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3|回复: 11

[资料] 武汉发生蜱虫咬人事件 女白领被迫挖肉取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5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陈凌燕 罗欣 陈媛 通讯员龚勋 马遥遥 张嘉炜 张明川
  
   夏天才刚开始,蜱虫就开始偷袭换上清凉装的市民。连日来,协和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和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等多家医院共收治多例被蜱虫咬伤病人,其中华中科技大学两名学生在校内被咬伤。据有关专家称,蜱虫在武汉市区咬人非常少见。

  华科三学子被蜱虫咬伤

  近来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多个学生QQ群里,常见关于谨防蜱虫叮咬的提示。据了解,近日该校有3人遭受蜱虫叮咬,其中两人是在校内被咬的。

  据介绍,三名学生在就诊前分别去过学校东操场、喻家山及校外的森林公园。其中一人为了踢球,把衣物随意放置在东操场的草地上,踢完球后直接拿起来穿上身,结果遭到蜱虫叮咬。幸运的是,三名学生在就诊时都没有出现全身症状,在校医院做简单处理后,又转至协和医院做进一步治疗。目前三人状况良好,生活正常。

  该校医院杨医生表示,她在校医院工作十多年来,这还是第一次遇到蜱虫咬人的病例。

  据协和医院急诊科孙鹏博士和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介绍,他俩从未接诊过在武汉市内被蜱虫叮咬的病人。近年来蜱虫咬人多发生在山区,在武汉市区发生的还未听说过。

  女白领被迫挖肉取虫

  相对三名学子,43岁的胡女士就没这么幸运了。去爬山游玩归来后,她被一只蜱虫叮了几天才发觉,前天不得不做手术。

  胡女士在一家公司上班,端午小长假第一天和同事去神农架爬山。当晚她用手摸到后腰上有个圆圆的小包,大约有小指甲盖大小,她请同事帮忙瞧瞧,同事看了说“是个黑痣”。

  回到武汉后,胡女士一直纳闷,怎么平白多了这么大一颗痣?她甚至猜测是不是得了黑色素瘤,便让老公细细看。老公举着手电筒照了半天,突然惊叫:“这东西是活的!”胡女士吓得差点直接晕倒。

  6月2日一早,胡女士赶到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求治。医生检查确认,这颗活的“黑痣”就是蜱虫。蜱虫的头部和两只“脚”已经深深埋入她的皮肤,周围的皮肤组织已经出现感染和红肿,如果放任不管它会越钻越深。

  急诊科主任艾芬介绍,在充分考虑了蜱虫的特点和危害后,当天医生花了2个小时为胡女士做了扩创取异物切除术,小心挖除部分感染组织,蜱虫取下来时还是活的。随后胡女士接受清创消毒,缝合伤口后平安回家。

  万一被咬别用手拔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专家熊进峰介绍,蜱虫喜欢找刁位置叮咬,一般选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挠的部位,如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等。

  在叮咬人时,它散发一种麻醉物质,然后将头、螯肢埋在人的皮肤内吸血,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有些蜱虫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其唾液还会分泌神经毒素,可导致人的运动性纤维传导障碍,引发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熊进峰说,蜱虫咬人后,必须尽快取出,若任其叮咬,轻者数年内遇阴雨天气,患处便瘙痒难忍;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的出血热及脑炎。

  他特别强调,一旦被蜱虫叮咬,千万不可生拉硬拽、强行拔除,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应该用酒精、煤油、松节油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把蜱虫“麻醉”,让它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

  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还指出,也有人在被蜱虫叮咬后没有任何症状,但这样也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发病的潜伏期可长达一个多月。

  四类人要防蜱虫

  熊进峰介绍,蜱虫一般活跃在夏季,武汉入夏早,一般5月份蜱虫就开始活跃了。

  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艾芬主任指出,常遛狗、爱钓鱼、喜野外游玩者及儿童等四类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防蜱虫,因为他们经常在上述地段游玩。熊进峰表示,如果去草地、树林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罗浮山百草油或是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

  如果要进入已知的有蜱地区,最好穿防护服并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挥发油),或将衣服用驱避剂浸泡。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切勿将蜱虫带回家。

http://wei.sohu.com/20140604/n400444174.shtml wei.sohu.com false 荆楚网 http://news.cnhubei.com/xw/sh/201406/t2945201.shtml report 2389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陈凌燕罗欣陈媛通讯员龚勋马遥遥张嘉炜张明川 夏天才刚开始,蜱虫就开始偷袭换上清凉装的市民。连日来,协和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和武汉市医疗 (责任编辑:王昊铎)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oto + 1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5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看到这个,现在的虫子真厉害,这些或许就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5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N市五院 于 2014-6-5 11:34 编辑

蜱虫防治方法
1.环境防治 草原地带采用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办法灭蜱。清除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捕杀啮齿动物。
2.化学防制 蜱类栖息及越冬场所可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林区用六六六烟雾剂收效良好,牲畜可定期药浴杀蜱。(六六六粉是禁止使用的农药。)
3 . 药物预防 皮肤涂抹或居室喷洒罗浮山百草油,能有效预防蜱虫叮咬。
4. 生物防治 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用生物农药狂扫喷洒主要发生蜱虫的地面,持效期特长,对人畜无害;也可用藻盖杀(0.12%藻酸丙二醇酯)物理防治,无色无味,对人体无毒、无害、无污染。
5.个人防护 进入有蜱地区要穿五紧服,长袜长靴,戴防护帽。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
预防治疗
  蜱虫的个人防护和处理
  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罗浮山百草油或是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方法一
一、进入有蜱地区要穿防护服,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挥发油),或将衣服用驱避剂浸泡。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切勿将蜱虫带回家中。外出及衣服上及裸露的皮肤上喷涂避蚊胺(DEET)、驱蚊液等驱避剂。
二、如不慎被蜱虫咬伤,千万不要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如果把蜱虫硬拽下来,倒钩很容易留在皮肤里,倒钩中携带的神经毒素很容易引起皮肤的继发感染。应该用***、煤油、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把蜱虫“麻醉”,让它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
二、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口器断入皮肤内应行手术取出。
三、伤口周围有0.5%普鲁卡因局封。
四、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
方法二
   如发现切勿自行取出,应及时去医院取出。(医生会在伤口周围消毒,再在伤口上打麻醉用来麻醉蜱,等蜱完全麻醉再用镊子轻松夹出。)因为蜱虫体上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在受到刺激后,蜱虫会越发往体内钻,并加大剂量地释放蜱虫唾液,所以直接用工具将蜱虫摘除或是用手指将其捏碎的方法是非常不正确的,民间还有些诸如用火烧蜱虫屁股等方法均不可取。正确的方法是赶紧找到最近的正规医院,叮嘱医生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才可用镊子将蜱虫去除(注意蜱虫口器里的倒刺不能留在体内),之后赶紧进行入院观察治疗,并注射相应的抗病毒药物,在度过潜伏期之后,身体无发病症状后再出院,若出院后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一定要把被蜱虫叮咬的事告诉医生,切记这段话。
特别提醒
遛狗人:在东郊草坪等地,甚至小区草坪遛狗时请注意,蜱虫易叮咬爱犬,从而带至家中。
钓鱼人:尤其是野钓者,要扎紧裤管。
野游人:长衣长裤,勿入杂草树木丛中。
研究进展
2  010年9月12日,中国疾控中心有关部门已经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有专家称,“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而“新型布尼亚病毒”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病毒,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可感染小鼠,并能在一些哺乳类、鸟类和蚊细胞培养中生长;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的疾出血热(立夫特谷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及脑炎(加利福尼亚脑炎)。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种传播类型。有些病毒在其节肢动物媒介中,可经卵、交配或胚胎期传播。
  蜱的唾液含几百种蛋白质,成分复杂,带有毒素。蜱的叮咬是个复杂的过程,它咬破人的皮肤后,把抗凝剂和麻醉剂注入人体,防止血液凝固,在人未发觉的情况下,它吸饱血后,叮咬处的凝血脱落,这个过程需要48小时。但此次疾病并非蜱虫唾液本身的作用,而是由于其体内含有的病原体所致。
   6月至11月为蜱虫最活跃的时期,在此期间市民需格外注意,防止被蜱虫叮咬致病。
   2011年8月13日,卫生部首次披露,研究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也就是俗称的蜱虫病,患这种病的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确诊病例如有出血,要入院尽量单间隔离。
   卫生部发布通知,对于确诊的蜱虫病病例,家属要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呕血、咯血、牙龈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现,有出血表现的病人应住院治疗,医院尽量单间隔离并张贴明确标识。病人诊疗用品专人专用,诊疗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尽量减少探视,所有进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对接触过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且未采取适宜防护措施的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自停止接触后观察14天,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对于医护人员,卫生部也作出明确要求,医疗、流调、采样、陪护及转运人员应按预防接触传播类疾病的原则进行防护。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时应戴乳胶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消毒。从事气管插管或其他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并戴外科口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置专用包装袋并进行消毒。
灭蜱用药
   某一种药剂长时间使用后,会使蜱虫产生抗药性,药剂应混合使用或者轮流使用。
   消灭畜体上的蜱虫,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捕捉,另一种则是用化学药物灭蜱虫。发现蜱虫时应该将其拔掉,然后集中灭杀。拔的时候,还要蜱虫体与皮肤垂直,然后往上拔,以避免蜱假头断在皮肤内,引起炎症。不过,这种方法只能在畜少、人力充足的前提下。
   而用化学药物消灭蜱虫,常用的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机磷类杀虫剂、脒基类杀虫剂等。可以根据季节和应用对象,选用喷涂、药浴等方式。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些药剂长时间使用后,会使蜱虫产生抗药性,药剂应混合使用或者轮流使用。
   近些年来,已经开始采用遗传防治、生物防治灭蜱虫。前者是采取辐射或者化学不育剂使雄性蜱虫失去生殖能力,使蜱虫种群能力不断衰减;后者是利用蜱虫的天敌来灭蜱。现已发现膜翅目跳小蜂科的一些寄生蜂,可以在一些若蜱体内产卵,成虫后才从若蜱体内逸出,寄生后不久若蜱就死了。还有猎蝽科的昆虫,也可导致蜱死亡。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oto + 2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5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蜱虫这么厉害,对此防护有了更多的了解,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5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呼伦贝尔有这这种虫子,俗称草爬子,如果被咬到可以用烟头烫蜱虫尾部,蜱虫就出来了,如果用手拔的话,蜱虫的头就会留在肉中,那就麻烦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toto + 2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5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恐怖,蜱虫可以传播好多传染病,做蜱虫相关实验需要在三级实验室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5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super102050 发表于 2014-6-5 11:46
我们呼伦贝尔有这这种虫子,俗称草爬子,如果被咬到可以用烟头烫蜱虫尾部,蜱虫就出来了,如果用手拔的话, ...

如果被咬到可以用烟头烫蜱虫尾部,蜱虫就出来了。经验之谈,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5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呢,太恐怖了,幸好我生活在大西北,见不到那么多的虫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5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学到新知识了一旦被蜱虫叮咬,千万不可生拉硬拽、强行拔除,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应该用酒精、煤油、松节油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把蜱虫“麻醉”,让它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5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发季节,还是尽量少参加户外活动,要不然一旦被叮咬那就麻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5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两位老师提供的信息,第一次听说这种小虫,太厉害、太可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6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老师提供的资料,学习了增长了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