格,但因采样水量的限制,往往有些数据的科学性还有待考量。同时也要关注核酸采样、隔离措施等等,要用科学的思维去评判其合理性与可行性。
第四、抗菌药物的管理与使用,指导临床医务人对感染患者积极送检微生物标本,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符合要求,即达到抗感染的目的,又能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六、重视各类人员的感控宣教
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制定不同的要求,营造感控文化,建立感控思维,开展科普宣传,开展学术会议及研究生培训,实现人人都是感控宣讲者。
七、完善感控学科建设与发展
学科要发展,就要搞科研。日常工作中要发现存在的风险环节,通过对风险环节的管控,提出干预措施。比如口腔诊疗用水、内镜干燥气体采样、超声探头污染现状、导管接头污染、戴手套手卫生的有效性和院内感染风险研究、口罩使用效果评估等,感控应该有学术的推进。
总的来说,感控应该有其“独门绝技”,感控是医疗机构当中的一个部门,具备感染监测能力,在监测能力的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消毒隔离技术、传染病的防控、重点部位的感染预防,科学的去开展感控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在常规工作基础方面注重学科的建设,包括论文撰写、专利申请、专著撰写等。得到认可,具备专业的能力与素养,凝心聚力,做好感控工作。
图文:王小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