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文转载自科技日报)
人与微生物之间正在发生一场恶战,这不是电影中的情节。
目前,全球六大洲30多个国家已发现了耳念珠菌感染病例。自2018年5月我国研究团队公布中国首例耳念珠菌感染以来,中国大陆已出现18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最近,台湾也出现了耳念珠菌感染病例。
“‘超级真菌’现在在美国非常严重。”侵袭性真菌病机制研究与精准诊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丹娜生物分中心主任周泽奇此时正在美国,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美国正全力以赴攻克难关。
那么,中国会不会发生“超级真菌”大规模爆发?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广华研究员认为,“超级真菌”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较小,目前耳念珠菌对健康人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超级真菌具有极强抗药性来源尚不明确
黄广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耳念珠菌具有超强耐药性和高达60%的血液感染死亡率,因此被称为 “超级真菌”。
黄广华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辉教授合作,报道了中国首例“超级真菌”感染病例,并对该菌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做了系统分析。该菌株是从一位患有肾病综合征和高血压的76岁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分离得到的。“这也从侧面说明,我国医疗检测手段相比多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外,还发现硫酸铜对“超级真菌”具有很强的生长抑制效果,该发现为医院内感染防治提供了新途径。另外,在对小鼠和大蜡螟感染模型研究中发现,“超级真菌”中国分离株在毒性方面比临床上常见的白色念珠菌弱。但在42℃高温下,仍然可以分泌大量的毒性因子胞外蛋白酶。
周泽奇说,部分耳念珠菌的临床菌株,用当前抗真菌药物完全无法控制。脑膜炎合并耳念珠菌感染的患者,通常不到几个星期就会死亡。
2009 年日本首次报道耳念珠菌之后,其感染病例在多个国家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耳念珠菌从哪里来的?有人说是变异来的。对此,黄广华表示怀疑,“耳念珠菌不是从另一个物种变异过来的,它很可能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但可能之前没有毒性或耐药性。由于临床少数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在临床药物的胁迫下,耳念珠菌最近进化出了更强的毒性和耐药性”。黄广华说,耳念珠菌有可能是人体共生菌的一种,但还不确定。
周泽奇表示,我们一度将耳念珠菌其称作“超级细菌”,但实际上近几年才知道它是“超级真菌”。“具体还不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
耳念珠菌检验困难主要攻击免疫力低的人
周泽奇告诉记者,耳念珠菌容易攻击免疫力较低的人,比如患有慢性病、肺结核、癌症的人群,或新生儿、老人。他建议,流感季节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众场合,避免到医院的重症病房和手术室,以及容易接触传染病的地方。“地缘隔离非常重要,要避免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各地超级真菌交叉感染。海关、机场一定要做好严格检查。”
黄广华表示,耳念珠菌容易在医院环境中传播,尤其是ICU病房。“常规消毒手段很难消除耳念珠菌,所以,与耳念珠菌携带者或感染者共用床单和医疗器械,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耳念珠菌不是霉菌,没有孢子,不会通过空气传播。”黄广华说。
培养、显色、深化等传统方法还无法有效检验耳念珠菌。质谱仪或分子鉴定等先进方法检验效果较好,但可能很多医院缺乏仪器,同时检验科缺乏相关人才储备。因而,耳念珠菌的精准鉴定较难,或易被鉴定成其他的菌。
黄广华表示:“耳念珠菌的耐药性可以检测出来,医生会根据检测报告选择相应的药物。”不过,临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只能治疗一部分耳念珠菌,部分耳念珠菌由于耐药性太强,暂时没有更好的药物可以治疗。
随着报告的感染病例增多,美国一些医院发布了相关指南,如病房处理、患者隔离、医疗器具处理等。
真菌感染需要关注但普通人群不必恐慌
“超级真菌,的确是一个非常需要关注的问题,但普通民众却没有必要对此感到恐慌。”10日,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助理研究员龚杰博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黄广华也表示,超级真菌并不感染健康人,也不可能在健康人中大规模流行。龚杰介绍,耳念珠菌的情况与SARS完全不同,SARS由致病极强的病毒引起,但耳念珠菌的致病力一般不会致正常人群感染。龚杰认为,报道中说通过体温计感染是有可能的,因为体温计上如果存在这种真菌,而这个体温计又碰到了免疫受损的病人,那就很有可能感染。
需要强调的是,“真菌感染,包括这次报道的超级真菌,必须引起医务工作者和公共卫生人员的重视”。龚杰表示,长期以来,真菌感染受到关注度比较低,许多医疗单位对真菌的诊断和鉴定能力并不是很强,存在误诊或者漏诊的可能。“因此,真实感染的病例,可能会比媒体报道的18例更多一些。”
黄广华也呼吁,必须警惕“超级真菌”的潜在威胁,医院应加强防控,包括更新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手段,严格消毒流程。对于发现耳念珠菌感染病例的医院,建议使用氯化物进行接触预防和有效消毒。
事实上,高致病率的真菌,并不只耳念珠菌,还包括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等。据全球真菌感染行动基金会(GAFFI)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年有3亿人患上严重的真菌感染疾病,超过2500万人有非常高的病死或失明风险。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严重不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以及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病增多等,侵袭性真菌感染对人的威胁日益突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