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公告区+ 发布

04-09 21:27
04-09 21:26
03-21 08:09
03-06 08:48
01-07 16:18
01-06 15:55
01-02 17:30
楼主: 乔-乔

张秀珍教授-中国检验医师人才培养与思考(课件)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5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啦,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5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下载学习,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5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收藏了,谢谢老师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6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到老,学到老,机会给有准备的人,谢谢老师叮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8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生物学检验医师的定位本身就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归属哪个系列?医师?技师?由谁来做?谁又有资格来做?这个问题是国家和行业部门需要思考的事情,与医院和专业人员自身身无关。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检验行业的主管部门在检验专业定位的时候就糊里糊涂,连一个执业资格都没有争取到,现在在医疗技术系列唯一没有执业资格的专业就是检验专业,连一份诊断报告的资格都没有,由于入门门槛低,各种与医学不搭边的学科的人充斥着检验部门,这样的一个群体如何谈参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会诊?如何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能够到检验科工作的学医疗专业的,也基本上是被医疗专业挑剩下的人、不适合在医疗行业工作的人,对检验专业一窍不通,医疗学的也不是很明白,因为不从事临床,考执业医师的时候都很费劲,执业定位更尴尬,这就是大部分所谓的检验医师的处境,据我所了解,张秀珍老师虽然从事微生物一辈子,但也只能是属于技师系列,并不属于医师系列,按照现行的执业医师法,也同样不具备出具诊断报告的资格,病原学诊断也叫诊断,但现行的执业医师法并没有对此进行说明, 只是一刀切的规定检验报告只能够做形态学描述,不能出具诊断报告,难道发现了霍乱、鼠疫杆菌,检验报告只是描述一下形态学和生化反应就够了?剩下起什么名字的问题应该由临床医师根据报告再做出判断?这和庸医断箭有什么区别?这个局面的形成,卫生主管部门脱不了干系,希望坛子上的专家应该多多呼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4 收起 理由
乔-乔 + 2 + 4 现实的确如此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微生态 发表于 2014-7-28 11:46
微生物学检验医师的定位本身就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归属哪个系列?医师?技师?由谁来做?谁又有资格来做? ...

我医院实验室细胞学诊断的2位同事是考取了执业医师资格证的,细胞学的诊断报告由她们签发。
微生态老师所说的情形,的确很尴尬
不过,貌似没有多少人,即使是医师也不可能对临床那么多学科都精通。检验医师也一样,临床药师在临床的情形也好不了哪去。我们也只能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做我们能做和该做的事情。事实上,临床医师对于临床微生物学的了解也很可怜额。
国家层面的很多问题,如抗菌药物管理,仅仅强调医疗机构整治,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显然不能。农林牧渔业抗菌药物的滥用同样触目惊心,又有谁来管理、规范?唯由国家层面立法才可能得以解决。
我们都希望卫生主管部门能理顺这些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9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30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小镇青年
  • 打卡总奖励:366
  • 最近打卡:2025-04-30 08:18:28
发表于 2014-7-31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了,学习学习!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乔-乔 于 2014-8-12 20:02 编辑

下载学习了,期待有机会听到老师的演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内容适用,推荐给检验科主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4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谢谢老师的辛勤劳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4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张老师对检验医学的重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打卡等级:热心大叔
  • 打卡总奖励:945
  • 最近打卡:2025-04-29 12:21:48
发表于 2014-8-6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了,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6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学习了,留着以后培训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7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收藏,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7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老师的无私奉献,下载后好好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8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秀珍教授专业学识渊博,言语朴实无话,真教授!敬佩!
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1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乔-乔 于 2014-8-12 20:02 编辑

很精彩,对我启发很大,最近也在思考,我们反馈给临床的细菌监测的资料,对临床到底有多大帮助?怎样才能为大夫多提供一份诊断的依据和用药的参考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30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下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