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收藏本站
帮助中心
天天打卡
切换到宽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感染网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视频
问答
积分商城
法规文库
新媒体联盟
微信大全
自编书
积分商城
优秀会员
技能提升
直播回放
2024年会
法规文库
专家笔记
视频库
指标解读
感术行动
更多专栏
绑定微信
官方微信
医考圈
绑定手机
官方微博
实名认证
下载APP
论坛公告
发展历程
关于我们
搜索
搜索
热搜:
感术行动
规率行动
送检率
规范解读
口腔科
邻苯二甲醛
隔离标识
水处理
手卫生
手术室
多重耐药菌
计划
法规
本版
用户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
»
论坛
›
重点部位
›
其他部位
›
NEJM综述:皮肤脓肿的诊断与治疗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681
|
回复:
9
NEJM综述:皮肤脓肿的诊断与治疗
火
[复制链接]
久的永永
久的永永
当前离线
积分
6644
发表于 2014-3-29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久的永永 于 2014-3-29 16:24 编辑
来源:
丁香园
作者:daerwen2008
脓肿是全科医生和急诊科医师最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随着社区相关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皮肤脓肿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在全球许多地区,MRSA感染是皮肤脓肿最常见的原因。
已发现社区相关的MRSA可以引起非免疫抑制患者发生严重感染性疾病,如坏死性肺炎、坏死性筋膜炎、暴发性紫癜和重症感染等。然而,与卫生保健相关的菌株及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相比,MRSA毒力是否发生明显增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MRSA感染引起皮肤脓肿的患病率不断增加,使脓肿诊疗发生一系列变化:进行各项研究探讨新的预防方案,急诊科和医院床边超声检查已逐渐普及,传统外科诊疗也在积累大量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新技术。虽然已发生上述改变,但皮肤脓肿的诊疗仍然具有不确定性。
本综述总结了四肢及躯干部常见皮肤脓肿的诊疗方法,诊疗推荐也尽可能的基于随机临床试验。本文推荐的一些方法已在临床实践证明是安全有效的。然而,一些独特的手术方法或更复杂的微生物学基础仍没有得到解决,如会阴部脓肿。也有许多推荐是基于小样本观察性研究或专家意见,故可能不被大家所认同。
一、诊断
皮肤脓肿来自于真皮或皮下组织脓液的聚积,可表现为肿胀、发红、疼痛和波动的肿块,常伴有周围蜂窝组织炎。皮肤脓肿常可通过简单体检来诊断,切开引流可确诊。
然而,脓肿扩散至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特别是与广泛性蜂窝织炎相连时,难以触及波动感,因此很难诊断,而且体检过程中医师的临床评估也各不相同。
一项包括349例儿童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研究显示,儿科主治医生与其同事就患者是否存在脓肿进行判断的一致性,是唯一公平的诊断依据,而不与医生的经验和资历相关。
儿童和成 人的研究提示,软组织超声可提高脓肿检查诊断的准确性,从而改变了脓肿的诊疗只能基于体检的单一方法。在一项包括126例成 人临床蜂窝组织炎的前瞻性研究中,急诊医生体检时认为可能存在脓肿,但又不明显时,超声检查可使诊断率提高56%。
超声影像提示积液的患者,约一半存在脓肿,而80%的患者接受其他的诊断检查可检出有脓血或其它积液。单独体检诊断时考虑采取引流治疗的患者中,约3/4治疗方案发生了改变(超声检查后发现引流没有必要,需要进一步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治疗方案)。
一项关于儿童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症状体征的研究表明,对于脓肿的检测,超声比体检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与体检相似,约14%的患者因超声检测而改变了治疗方法。在另一项儿科研究中,只有当临床检查未明确提示存在皮肤损伤并需要引流时,超声检查才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超声检查进行前后,抽取积液有助于确定是否引流。有经验的医生在进行超声检查过程中,对大的和硬结区域应考虑为蜂窝组织炎。临床医生认为体检不能排除深部脓肿,特别是初始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蜂窝组织炎患者。
皮肤脓肿的超声影像如图1所示。成熟脓肿:阴影,无回声或低回声,中心大量积液;而早期脓肿处于进展阶段,可能更难识别,通过回声收集,与周围组织的外观稍有不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1. 皮肤脓肿的超声影像:图A示典型的无回声脓肿;图B示有房间隔膜的多房脓肿;图C示蜂窝组织炎区无低回声积液。
针吸活组织检查已用于脓肿的诊断和治疗。虽然抽吸到脓液能确认脓肿的存在,但未抽吸到脓性物质也不能排除脓肿。此外,细针抽吸不能充分排脓,可能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脓肿脓液的粘度高,含大量纤维蛋白。
二、治疗
1.引流
许多脓肿可在门诊由全科医生处理。巨大、复杂、顽固性脓肿,特别是敏感区域(如手或脸)的脓肿,应考虑转诊至专家门诊或急诊科接受更好的诊疗。皮肤脓肿的初步治疗为切开引流,可观看脓肿引流标准技术视频。
单一切口应足够长,确保完全引流。钝器分离脓腔,应按张力线作切口,以减少疤痕的形成。常见的错误是切口不够深,难以到达脓腔和完全引流。当切开皮肤经过重要的血管和神经时,应特别注意。
最近一项研究表明,许多脓肿可以通过小切口(中位长度1厘米)彻底引流。目前尚无对切开部分脓腔与切开所有脓腔疗效进行比较的临床试验。如有中央硬结和指感,但没有明确的波动感,提示为脓肿小病灶(<2cm),可给予的治疗选择是局部热疗加密切随访。患者有全身感染体征时应给予系统抗生素治疗。
在急诊科15种常见操作程序中,脓肿引流术排在鼻胃管插管之后,被评为第二痛苦的操作。虽然局部或区域麻醉即可,但对于巨大脓肿、儿童和脓肿部位特别敏感的患者,应考虑给予镇静或全身麻醉。
针对替代引流技术,目前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在一项包括101例急诊科脓肿患者的随机试验中,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治疗成功(第7天超声记录彻底引流且症状缓解)的患者显著少于切开引流(26% vs 80%)。因此,如果最初使用细针抽吸成功但抗感染治疗无效,应告知患者后续仍需要切开引流。
通过开放的脓腔 作两个切口(每个4-5毫米)进行冲洗,引流管穿过切口,该操作对儿童痛苦较少,可避免包扎。一项回顾性研究将引流管穿过脓腔后,两端打结形成一个环状。研究表明,环形引流和开放手术切开引流一样安全有效,且美容效果更好(图2)。然而,作者的经验是,大多数脓肿均可通过单一小切口进行引流。
2.冲洗和引流物填塞
目前已有对脓肿标准切开引流后包扎的相关研究,但尚无有关脓腔常规冲洗获益的研究。一项随机试验比较了48例成年人脓肿切开引流后包扎/不包扎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与未包扎者相比,包扎者痛苦更多,但愈合率和治疗失败率相类似。
在另一项涉及57例儿童脓肿的试验中,未包扎组患儿在1个月时有较高的复发率,且较多需要随后进行引流和抗生素治疗,但差异并不显著,且未包扎组的疼痛评分与包扎组相类似。这些研究并不足以检测临床结局的显著差异。对于巨大的脓肿,可考虑用纱条或引流管代替包扎。
3.一期和二期缝合
切开引流后,常留下脓腔自行愈合(二期缝合),以防止切口边缘过早愈合以及脓肿复发。研究表明,肛周肿脓引流多在手术室内进行,提示切开引流后一期缝合疗效更好。
对7个随机临床试验(共915例皮肤脓肿患者)进行系统评价研究表明,近一半患者为肛周脓肿(一期缝合455例,二期缝合460例)。结果显示,一期缝合愈合时间显著短于二期缝合(7.8天 vs 15.0天),但复发率相似。只有一项研究中皮肤脓肿引流一期缝合是在急诊科进行的。
一项随机试验比较了56名成年脓肿患者(主要位于四肢,由MRSA引起)一期缝合和二期缝合的差异。两组患者7天的愈合率和复发率相似(愈合率分别为70%和59%;复发率分别为30%和29%)。
脓肿引流一期缝合(图2)应考虑大切口(> 2厘米),尤其在涉及美观的重要部位,可能时需转诊至专科治疗。皮脂腺囊肿、淋巴结感染或其他慢性皮肤损伤感染的患者,以及全身感染或全身感染高危患者(如糖尿病)都不应进行一期缝合,因不明确该类患者引流是否充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2. 脓肿治疗新的手术方法:图A示脓肿环形引流(开放两个单独的切口,小的橡胶管放入引流创面穿过切口。将橡胶管的两端打结,以预防创面的早期愈合。)。 图B示脓肿引流垂直褥式一期缝合。
4.抗生素治疗
在527例非直肠皮肤脓肿患者中,63%为社区相关的MRSA感染,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占15%,β-溶血性链球菌中占2%,剩余其它细菌占20%。几乎所有MRSA菌株均为USA300株,与社区相关感染相关。脓肿引流辅助抗生素治疗并未明显获益,单纯引流治愈率约≥85%。
最近一系列具有充分统计学效能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TMP- SMX)治疗急诊社区相关MRSA皮肤脓肿患者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
一项涉及161例儿童患者的研究中,组间绝对临床反应率差异为7%,7天时临床反应率未见显著差异(TMP-SMX组为96%,安慰剂组为95%)。另一项 包括212例****患者的研究中,失败率差异为15%,10天时,失败率未见显著差异(TMP-SMX组为17%,安慰剂组为26%)。
两项研究TMP-SMX 治疗组新发病变进展都相对较少:第一项研究中,TMP- SMX组10天内有13%的儿童出现新病灶,而安慰剂组为26%;第二项研究中,30天内新的病灶形成率分别为9%和28%。
这 些结果表明,抗生素治疗可能有预防感染复发的作用,特别对于某些感染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然而,这种观察的有效性尚不清楚。研究具有一定限制性:反复感染是次要研究终点,病人退出治疗的数量相当大,研究组之间存在或不存在脓肿病史基线的不平衡。短期的失败率和新病灶形成的频率,强调对患者需要耐心教育和随访。
除了切开引流外,对于以下人群,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推荐采用全身抗菌药物治疗:严重或广泛的脓肿(多部位感染)、疾病进展迅速且与蜂窝织炎相关 、有全身性疾病症状体征、具有相关的共存疾病或免疫抑制、幼儿或老年人、脓肿部位难以引流(如脸、手或生殖器)、化脓性静脉炎相关、单独切开引流无效。
一项有关MRSA引起儿童脓肿的研究显示,直径大于5厘米的脓肿被认为与后续的住院治疗相关,虽然大多数儿童应用了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多无抗MRSA活性,引流术操作也不规范。
在涉及成年人的临床实验中,脓肿直径大于5厘米与治疗失败率增加不具有相关性。脓肿较大、周围蜂窝组织炎、发热或有共存疾病的患者可特别受益于辅助抗生素治疗。目前尚无系统研究或大样本随机试验对此加以证实。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正在进行的两项大型随机试验,或许能够提供更明确的答案。
经验性应用抗生素在体外应具有抗 MRSA活性。大多数脓肿较小的患者,可在门诊口服抗生素治疗。2008年美国急诊科的监测研究中,对超过300 株MRSA菌株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TMP-SMX、克林霉素和四环素在体外抗MRSA活性可达94%-100%。
I
DSA 推荐剂量(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作为首选四环素药物)如表1所示。其他具有抗MRSA活性的抗菌药物中,FDA批准用于治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药物包括: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特拉万星、替加环素和头孢洛林。一些社区性研究中已观察到出现了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类耐药,因此临床医生用药时还应了解当地的抗生素抗菌谱。四环素的使用应限于年龄在8岁以上的患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⑴除切开引流外,美国感染病学会推荐抗生素治疗,脓肿患者具有下列条件或特性:严重或广泛的脓肿(多部位感染)或疾病进展迅速且与蜂窝织炎相关联,全身性疾病的体征和症状,相关的共存疾病或免疫抑制,年龄幼小或老年人,难以引流区域脓肿(如脸,手,或生殖器),化脓性静脉炎相关,单独切开引流无效的患者。
⑵磺胺甲恶唑-甲氧苄氨嘧啶(复方新诺明)已被FDA指定为妊娠D类联用用物(有对胎儿风险的证据,但获益时可能有必要使用),不推荐孕妇前三个月或2月龄以下儿童使用。如果肌酐清除率为15-30毫升/分钟,用推荐剂量的一半,该药不推荐肌酐清除率小于15毫升/分钟的患者使用。
⑶与其它药物相比,艰难梭菌相关性疾病时较常使用克林霉素。克林霉素为FDA妊娠B类药物(胎儿的不良反应在动物研究还没有被证明,在人类还未进行足够的研究)。严重肾功能或肝疾病患者的剂量可能需要调整。
⑷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是FDA妊娠D类药物,因此不推荐用于年龄小于8岁的儿童。肾功能或肝功能衰竭患者不需调整剂量。
虽然脓肿引流似乎并不太可能造成菌血症,但美国心脏协会指南显示,引流前使用抗生素,对于治疗感染也可能是合理的,在患者心脏病变风险较高的情况下,接受牙科手术的患者推荐应用抗生素预防治疗。
有些无积液的非波动性病变,超声检测或体检显示可能为早期脓肿,这些病变的中央区域常有硬结,以后可进展为弥散性。因为缺乏可培养的组织,这些病变与蜂窝组织炎难以区分,也很难确定感染的原因,通常被认为是由于链球菌(如化脓性链球菌)感染所致。
然TMP-SMX、强力霉素和米诺环素是用于治疗社区相关MRSA感染的优选抗生素,但其抗链球菌的活性较β内酰胺药和克林霉素仍难以界定。因此,对于不能与蜂窝组织炎区分的早期脓肿病例,推荐采用具有抗社区相关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双重活性的方案,如克林霉素单药或TMP-SMX+β-内酰胺,头孢氨苄或青霉素,并推荐随访。
最近一项涉及146例无蜂窝织炎并发症患者的试验结果显示,给予TMP-SMX+头孢氨苄或头孢氨苄单药治疗, 12天后二者临床治愈率无显著差异(分别 85%和82%)。然而,该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治愈率的检验效能差异只有13%(95%置信区间内率的差异不能排除前一方案的优越性)。
有些脓肿随后需要引流,尽管没有临床试验数据支持或反驳其有效性,但该方法与IDSA的相关指南是一致的。抗生素治疗蜂窝组织炎的比较研究也正在进行中,如前面提到NIH资助的涉及约500名患者的大型临床试验研究。
伤口分泌物培养有助于确定细菌学原因和皮肤脓肿抗菌谱。但非直肠皮肤脓肿微生物是相对可预测的,培养结果也很少改变治疗方案。对有严重的局部感染和全 身性疾病体征,以及对初始治疗无充分反应的患者,推荐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进行切口细菌培养。对于涉及聚集性或爆发性病例,也建议进行细菌培养。
三、预防
通常认为MRSA定植是前期感染,但即使MRSA是皮肤与软组织感染的主要原因,其在普通人群中的定植率也是很低的。2004年,美国对9004人进行鼻拭子细菌培养筛查发现,只有1.5%的人群有MRSA定植,社区相关菌株中,只有19.7%为MRSA分离株。28.6%的筛查人群为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
这一发现提示,社区相关的MRSA可能定植在身体其他部位,与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相比,MRSA具有毒性特征,定植后可加重感染。
一项包括144例儿童MRSA皮肤与软组织感染的研究中,87%定植为MRSA,鼻孔和腹股沟部位的定植率大致相等,27.3%的MRSA定植儿童其家庭成员也有MRSA定植。指示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感染复发可考虑去定植。近期2项临床试验提示去定植方案或许有效。
在一项涉及183例儿童的随机试验中,患儿至少有一处社区相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脓肿,细菌定植在鼻前孔、腋下或腹股沟褶部。采用5天莫 匹罗星鼻内涂抹疗法和洗必泰全身消毒方案,对比指示病例组和所有其他家庭成员组的去定植率。
完成12个月随访的126例患者中,主诉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者比例在指示病例组为72%,家庭成员组为52%,两个组的定植根除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54%和66%)。该方案已被推荐用于感染复发患者,应严格按照该方法对患者及患者家庭成员的鼻孔、腋窝及腹股沟褶部等MRSA定植部位取样。
另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共涉及31名成年人,在之前的6个月之内,≥2人确诊为MRSA皮肤感染。患者采取鼻内涂抹莫匹罗星的10天治疗方案,每天2次,3%的六氯酚清洗身体,口服抗MRSA抗菌药物(TMP-SMX、强力霉素或者米诺环素),随访6个月。该方案可使MRSA的每月平均感染率从0.84降低到0.03。
这些结果表明,更长疗程的全身抗生素治疗可增加该方案的有效性。但该研究缺乏对照组,所以需进一步的研究。如果使用洗必泰,还需要注意用后清洗干净眼睛和耳朵。还有更省钱的选择,可以使用稀释的漂白浴。
四、总结
脓肿是皮肤和软组织最常见的感染方式,其发病率目前成快速上升趋势。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位置较深、复杂、或被广泛的蜂窝织炎掩盖的脓肿。
标准的切开引流术是治疗脓肿的主要方法,可能无需常规的包扎。有些病例可考虑使用较小切口的环形引流和一期缝合。辅助抗生素疗法和创口分泌物细菌培养仅限于病情严重、免疫能力低下以及初治失败的患者。在最佳治疗方法下失败率仍相对较高时,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随访。
信源地址:
http://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ra1212788
评分
参与人数
1
威望
+3
金币
+6
收起
理由
四叶草
+ 3
+ 6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佳蕙淼淼
佳蕙淼淼
当前离线
积分
10362
发表于 2014-3-29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资讯分享!MRSA是皮肤脓肿最常见的原因。
脓肿是皮肤和软组织最常见的感染方式。
标准的切开引流术是治疗脓肿的主要方法,可能无需常规的包扎。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叶草
四叶草
当前离线
积分
6698
发表于 2014-6-14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版主提供的最新资料,学习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benbenrenqiu
benbenrenqiu
当前离线
积分
451
发表于 2015-1-17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不光有文字,还有图片,太形象了,谢谢!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苦丁茶
苦丁茶
当前离线
积分
3168
发表于 2015-1-22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资讯分享,学习了!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wbh
wbh
当前离线
积分
1650
发表于 2015-1-22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澄凤
澄凤
当前离线
积分
3394
发表于 2015-1-23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下载了原版,正好读一下英文~~~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925140797
925140797
当前离线
积分
1160
发表于 2015-1-24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分享!祝老师周末愉快!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张鑫
张鑫
当前离线
积分
1416
发表于 2015-1-26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无私的奉献!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manmanniu
manmanniu
当前离线
积分
324
发表于 2015-3-5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奉献,下载学习去啦。
回复
顶
踩
使用道具
举报
还有一些帖子被系统自动隐藏,点此展开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C)
(https://bbs.sific.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信息反馈联系:sific2007@16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上海莫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沪ICP备16047626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