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登录,享用更多感控资源,助你轻松入门。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帖最后由 拙凌 于 2013-3-9 09:34 编辑
近日因输液室护士操作失误引起了一例纠纷,患者家属认为不规范操作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感染的隐患,要求对所在的留观室环境提出监测,并且要求疾控中心同时采样监测。纠纷处理过程不在此处详述,只说说采样。出于家属要求以及考虑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角度,对输液留观室的空气和患者接触的床单、被服进行了采样。根据空气采样的要求,应该是对病房消毒后静止10min,且门窗关闭无人走动时采集。但是患者家属要求当即采样,也就是动态样本。 说实话,我当时真是暗自着急,首先由于当日气温较低,房间内的空调一直在运转,并且房间一直处于门窗关闭状态;其次房间内同时有5位患者在输液,都有家属在陪同,并不断有人员进出;此外,并无IV类环境的动态空气标准,只有怀疑可能有暴发时对目标菌进行监测的要求。同样,床单、被服采样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并且床单被服的清洗消毒工作是外包的。而这些担心都来自于我平时并未对输液室常规进行督查,因为当目标性监测逐项开展时,并未有过多精力关注于此处。 在疾控中心监测部门尚未来到时,我先进行了采样。按照去年的2个新规范要求,布点5个平皿,采样5分钟。床单因为正在使用,不便剪下只能参照物体表面监测方式对表面进行采样。等疾控中心监测部门来采样时,也是采用了与我同样的采样方法。采样的过程中,由于有其他患者有治疗需要,并不能保证人员不走动。这些过程患者家属均进行了录像。 48h过去了,到了看培养结果的时候,我真是有点担心。没想到,监测结果非常好!5块平皿总共只有3个菌落生长,并且都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致病菌。床单监测的2块平皿上也总共只有2个菌落生长!再询问疾控部门的监测结果,电话回复比较含糊,但是肯定结果也是很好的! 回过头来再看看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后勤保障部是规定空调开放期间每2-3个月清洗一次全院的空调系统,现在看起来应该是执行到位了;同时输液室能做到病室内经常自然通风。输液留观室按照规定应该每位患者结束治疗后更换床单,貌似没做到,但能做到每天早上更换,幸好患者是早上来的,应该说洗衣房的清洗消毒工作也还是到位了。 发生纠纷是件很头痛的事情,被牵涉其中更是头痛。不过这次的结果应该算是个可喜的消息。当我们关注了手术室等洁净区域时,无形中对后勤保障部的工作是个督促;当我们关注了医疗废物管理时,对外包公司的工作是个督促;当我们进行MDRO的监测时,这对各部门的相关工作是个督促。但同时,这个事情也使我警觉:务必定期抽出时间也关注非重点部门的相关工作,今后再出现类似的事件则更有自信。忽然想到了那句典故: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不过也有一个疑问:在应急状态时,第一时间考虑的是根据《医院空气净化标准》来采样,并未考虑参照《公共场所集中送风系统管理规范》,我参考的依据是否正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