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直性子 于 2020-3-24 21:11 编辑
一、简要情况 原标题:关于“途经京昆高速宁陕服务区复工包车1名务工人员病亡事件”的情况说明 2020年3月23日凌晨4时许,山东荣成鲁阳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租赁山东威海市龙威客运有限公司大巴车(牌号:鲁K00149,共有2名司机、1名医务人员、30名务工人员),于云南省临沧市孟定镇接务工人员返回山东务工,途经我县时,随车医务人员发现田某某出现不适,拨打120求助电话。当地120急救中心随即赶到,从高速路服务区将田某某等4人接至县医院急诊科,对田某某进行救治,对2名发热人员和1名陪同人员按照新冠肺炎救治规范流程进行检查。同时,对同车其他29人全部落实就地医学观察措施。 23日7时许,患者田某某救治无效死亡。经安康市疾控中心对死者及2名发热人员和1名陪同人员首次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死者田某某汉坦病毒(出血热)核酸检测为阳性,同乘其他人员的核酸检测正在采集送样。目前,宁陕县已向山东、云南相关市县发出了通报。 宁陕县卫生健康局 2020年3月23日 二、病原生物学特点 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HV)引起。该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病毒颗粒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78-210 nm,核壳体呈螺旋对称,外有双层脂质包膜,膜上有许多由糖蛋白组成的包膜颗粒。是一种有包膜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可引起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和汉坦病毒肾综合征出血热。
HV对脂溶剂去氧胆酸钠、氯仿、乙醚、丙酮、苯酚等敏感,碘酒、酒精灯常用消毒剂和戊二醛也能灭活。病毒在酸性环境中比较敏感,对温度有一定抵抗,高于37℃可被灭活,在-20℃以下低温和超低温条件下保存,可保存良好活性。
三、汉坦病毒主要有五种传播途径 一是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形成气溶胶飘散在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类; 二是消化道传播,人类进食了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经过口腔或者人的胃肠道黏膜而感染; 三是接触性传播,被鼠咬伤或者破损伤口接触了带病毒的鼠类排泄物、血液后感染; 四是垂直传播,孕妇感染了出血热病毒后经过胎盘感染胎儿; 五是通过相关媒介传播。 四、易感人群 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男性青壮年农民为疫区最主要的高危人群。
五、流行学 发病呈现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秋冬季高峰(10月份到下一年1月份)远高于春季高峰(4-6月份)。病例分布高度分散,又相对集中,除青海外,其它省份均有病例报告,东北三省、山东、陕西、河北、湖北等省发病较高。
六、临床表现 1.发热 急性起病,多为高热,一般持续3-7天后自行消退。 2. 特殊的中毒症状 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及全身不适,可伴有肾区叩击痛。消化道症状明显,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渴、腹痛、腹泻等。 3. 特征性的充血、出血及渗出现象 面、颈、上胸充血潮红(“三红”),似醉酒貌。眼结膜、咽部充血,软腭、咽部、腋下、前胸等部位可见出血点,并可伴眼结膜水肿及眼睑、面部浮肿。 4. 肾损害 有腰痛及肾区叩击痛,可出现少尿、血尿、多尿或尿膜状物及尿毒症表现。 5. 五期经过 典型病例可经历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的病程演变。轻型病例或及时、合理治疗后,可不出现低血压、少尿或多尿期。但多数患者具有发热期、多尿期及恢复期。重症病例可有病情重叠现象,即发热期、低血压期和少尿期相互重叠。
七、辅助检查 1.1 血象 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3~4病日后多明显增高,杆状核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明显增多。血小板明显下降。 1.2尿常规 尿中出现蛋白且迅速增多(偶有尿蛋白阴性者),可见红白细胞及管型。尿中出现膜状物有助诊断。血尿素氮(BUN)或非蛋白氮(NPN)升高。 1.3 血清学检查 早期患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双份血清(发病4天和间隔1周以上)特异性IgG抗体4倍以上增高,可确诊为现症或近期感染。5病日后,单份血清IgG抗体滴度高达1:320以上时,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亦可诊断。 1.4 病原学检查 从血清、白细胞或尿沉渣细胞中查到汉坦病毒抗原或病毒RNA。 八、临床分型 本病病程约1~2个月,按病情轻重可分为4型: 1.轻型 体温39℃以下,中毒症状轻,仅有皮肤黏膜细小出血点,肾损害轻,尿蛋白“+~++”,无低血压休克及少尿,病程短。 2.中型 体温39~40℃,中毒症状较重,有球结膜水肿,皮肤黏膜出血现象明显,病程中有低血压或少尿,肾损害明显,尿蛋白“+++”。 3.重型 体温在40℃以上,中毒症状及外渗现象显著,出血现象严重,有瘀斑或腔道出血,明显休克,重度肾损害,少尿在5日内或无尿在2日内。以上3型,各具备2项者即可诊断。 4.危重型 在重型基础上,出现严重症候群者。如难治性休克;出血现象严重,有重要脏器出血;肾损害极为严重,少尿超过5天以上或无尿超过2天以上,或尿素氮超过85.7mmol/L以上;出现心力衰竭及肺水肿;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如意识障碍、抽搐、脑脊液有出血或非化脓性改变等;严重的继发感染;其他严重合并症。
九、疫情报告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法定传染病中的乙类传染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检疫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病例,城镇应于6 小时内、农村应于12 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十、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原则为“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针对不同病例各期病理生理改变,坚持“发热——平,低血压期——扩,少尿期——限,多尿期——平”的原则,合理进行综合性液体治疗。针对各期的病理生理改变,在各该期到来之前采取预防性治疗和防治合并症的治疗,特别是应抓好抗病毒治疗及液体疗法;针对不同危重症候群发生发展的特殊性,采取相应措施。
十一、人是怎么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 首先是周围有感染汉坦病毒的鼠类,然后才导致人感染流行性出血热。鼠类感染汉坦病毒后为无症状持续性感染,长期携带病毒,持续性排毒,可在鼠尿液,粪便和唾液中都可检出病毒,其中在肺中病毒的浓度最高。当含有汉坦病毒的鼠尿液和粪便被搅起,漂浮到空气中时,人可通过呼吸含汉坦病毒的气溶胶而感染;也可以通过接触含有病毒的鼠尿液,粪便或鼠窝,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嘴巴等粘膜而感染;还可通过被鼠咬伤而感染;或可通过被鼠类体表螨类等寄生虫叮咬而传播。直接人-人传播未见报道。 因此,高危行为主要是清除鼠尿、粪和鼠窝;清扫闲弃已久的棚子或房屋;工作环境中有鼠类滋生、活动(如粮仓)等,进行该类活动时要带手套、口罩等防护设施。
十二、如何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可预防的传染病,只要措施到位,就可以避免被病毒感染。防治的关键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防鼠灭鼠是本病预防的主导措施,防鼠为切断传播途径,灭鼠为消灭传染源。 (二)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是个人预防病毒性出血热的最有效的办法,我国针对流行性出血热实行扩大免疫接种规划措施,流行区人群应接种疫苗。 汉坦病毒疫苗分为纯化乳鼠脑灭活疫苗和细胞培养灭活疫苗两类,目前我国研制成功的疫苗包括沙鼠肾原代细胞疫苗(HTN型、SEO型和双价)、地鼠肾原代细胞疫苗(SEO型和双价)及乳鼠脑纯化疫苗(HTN型)等。
(三)病人治疗要“三早一就”,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1、早发现:发现疑似病例,应尽早就医并及时向疾病控制机构报告。 2、早休息:发病后立即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3、早治疗:早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对本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 4、就近到规范性医疗机构治疗:就近治疗,避免长途转送加重病情。
十三、如何防鼠、灭鼠才能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一)确保家及工作场所无鼠。妥善保管粮食、食物,可放在有密封盖厚塑料、玻璃或金属的容器内。及时清洗洗餐具和炊具,清除溢出的食物。宠物食品及时收拾不过夜。妥善保管生活垃圾,放在有密封盖的容器内。经常检查房间内可能存在的孔隙,密封所有的可能成为鼠类出入的孔隙。在可能存在老鼠的地方安放捕鼠夹或投放毒鼠饵。
(二)防止鼠进入室内。使用有盖的垃圾桶,及时清理家周围的垃圾,灌木和杂草。检查房子外面的孔、洞,及时封堵。使用后宠物食品及时清理。妥善保管粮食和动物饲料,及时清理旧车、旧轮胎等鼠类可能居住物体。房子周围不要堆放柴草,木材堆放时要与地面至少有1尺的距离。在老鼠可能出现的地方布放捕鼠夹或毒鼠饵。
(三)清扫有鼠类尿、粪污染的地方时,要适当防护。要戴橡胶或塑料手套,戴口罩,先用消毒剂喷洒,浸泡5分钟后,用纸巾擦拭,把纸巾扔到垃圾桶,再用消毒剂或漂白剂擦拭污染区域表面,脱下手套前,用肥皂水或喷雾消毒剂洗手,脱手套后清洗双手。其中消毒剂可用家用消毒剂或0.05%的含氯消毒剂。不要用掃把或吸尘器清扫啮齿类动物的尿液和粪便,这样容易使病毒颗粒进入空气中,通过呼吸道感染人。
(四)清扫闲置的棚屋、仓库或其他建筑时,要适当防护。应在清扫前30分钟打开所有的门和窗,然后戴橡胶或塑料手套,用消毒剂清理所有鼠尿、粪、鼠窝或死亡的鼠,再用消毒剂擦拭或喷洒地板、清洁台面、橱柜、抽屉等。用消毒剂、洗涤剂熏蒸或喷洒擦拭家具。如果在床上用品和衣物上看到鼠尿或粪的痕迹,应用洗衣粉、热水清洗。
(五)清理捕鼠夹和鼠窝时要穿橡胶或塑料手套。用消毒剂喷洒死老鼠或鼠窝及其周边区域,浸泡5-10分钟。将鼠窝的材料或带有死老鼠捕鼠夹放到塑料袋里。如需重复使用捕鼠夹,取下老鼠放在袋里,深埋;捕鼠夹放到袋子或水桶内,加消毒剂浸泡消毒后再次使用。用肥皂和水或喷雾消毒剂或漂白粉溶液洗手套,然后脱下手套。用肥皂和清水或其他洗手液洗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