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68|回复: 27

[讨论] 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消毒产品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5 20: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石磊--wxmsl 于 2019-2-5 21:17 编辑

公安部公告.png

0000.JPEG

用于制造消毒剂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指南


目前常用的消毒剂有: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环氧乙烷、臭氧

等。


下面将的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安全操作指南列出。


过氧乙酸

别名:过乙酸、过酸酸

英文名:Peractic acid;peroxyacetic acid

分子式:C2H4O3

结构式:CH3COOOH

分子量:76.05

CAS:79-21-0、

危险类别:第5.2类

化学类别:有机过氧化物

一、物化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醋酸气味。具有弱酸性,易挥发,易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及硫酸,如乙醇(酒精)、乙醚、乙酸(醋酸)。熔点0.1℃,沸点105℃,饱和蒸汽压2.67(25℃)kPa,相对密度1.15(20℃),闪点41℃(35%过氧乙酸溶液)。

二、危险性

⒈遇明火、受热、摩擦、振动、撞击时,易发生火灾、爆炸;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温度稍高时,易分解产生氧气;加热到110℃时,会发生猛烈爆炸。

⒉毒性,经口LD50:1540mg/kg(大鼠),经皮LD50:1410mg/kg(兔),吸入LC50:450mg/kg(大鼠)。疑致肿瘤剂,致皮肤肿瘤。本品的急性毒性较低;尚未发现对人体致癌性数据。

⒊对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眼睛或皮肤接触40%的过氧乙酸溶液能引起严重烧伤;吸入高浓度的过氧乙酸蒸气能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呕吐、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症状。

⒋环境危害,投入水中,对水有酸化作用。

三、工业产品规格

工业产品过氧乙酸浓度一般不超过40%。国家标准《过氧乙酸》(GB 19104—2003)规定, 分为:15-18%、18-25%和大于25%等3种规格,为醋酸稀释溶液。

四、主要用途

主要用作纺织品、纸张、油脂、石蜡和淀粉的漂白剂,医药中的杀菌剂和有机合成中的氧化剂、环氧化剂,食品和饮用水等的消毒剂。

15-18%浓度的过氧乙酸,一般用作消毒剂;18-25%浓度的过氧乙酸,一般用作消毒剂、漂白剂和有机合成;浓度大于25%的过氧乙酸,一般用于有机合成。

五、安全操作指南

按照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过氧乙酸属于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必须按照有机过氧化物的特殊要求包装、储存、运输和使用。

⒈包装

过氧乙酸应采用深色聚乙烯塑料桶包装,每件包装净含量为50kg或200 kg。也可采用内衬塑料的槽车包装,或根据用户要求包装。各种包装容器的盖上应有透气但不漏液体的功能材料组成的排气孔。包装容器的桶身上应加贴化学品安全标签,标签的编写应符合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9-1999)。

⒉运输

过氧乙酸应使用危险品运输车辆运输。浓度大于25%的过氧乙酸应使用具有冷藏功能的危险品运输车辆运输。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

运输车辆手续证件应齐全,符合国家标准或法律法规对安全的要求;运输和押送人员应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援的培训,要了解所运载危险品的性质、危害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应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因温度、湿度或者压力的变化而发生任何渗(洒)漏。车速要加以控制,避免颠簸、震荡。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光照射或受热,夏季应早晚运输。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⒊储存

过氧乙酸不稳定,贮存过程中会逐步自然分解;在光照和加热时,容易引起急剧分解和爆炸。应在避光、通风和阴凉的地方贮存,远离火种。贮存温度应低于10℃。浓度大于25%的产品贮存温度应低于4℃。产品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或可燃物、强还原剂、铜、铁、铁盐、锌、活性金属粉末、毛发、油脂类混存。贮存库房应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⒋使用

过氧乙酸广泛应用于各种器具、空气、环境消毒和预防消毒。用户购买的过氧乙酸浓缩液必须经配兑、稀释后方可用于消毒,浓度过高不仅不能提高消毒作用,还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过氧乙酸浓缩液宜现配现用。配兑、稀释的程序应是先在容器中加注清水,然后加注过氧乙酸浓缩液。在配兑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个体防护用品,如戴口罩和护目镜,避免过氧乙酸蒸气刺激;戴橡胶手套,以避免灼伤皮肤。配兑现场严禁火种,以免引起着火或爆炸。开启使用时不要将瓶口朝向人体、衣物。

六、应急处置

⒈火灾

火灾时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用水保持附近容器冷却。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佩戴全身防护服。遇大火切勿轻易接近。

⒉泄漏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警戒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惰性、潮湿的不燃材料混合吸收,收入金属容器内,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⒊急救

(1)误服中毒者

用大量的水漱口,不能催吐。若呕吐发生,让病人前倾或侧卧(头部保持低位),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吸入。用水漱口后,缓慢服用生蛋清、牛乳、豆浆等液体,以保护消化道粘膜,但注意观察病情,若出现嗜睡或昏迷症状,停止服用。到医院急救。补充足量水分,纠正电解质紊乱,并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

(2)眼睛损伤

    如果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生理盐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现场无上述溶液则应立即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冲洗时要时常活动上下眼睑并令患者转动眼球,确保眼球及上下眼睑穹窿部得到充分灌洗。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重者用可的松眼药水及抗生素眼药水交替滴眼。立即就医。

(3)皮肤损伤

皮肤接触,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包括鞋袜),立即用大量水彻底冲洗。用肥皂和水、生理盐水或4%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污染部位至少15分钟。就医。皮肤灼伤视其局部伤情给以相应对症处理。

(4)急性吸入中毒

   迅速脱离现场至逆风向空气新鲜处,令病人躺卧,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和保持安静。若呼吸困难,给予吸氧。若病情需要给予2~4%的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若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最好用单项阀型、活瓣气囊面罩型、或袖珍面罩型的复苏器)。必要时施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若有喉梗阻症状,酌情形气管切开;雾化吸入抗生素、皮质激素,减轻粘膜水肿,防止细菌感染。急救前取出假牙等,以防堵塞气管。

(5)医生须知

出现全身中毒症状重者,给以护肝、利尿、止惊、醒脑等全身支持及对症治疗。

七、过氧乙酸消毒剂

⒈用法和用量

作为消毒剂使用前,需要将15-18%的过氧乙酸稀释。在使用时,用法用量请参照卫生部的指南。其一般用法用量如下:

(1) 浸泡法:对纺织品消毒用浓度为0.04%的溶液浸泡2小时;对餐具消毒洗净后用0.5%的溶液浸泡30~60分钟;体温计消毒用0.5%溶液浸泡15~30分钟;病人排泄物容器(便器、痰盂等)消毒用0.5%的溶液浸泡5小时;蔬菜、水果洗净后消毒用0.2%的溶液浸泡10分钟;

(2) 擦拭法:擦拭法可用于对皮肤与污染的物品表面进行消毒。将原液稀释成0.2%的溶液,擦洗双手l~2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如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可用浓度为0.2%~1%的过氧乙酸稀溶液,擦抹后保持30分钟,即可达到杀菌目的;

(3) 喷雾及熏蒸法:将原液稀释至0.2%~0.4%,关闭门窗,采用喷雾或加热熏蒸消毒方法,使其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当中,对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起到杀灭作用。此方法也适用于服装与大件物品表面的消毒。熏蒸时,常用浓度为1克/立方米。 喷雾或熏蒸后密闭20~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然后开窗通风15分钟后方可进入,以减少过氧乙酸给人体带来的刺激及不适感。

    ⒉使用过氧乙酸消毒剂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⑴过氧乙酸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可用于金属器械的消毒;

⑵在进行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时,应佩戴防护面罩,也可采用口罩、帽子及游泳镜替代,不可直接对人喷洒;

⑶乙酸浓缩液必须置于较厚的塑料容器中。切忌用可乐、雪碧等厚度不够的塑料瓶、各类玻璃瓶盛装过氧乙酸浓缩液;

⑷乙酸浓缩液充装不可过满,应当在容器的2/3以下;盛装过氧乙酸浓缩液容器的瓶盖上必须打一个针眼大小的孔;

⑸ 乙酸浓缩液应储存于不宜伤人的阴凉、通风、避光的地方,储存环境温度应在10度以下,不要放在受热处和卧室内;应将容器瓶盖松一牙至二牙螺纹。


二氧化氯


英文名:chlorine  dioxide

分子式:ClO2

分子量:67.5

CAS:10049-04-4、

危险类别:第8.3类其他腐蚀品

化学类别:无机过氧化物

一、物化性质

黄绿色或黄红色气体。有类似氯气和硝酸的特殊刺激臭味。液体为红褐色,固体为橙红色。熔点-59℃。沸点11℃。气体密度3.09g/L。易溶于水,溶于碱溶液、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其有效氯是氯的2.6倍,与很多物质都能发生剧烈反应。腐蚀性很强。

二、危险性

⒈遇热水则分解成次氯酸、氯气、氧气,受光也分解,其溶液在冷暗处十分稳定。受热或受光照或遇有机物等能促进氧化作用的物质时,能促进分解并易引起爆炸。若用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稀释时,爆炸性降低。

⒉具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引起咳嗽、喷嚏、气急、胸闷以及流涕、流泪等眼、鼻、咽喉部刺激症状及体征。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肿。国外曾报告过2例急性中毒,其中死亡1例,空气中本品的浓度低于51mg/m3。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皮肤接触高浓度溶液,可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

三、主要用途

常用的二氧化氯溶液的浓度为8~10g/L,主要用于纸浆和纸、纤维、小麦面粉、淀粉的漂白,油脂、蜂蜡等的精致和漂白,引用水的消毒杀菌处理。

四、安全操作指南

⒈包装

可用聚氯乙烯桶包装,每桶净重20L或100L。也可用钢瓶包装。包装容器的桶身上应加贴化学品安全标签,标签的编写应符合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9-1999)。 包装上应明显注明怕热标志。

⒉运输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应使用危险品运输车辆运输。运输时运输车辆手续证件齐全,符合国家标准或法律法规对安全的要求;运输和押送人员应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援的培训,要了解所运载危险品的性质、危害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因温度、湿度或者压力的变化而发生任何渗(洒)漏。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⒊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品容器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预防容器发生物理损害、摩擦或打击,定期检查容器漏洞。

⒋使用

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能力,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但是,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须现用现配。因其氧化能力强,高浓度时可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二氧化氯可用于物品表面消毒,浓度为500mg/L,作用时间30min。二氧化氯的配兑稀释程序应是先在容器中加注清水,然后加注二氧化氯溶液,配兑现场严禁火种和禁忌物,以免引起爆炸。消毒过程中应注意身体防护:①避免吸入、食入,要戴口罩和护目镜,要戴橡胶手套,以免损伤皮肤,穿防护服;②消毒所用衣物应当单独清洗;③工作完毕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五、应急处置

⒈火灾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包括泡沫、干粉、二氧化碳。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注意尽量从远处灭火。

⒉泄漏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消除火花、着火源或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如果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进入水体或水源。喷雾状水稀释。发生漏气的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⒊急救

食    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明显中毒者必须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注意防治肺水肿。

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帘,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六、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过滤式放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不得进食和饮水。

   

过氧化氢

1、过氧化氢

别名:双氧水

英文名:hydrogen  peroxide

分子式:H2O2

分子量:34

CAS:7722-84-1

危险类别:第5.1类

化学类别:无机氧化物

一、物化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相对密度1.4067(25℃)。熔点-0.41℃。沸点150.2℃。溶于水、醇、乙醚,不溶于石油醚。极不稳定,遇热、光、粗糙表面、重金属及其他杂质会引起分解,同时放出氧和热。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有酸存在下较稳定,有腐蚀性。

二、危险性

⒈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

⒉对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性。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反复接触蒸气引起慢性呼吸道刺激、部分或全部肺萎陷,反复接触蒸气或溶液可引起皮肤和毛发变白、接触性皮炎。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暂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

三、工业产品规格

国家标准《过氧化氢》(GB1616—88)规定,过氧化氢主要有27-35%、35-50%和大于50%的3种规格。

四、主要用途

在化学工业方面,用于制造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氧乙酸、亚氯酸钠、过氧化硫脲等无机或有机过氧化物的;生产金属盐类或其它化合物以除去铁及其它重金属;电镀液中以除去无机杂质,提高镀件质量。

在医药方面,主要用作杀菌剂。近年来,广泛用于纸塑无菌包装材料在包装前杀菌之用。

在其他方面,用于工业污水、污泥处理,是生态业理想的污染控制剂;用作羊毛、生丝、皮毛、羽毛等的漂白剂。

五、安全操作指南

⒈包装

大包装应用塑料桶(罐),容器上部应有减压阀或通气口,容器内至少有10%余量,每桶(罐)净重不超过50公斤。试剂包装应用塑料瓶,再单个装入塑料袋内,合装在钙塑箱内。设计的桶、罐、箱,须包装试验合格,并经铁路局批准。包装容器的桶身上应加贴化学品安全标签,标签的编写应符合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9-1999)。

⒉运输

运输时应添加足够的稳定剂。限用全钢棚车,按规定办理运输,试剂包装(含量小于40%)可以按零担办理,含量不低于3%的双氧水,可按普通货物条件运输。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含量不低于40% 的双氧水,运输时须经铁路局批准。运输时单独装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手续证件齐全,符合国家标准或法律法规对安全的要求;运输和押送人员应进行相应的专业技术、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援的培训,要了解所运载危险品的性质、危害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⒊储存

保持容器密封,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品容器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预防容器发生物理损害、摩擦或打击,定期检查容器漏洞。

⒋使用

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能力,可将微生物杀灭,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但是,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须现用现配;因其氧化能力强,高浓度时可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空气消毒可用1%过氧化氢喷雾,20-30ml/m3,喷雾后关闭门窗30分钟。过氧化氢的配兑稀释程序应是先在容器中加注清水,然后加注过氧化氢溶液,配兑现场严禁火种、热、烟和禁忌物,加强通风,以免引起爆炸或快速分解。消毒过程中应注意身体防护:①避免吸入、食入,要戴口罩和护目镜,要戴橡皮胶手套,以免损伤皮肤,穿防护服;②消毒所用衣物应当单独清洗;③消毒过程中禁止饮食和吸烟,工作完毕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六、应急处置

⒈火灾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水、雾状水、干粉、砂土。注意尽量从远处灭火。

⒉泄漏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消除火花、着火源或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如果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进入水体、水源、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将泄漏物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⒊急救

食    入:禁止催吐,如果患者意识清醒,用大量水清洗口腔和嘴唇,然后立即送医院治疗。饮足量温水。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立即请眼科医生诊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服(包括鞋子、袜子),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大面积灼伤时,住院治疗。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七、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过滤式放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贡献点排行榜:
 楼主| 发表于 2019-2-5 20: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的行业品种目录》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http://www.chinasafety.gov.cn/aw ... 160701_213355.shtml
回复 3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6 05:5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并收藏了,以前知道的不全面,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6 06:12: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载了,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6 06:58: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总,又一次学习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6 07: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d(゚∀゚d)点赞!
过年不忘学习。
祝石磊老师猪年大吉!!!诸事顺利!!!全家“福安”!!!一生“长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6 08: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学习了,祝老师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6 08: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保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6 10: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天使 发表于 2019-2-6 07:59
d(゚∀゚d)点赞!
过年不忘学习。
祝石磊老师猪年大吉!!!诸事顺利!!!全家“福安” ...

学无止境,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6 10: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老师新年吉祥!学习并收藏以备所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6 11: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老师分享!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6 17: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休息之余,抽空学习,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6 18: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了解的知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7 04:29: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老师猪年吉祥!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7 06:56: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老师的分享!祝老师新年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7 15: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并收藏了石总分享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8 09:57: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0 11: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学习,掌握了更多这方面的知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0 17: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0 17: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载了,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社区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区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帖子。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社区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