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抗菌药物耐药状况日益严峻,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延缓耐药的进展。合理用药的前提条件是明确病原学诊断。对于复杂性感染,只有找到病原菌,才能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避免耐药的发生,同时节省医疗花费,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图1)。
然而,目前临床医生常常满足于经验性治疗;临床和微生物检验缺乏有效沟通,临床对各种微生物检验中标本的正确取材、技术手段、结果解读认识不足;而微生物室不参与临床会诊,不了解患者病情发展,回报结果晚,阳性率低;加之许多医院微生物检验设备、人员培训、科研投入不足,这些均限制病原学诊断的发展。在此,笔者就如何加强病原诊断简述如下。
案例
患者女,35岁,两月前曾接受双颊部脂肪填充术,6天后前额部、左颊部持续肿胀、疼痛,右侧面颊出现丘疹、结节,伴发热,最高体温39℃。外院曾多次进行外科冲洗引流,普通细菌、真菌培养均阴性。曾应用多种抗菌药物治疗,包括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氟康唑、泰能、伊曲康唑等,皮损无好转。转院后就诊时检查:前额部可见数个引流孔、瘢痕;眼周红肿、瘢痕形成。
针对上述病例,临床立刻和实验室取得联系。实验室进行床边接种,脓液进行各种涂片镜检、普通细菌、真菌培养、分枝杆菌培养等。在所涂的十多张片子中,仅1张片子萋尼染色发现1根抗酸阳性、呈分枝状菌。培养72小时后血平皿长出3个白色菌落、表面粗糙、干燥。经鉴定为脓肿分枝杆菌。于是,给患者阿奇霉素0.5 g,每日1次(qd);环丙沙星0.4 g,每12小时1次(q12h);阿米卡星0.4 g, qd。治疗4个月后,静脉用药改为口服序贯治疗6个月,患者方治愈。
上述病例,通过临床和微生物室的共同努力,确定病原菌之后,采取了有效的、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成功治愈患者。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发现,要想提高病原菌诊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强化微生物标本送检意识,尽量在经验性治疗前采集标本
大量研究表明,抗菌药物的使用会显著降低培养的敏感性。一项研究表明,应用抗菌药物前,脑脊液培养的敏感性为70%~85%,革兰染色敏感性为60%~90%;而使用抗菌药物后,培养和革兰染色敏感性下降到20%。对于儿童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抗菌药物使用后2小时,脑膜炎奈瑟菌培养转阴;肺炎链球菌4小时后转阴。因此,临床医生在经验用药前,应尽早进行微生物的标本的送检。
同时,由于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具有时相性,有发生、发展的过程,多次反复送检对提高阳性率有重要作用。
2、临床医生应注意正确采集标本,避免“garbage in,garbage out”
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泌尿生殖道均有大量正常菌群,如何避免正常菌群的污染,对于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意义重大。如果标本送到实验室是“垃圾”(garbage in,见图2),那出来的结果也是垃圾(garbage out)。
⑴下呼吸道标本 痰标本最易受到口腔正常菌群的污染,因此,临床医生应当督导患者咳出合格的痰标本,而非唾液。痰液以晨起后采集为佳,应涂片做细胞学评估,低倍镜下计数白细胞和上皮细胞的数量,以数评价痰标本的质量。下呼吸道标本应在采集后立即送至细菌室,并于1小时内接种。须特别注意,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苛氧菌不喜低温,下呼吸道标本勿冷藏。
⑵组织标本 临床常常重视病理检查,而忽略了微生物的检验。对于手术台上怀疑感染病例,送病理的同时,应同时送微生物室,进行涂片、镜检和培养。送检时,将组织标本浸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中,以防止其干燥。
⑶血培养 对于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当及时采血作2~3份血培养。所谓的“份数”是指“穿刺点”的数量,而非瓶子数。血量应当是每瓶8~10 ml。采血时,做好皮肤消毒,防止污染。
⑷ 怀疑特殊菌感染 此时应及时与微生物室联系,共同商讨诊断方法,包括取材部位、检测方法、频率、是否需要特殊培养基等等,必要时,进行床边接种。
3、微生物室应重视显微镜检查,开展多种染色技术
临床微生物室应当加强直接涂片镜检的力量,培养具有经验的微生物镜检专家,并应临床的需求,不断开展新的涂片染色技术。(见表,显示不同显微镜镜检技术检测不同的病原体)。
显微镜检查的作用在于:① 快速,2~4小时可以出报告;② 对于某些难生长的菌,直接镜检是重要的诊断手段;③ 直接涂片可以为培养提供方向;④ 评价标本的质量,如炎性细胞和污染的上皮细胞的比例。
病原学诊断还要结合多种检测技术,包括抗原检测、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免疫血清学检测等。毫无疑问,明确病原之后的抗感染过程,将会变得有的放矢、柳暗花明,它不但提高患者的预后、降低医疗花费,也将不断提高诊治水平,促进学科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