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视频
问答
活动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新媒体联盟
工具箱
AI文库
AI聊天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会员交流区
›
休闲时光
›
心灵感悟
›
名家之言:文章要当钻石磨
公告区
+ 发布
高山雪莲W
:
2025年3月优秀回帖
04-09 21:27
高山雪莲W
:
2025年3月优秀主题帖
04-09 21:26
系统消息:
qzygbln已经连续答对100道难题,逆天学霸谁与争锋?!
#每日答题#
04-06 23:38
系统消息:
SIFIC正在收录全网微信公众号,快来参与吧!还可以加入“新媒体联盟”哦。
03-21 08:09
系统消息:
SIFIC辩论赛奖励机制
03-06 08:48
系统消息:
AI工具试用丨“斯斯”陪你做感控,有问必答!(赚金币啦)
#AI工具#
01-07 16:18
系统消息:
上传视频拿金币,快来上传你最喜爱的感控相关视频吧!
#👈点我了解详情#
01-06 15:55
小小牧童
:
竟然才知道,SIFIC论坛可以一键搜索【知名专家】的授课笔记资源啦!
#SIFIC感染科普笔记#
01-02 17:30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107
|
回复:
1
名家之言:文章要当钻石磨
[复制链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发表于 2009-4-27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梁 衡
在澳大利亚访问新得到一个知识,原来钻石难能珍贵处,主要在加工打磨。澳也有矿,南非也有矿,但南非钻石更有名。因为澳的加工技术只能打出40几个面,南非可打出460多个面,面越多,折光就越多,无论从哪个细微的角度看,都能找到光彩夺目的新感觉。真是好矿诚珍贵,技绝价更高。
由此想到写文章。选材如挖矿,初稿是坯料,就像一块有纹理的花岗石。你只要从任何一个角度打磨一下,或者再打磨进任何一个深度,就会出现一种新的图案、色泽和纹路。随着角度的变换和深度的跟进,就产生一个一个的新结果,直到满意为止。这个过程可能要几十次、上百次。文章首先是打磨思想。开始你只是想到一个主题,一个方向。而在写作过程中常会在这里或那里闪出一个念头,就像一块花岗岩,开始加工时你只知道总的颜色、花纹,是腥红还是石绿,在打磨过程中会突然遇到一点好纹理、好色块,或是新奇的图案,这时就立即着意加工,突现它,丰富它。中国古代的名砚,除刻工精巧外,常常是能打磨出藏于石中的一团明月或一片绿叶,就让他浮现在柔润的青石砚边。我在云南见过一块极名贵的大理石,平光如镜,上面有一只花猫正伸出右前爪捕捉一只彩蝴蝶。天啊,这是怎样的一块奇石,又是以怎样的打磨工夫才尽现其奇的啊。就像一块貌不惊人的石头里能打磨出天下无双图案一样,你的文章坯子经过无数次打磨也能磨出一个最理想的效果。我的散文《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是描述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被削职发配新疆的一段历史。在初稿中引用林的一句诗:“羁臣奉旨原非分”,是说他以罪臣之身被委派去勘测土地,是干着非分之事。同时,名不正、言不顺,处境很尴尬。在改到十数遍之后,不觉在“非分”上生出一段议论:“可知,世上之事,相差之远者莫如人格之分了。有人以罪身忍辱负重,建功立业;有人以功位而鼠窃狗盗,自取其耻,自取其罪。确实,‘分’这个界限是‘人’这个原子的外壳,一旦外壳破而裂变,无论好坏,其能量都特别的大。”自觉这段理性的升华使本是叙事的文章顿然拔高一截。但这是在修改到十数遍之后才打磨出来的,就像打磨一块青绿花岗石,突然露出点红,再一遍又一遍地磨下去,就是一轮破云而出的红日。
这只是就文中思想的打磨略举一例。要最后将文章变成成品、精品还要做到语法准确、词语生动、结构新颖、修辞恰当、错落有序、情真意切、神形兼备等等。只要有一面打磨不到,也不能显出它的最佳光彩。而作者有时又很难兼顾,磨光这一面却又伤了另一面,这便需要选取最佳组合了。如果能使这篇文章的光彩到了极致,那就是一枚打出了460面的钻石。
2009 年3 月27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星火
星火
当前离线
积分
24498
楼主
|
发表于 2009-4-27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翻脸无情亦英雄
梁衡
伟人成事,个人意志第一,决不受情的束缚。这是其大别于常人之处。常人受常理,特别是常情的束缚,往往过于自律、自责,作茧自缚。伟人则不顾常理,不管常情,在别人无法理解、茫然、犯傻、妥协的瞬间,就一掌打下,一招致胜。简言之,敢于翻脸,而毫无自愧。不自愧则不自责;不自责则无内伤,永是强人。常人则常自责、自律、自伤。心愈软,愈对别人负责,而自伤愈重。他虽有理在手也不敢翻脸,循规蹈矩,坐失良机,或在自责中自伤元气。敢翻脸要有霸气,这几乎是天生的因素,学是学不来的。
毛泽东是大伟人,一生成大事无数,也翻脸无数。近读史偶拾几条。
“皖南事变”是党史上的大事,共产党、新四军损失惨重。谁负其责?多少年来,项英几乎是唯一的替罪羊。事实是1940年10月在重庆的周恩来根据冯玉祥提供的情况,电告延安,蒋有灭我之心。建议江南新四军早做过江准备。毛回电周,不必担心,蒋只是吓唬一下,不会动真。后又有情况,毛仍不为所动,11月2日电告项英,要其向国民党讨价,暂不过江,可拖一至两个月。12月25日,毛还在通报中说蒋不会大打。第二天(26日)周重庆来电,明告蒋将有动作,中央才急命新四军北移,项立即执行,但为时已晚。14日全军覆没,15日毛即起草发出《中共中央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把责任全推给项、袁,斥之为“丧失共产党员立场”“对中央的指示阳奉阴违,一切迁就国民党”要“在全党、全军的高级干部内宣布中央决定,开展反项、袁斗争。” (《炎黄春秋》2008年11期)而这时项英、袁国平还生死不明。全党正处在对蒋的痛恨和对我阵亡将士的痛悼之中。周恩来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题辞:“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在延安时,毛与贺子珍还未离婚,就与江青恋爱,并要结婚。延安高层几乎一致反对。最激烈者有张闻天,项英也写来长信反对。大家主要觉得江在上海的一段历史不清,表现也不好。毛就翻脸大发脾气,说,孙中山能吃喝嫖赌,我为什么不能,并拍了桌子。政治局也拿他没有办法。(见杨尚昆回忆,《炎黄春秋》2009年3 期)
潘汉年是党内做地下工作的大功臣。不知为党提供了多少重要情报,团结了多少上层文化人士。出生入死,忠心耿耿。但有一件事欠妥,他做地下工作时,未经请示上级,见过一次汪精卫。但并无办什么错事。解放后,他心里不安,向老上级陈毅汇报,陈说,没什么了不起,从没有人怀疑过你对党的忠诚。并自告奋勇去为他向毛泽东求情。没想到毛立即翻脸批示逮捕,一直关押到死在狱中。
翻脸当然指的是,决不受旧情的束缚,和自己人、熟人、朋友翻脸。愈亲近的人愈敢翻,才见其魄力。1959年庐山会议本是要纠左的。但就是因彭德怀的一封信,毛立即翻脸。把彭历史上的旧帐全翻出来,好像彭从没有做过好事,甚至在大会上连骂娘的粗话都喊出来了。最后将彭打成一个反党集团,全国打了右倾分子300多万。毛与彭是同乡,又是从井冈山、长征直到朝鲜战争,共事最久的战友,30年患难说翻脸就翻脸。而他与彭个人的翻脸,终于变成与党内高干,与忠心追随他多年的干部大翻脸,从此党内鸦雀无声。周恩来是和毛合作时间最长的,也是须臾无法离开的助手。1956年后,因经济思想有分歧,毛就大会小会批周,甚至借夸奖吹鼓手柯庆施的文章在众人面前奚落周:“您是总理,你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并逼周检查、辞职。
罗瑞卿是毛的安全总管,从一解放就任公安部长。罗为保卫毛殚精竭虑。到了愿意以命换毛命的程度。毛要到长江中游泳,罗本不会水,便冒死到长江中学游泳。每次游泳就紧随身边,指挥保护。但毛只听了叶群的一次告状,1965年,罗正在云南开会,毛从上海派一架飞机接他,一落地突然逮捕。1956年时,毛公开表示不再当国家主席,要集中精力研究问题,并明确将担子交给刘少奇,他就离京南下,作逍遥状。但他仍没有放权,他回京,发现刘的想法与他有分歧,就大发脾气。刘主持的会议已经散会,他又把代表追回。这样不给刘面子,刘的心情可想而知。而到“文革”又重提刘的“叛徒”问题,把刘置于死地,而且死得很惨。刘和毛是很近的同乡,又是在延安时就去确定的接班人。有什么意见不可以谈谈?非得翻脸不可。
毛和党外人士的关系有许多佳话。但也有大翻脸的事。共和国之初,任了许多社会贤达到重要部门,他们都是治国之才,有识之士。56、57年毛多次诚恳征求党外人士意见。比如1957年4月30日他在最高国务会上说,明年我要辞去国家主席。民主人士陈枢铭很认真地拥护这一决定,5月18日他给毛写信说:这是“至美至喜之事”,“顺便提请今后注意几点,一是好大喜功,二是喜怒不能自制,三是轻信汇报,四是过分鄙夷传统。毛泽东收到信没有表态,半个月后反右开始,7月14日《人民日报》突然发表这封私人信件(庐山会议上彭德怀也是一封表达个人意见的私信,突然印发全会),陈被打成右派。(《作家文摘》2008,12,16)而毛与陈曾有很深的交情。陈是湖南人,解放前夕陈任湖南国民党要员,对促成国军起义有很大功劳。此可为与党外人士翻脸一例。而整个反右扩大化就是共产党与党外朋友的一次大翻脸,从此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党与知识界、思想界的矛盾加深。
突然翻脸的事例还可以举出很多。这些无疑都是历史事实,我们不能假装不见。需要指出的是,毛的翻脸都是为大事,是为不同政见而翻。而且许多时候他也是对的。如井冈山时,毛与当时左倾中央翻脸,不奉调回上海,而坚持农村斗争;解放初与斯大林翻脸,坚持民族独立。1947年转战陕北时,代号为“昆仑纵队”的中央已被敌团团围住,为毛的安全,任弼时劝毛过黄河,毛不听。任急了,就以纵队司令身份下令过河。毛翻脸说:“你是司令,我是主席,从现在起,我撤了你这个司令。”没办法,最后还是听毛的。在处理国际问题上毛也敢于翻脸。刚建国时中国在许多地方还要仰仗苏联,尊之为“老大哥”。苏就乘机要挟中国。1958年7月赫鲁晓夫访华提出与中国建联合舰队,在中国沿海建海军基地,毛当即翻脸,大声说:我们还有没有主权?你们是不是想把我们的沿海地区都拿过去?我不再想听这些事!赫回国后立即撤走原子弹专家,毛说我们自己干。1964年10月16日,我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毛风趣地说:“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看天下》2008年第23期)
凡伟人者,总是能见人所不见,忍人所不忍,险人所不险,断人所不断,苦人所不苦,容人所不容。毛无疑是20世纪中国首屈一指的伟人,于国家民族有大功,个人的德才也大有过人之处。我们可以举出无数条毛在其他方面的优点。这里不讨论政见的对错,只讨论性格的短长。我们既不能为尊者讳,那就要承认这种翻脸现象确是伟人性格中的一个方面,一个有机部分,而且翻脸也不能一概都说成是坏事。陈独秀也翻脸,他与胡适有生死之谊,但说翻就翻;孙中山也翻脸,称为孙大炮;斯大林也翻脸,在俄语中是“钢铁”。古代成大事者也敢翻脸。历史上秦皇汉武,许多大英雄,当其万事之时没有不翻脸的。所以古书上常有这样的话:“我要借用一下你的人头”。鲜卑统一北方,建北魏政权,但文化落后。魏孝文帝下令推行汉字、汉姓。太子不从,谋反,孝文帝杀太子。这一政策得到推行,国力提升。
这些强者翻脸可能干错事、坏事,但更多地是成就好事、大事。虽然我们按常情总是希望不翻脸也能办成事,但你不得不承认,许多时候的成败就关乎柔情一点,在于这翻与不翻之间。能一刀断情,扬长而去,这确实是常人难及的。这折射出了伟人们坚强的个性,唯我独尊的意志,特立独行的品格。
“无情未必真豪杰”,但从来不敢翻脸的人却算不得豪杰,绝对成不了大事。历史如此。
2008、12、29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热点关注(与医院感染无关)
综合性监测
多耐监测与防治
其他部门
休闲时光
手术室与介入室
新型冠状病毒
我要吐槽
规范标准行政文件
呼吸道传染病
Copyright © 2007-2025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ific2007@163.com QQ:2420400092(小小牧童)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