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台湾感控杂志的综述。中華民國101 年12 月第二十二卷第六期
金属铜 (Metallic copper) 在感染管制的应用 国内外新知 简 介 「铜」作为医疗上的用途可追溯到公元前2600 年,在埃及被用为胸部伤口以及饮用水的杀菌之用。直到抗生素于公元1932 年被发现之后,铜在医疗上作为杀菌的用途才逐渐的减少[1]。但是,现今由于抗药性细菌在医疗机构环境中广泛地存在,只要感染管制措施稍有不足,就可能引起机构内抗药菌的群突发;而具有新抗菌机转抗生素的开发进度不如预期,导致医疗人员对于抗药菌的治疗经常力有未逮;因而使得铜的抗菌用途又再度被拿来研究,冀望「铜」除了在退伍军人症的预防之外,能具有更加广泛的抗菌效果。 铜的抗菌原理: 产生高反应性自由基由于 Cu++H2O2→Cu2++OH-+·OH 的反应产生之羟基 (氢氧自由基,hydroxylradical, ·OH) 能够破坏细胞中的蛋白质及脂类;同时,铜离子能自2Cu++2RSH→2Cu++RSSR+2H+的反应中消耗硫氢基团(sulfhydryl group, SH-),而减少胱氨酸 (cysteine)或榖胱甘 (glutathione) 的含量;又能在继发的反应过程2 Cu++2H++O2→2Cu2++H2O2 产生过氧化氢 (俗称双氧水,H2O2),而再度产生氢氧自由基,继续破坏细胞成分。此外,铜离子可和锌、或其他金属离子竞争酵素蛋白质结合部位而影响酵素作用。 细菌对铜离子毒性的抵抗机转 细菌对于铜离子的毒性并非毫无招架之力;细菌对铜离子毒性的抵抗机转包括了将铜离子排出菌体、改变细胞膜成分以减少铜离子进入细菌的量、产生铜离子清除蛋白、主动运输排出铜离子等。但铜离子对于细菌而言并非仅有毒性,铜离子可能在光合作用或是其他细菌的生理反应占有一席之地。 接触杀灭(contact killing) 金属铜通常可以在数小时内使微生物去活化,但实际上和微生物的接种方式、培养温度、以及合金中的铜含量有关。一般来说,当合金中的铜含量越高、环境中的相对湿度越高、或是环境温度越高时杀菌力越强。若使用较不易受到腐蚀的铜化合物或是较厚的氧化铜 (Copper (II) oxide, CuO)就会减弱铜表面的抗菌力。在一般实验室是以湿式接种法 (wet inoculation)的方式进行铜表面接触杀灭的试验;但在实际的医疗环境中,铜的表面是干燥的,因此目前是改用干式接种法(dry inoculation) ,只用到少量的液体,这薄薄的液体层可在数秒内完全蒸发,以允许细菌和铜表面直接接触。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会在接触到铜表面数分钟内失去活性,这间接指出干燥的铜表面也具有杀菌的作用。
接触杀灭的机转是铜离子以破坏细胞膜、产生含氧自由基、破坏细胞DNA的方式造成细胞的死亡。在湿接种法的情况,细菌的某些铜恒定系统组成分子,如在Pseudomonas aeruginosa 的某些菌株,若是缺乏和铜有关的反应蛋白cinR基因或是对铜能产生抗性的cinA 基因产物时,就会快速在铜的表面死亡;在相似的情况下,Enterococcus hirae 若出现缺乏铜排出帮浦copB的基因产物时,则会在接种到铜表面75 分钟后死亡;而野生种在90 分钟后才仅出现活性被抑制的情形;就E. coli 而言,若出现缺乏 cueO(在围原生质腔中的铜氧化酵素),cus (围原生质腔中的铜排出帮浦) 以及 copA (在细胞质内的铜排出帮浦) 产物时,就会比野生株更快在铜表面死亡。细菌对铜的抵抗力可以增加在铜表面存活时间,但最终仍会死亡。此外,尽管在不含氧的环境下对于 E. coli 的接触杀灭仍能出现,但需时较长。还有,铜离子可以迅速分解 DNA 并且破坏细胞膜造成细菌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