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 发表于 2013-2-17 16:34

大家说感控学科该如何发展?(16楼有新思考)

本帖最后由 鬼才 于 2013-2-17 19:15 编辑

      感染控制学科从1986年开始,在我国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了,而且2003年的“非典”对促进我国感控学科的发展无疑是一催化剂。然而在这里我不得不说,3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感控学科发展得怎样吗?是否有长足的进展?大家都会说我国的感控学科发展走向了形式化感控的怪圈,但为什么走向形式化感控的怪圈?大家都把客观原因推向了政府、医院领导,好像我们作为感控专职人员没有任何过错。为什么SIFIC建立5年多来,反复强调临床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统计学、英语在感控工作中的重要性,然而大家并不在这方面作为,这难到又是政府、医院领导的错吗?每当一谈到这些原因,大家就强调各种客观理由,甚至认为搞拿来主义光荣。许多感控人是良阳不分,自己工作没努力的,还有理由强调各种借口?为什么出现这一很不正常的现象?作为一个真正干实事的感控人该如何思考这一问题???
      希望大家少一点享乐主义,多为感控学科的发展干一些实事,基础知识没学好的人,应有一种耻辱感!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使我国的感控学科真正迈向新的高地!
      欢迎大家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天山-雪莲 发表于 2013-2-17 16:57

本帖最后由 老朽 于 2013-2-18 10:13 编辑

从国家层面上就不重视感控工作体现在:
1、没有独立的感染学科;
2、没有感控序列职称;
3、医学院校有几家设立了感控专业;
4、在各级医疗机构中、队伍不稳定,阻碍了学科的发展。

就拿我院来说,临床医生不愿意干院感,挣钱少,检查多。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草原星空 发表于 2013-2-17 17:00

题目和内容似乎不太相符,我在感控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好象更恰当。
几个不同意见与您商榷
1、我认为近来年感控确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虽然有部分可能存在形式化,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其进步吧?另外,您能不能具体说说哪方面是形式化,让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统计学、英语在感控工作中的重要性,然而大家并不在这方面作为”您怎么认为大家在这方面无所作为呢?胡教授的“微生物在感控中的应用”“感染控制与医院流行病学”两个针对性的培训班让许多会员从中受益!这些积极参与学习的会员不正是在以自己的努力来回答您这个问题吗,难道把参加学习整天挂在嘴上才是有作为了吗?
3、有些知识我认为不能叫拿来主义,应该叫做知识共享更合理吧,有些会员(我在内)不懂英语,但可以用我们的实践经验来让大家少走弯路,这不也是一种付出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不正是SIFIC带给我们每个人的吗?
4、享乐主义这一点更不能赞同,没有哪个能把搞感控称为享乐,我不知道您所说的享乐指的是什么?
就事论事,不当之处敬请海涵!

liuxingyu6 发表于 2013-2-17 17:15

本帖最后由 liuxingyu6 于 2013-2-17 17:21 编辑

我的想法 有3点:
1.借鉴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设立感控专职人员资格考试,将感控所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考试内容。大学里没有感控这个专业,可以说,所有的感控人都是“半路出家”而来,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借助执业资格考试个人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队伍借以吸引优秀人才。
2.设立感控专职人员职称晋升的专业通道,而不是象现在一样,仍然无奈的按照原来专业进行晋升,而且没在原来的队伍的,晋升会受到不公平的排挤。这样有利于专职人员专心从事感控工作,科研、论文集中在感控领域,学科的发展才有支撑才能持续的发展。
3.设立感控专职人员定期考核制度,不过关就淘汰,自然就少有人“当天和尚撞天钟”了。
现在的感控,学或者不学,是系统的学还是见子打子地学,完全取决于个人,学的不好也丢不了工作,没压力就没动力呀。
个人意见,欢迎拍砖。

liuxingyu6 发表于 2013-2-17 17:18

耻辱感之类的话还是少说一点吧,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原因走到感控岗位,有着不同的职业规划和期待,每个人学习的机遇和环境差别也很大,当然成就就不一样。这个学科没有门槛呀!

蓝鱼o_0 发表于 2013-2-17 17:23

鬼才斑斑的责任心让人钦佩。责任心也让人感动。
这个话题对我来说高度有点高,但我也斗胆谈点拙见。

任何学科都有其漫长的进展过程,比如流行病学,通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和进化,其中还有很多的技术推动,如PCR技术,带来的分子流行病学的革命等。所以“30多年”,(其实并不止30多年)并不能算长的时间。
对于论坛里面学科建设的言论,有的言辞激烈,有的觉得踏上了高速火车,有人抱怨,有人坚持。。。。。。
任何学科都有其特点和规律,比如肿瘤学研究,临床流行病学,干预流行病学,转化医学,肿瘤药理学,血清学,循证医学研究,分子遗传学,表型遗传学研究,基础靶向性研究,等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而翻看所有的院感研究的报告或者工作记录呢,监测结果报道,少量干预研究,少数微生物研究,极少数循证医学研究等等,很多重要的方面甚至涉及还远远不足,比如机制探讨。都知道目标性监测重要,那么VAP,CLA-BSI,SSI, UTI的机制是什么呢?有几个人能娓娓道来,实话实说,我一个都不知道。
一个学科,有多个学组,学组带动学科,但目前这方面我们确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都说形式化感控,感控人“自娱自乐”。。。。
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批判领导不重视,是因为没有让领导看到成绩,领导没有重视是否因为技术能力还不足呢,领导敢让你去协助临床嘛?
临床医生最看重什么?有本事人家就服您,在他们面前,一句话,能不能让她们服气?
如果只说“院感重要”“我们要重视”这类话恐怕很不足。还是要多练内功!

院感的发展还不长,我觉得不要过于苛求,因为需要大量的人才,各个专业的领军人物,而更高层次人才确是我们最欠缺的。所幸的是,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尽力,勉力为之!
多年以后,也许我们会欣慰,见证了院感的发展;见到了她的茁壮。
而现在需要我们去坚持,去隐忍她给我们的针针刺痛!

小雨点儿 发表于 2013-2-17 17:31

       在卫生部持续加大对医院感染管理力度的推动下,我国感控工作已取得不少可喜的进步。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12年我国首次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定的3年行动规划,从国家层面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开启了“导航”。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依然处于较高水平;随着感控工作的不断发展,对感控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实状况是,我国现阶段从事感控工作的人员素质跟感控工作的业务素质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医院感控工作涉及临床医学、护理学、消毒学、流行病学、微生物学以及管理学等多个专业的知识,但在我国的专业医学教育中,并没有感染管理专业和体系。现在,很多医院在配置感控专业人员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要多科室的专业人才,却没有多少临床医生、检验人员、药剂师愿意过来,折射出感控专业人才队伍面临的尴尬困境。
   SIFIC的不断发展、壮大,逐步走向循证感控,在推动医院感染控制的思维创新,为院感的创新发展提供沟通交流平台,在传播最佳实践,促进学科发展、能力建设,推动顶层设计,营造感控文化方面起到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我们现存的实际情况,也制约着感控是也的迅猛发展,将医院感染控制作为一门学科,设置专业课程,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标准操作指南,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感控专业人才,是我国医院感控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我个人认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力也有大小,让一个院感人掌握、精通那么多学科的知识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才推崇多学科人员的通力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形成合力,只有那时,我们的感控事业才能飞速发展,真正的走向国际,光靠哪一个人的努力那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chenqiong 发表于 2013-2-17 17:38

院感工作,我自身体会,只要院领导高度重视,院感工作执行力就高,我的确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1240414077 发表于 2013-2-17 17:41

老师们的感言,各有所指,尤其向我这样光拣果实的人!拉了院感发展的脚步•

鬼才 发表于 2013-2-17 17:42

蓝鱼o_0 发表于 2013-2-17 17: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鬼才斑斑的责任心让人钦佩。责任心也让人感动。
这个话题对我来说高度有点高,但我也斗胆谈点拙见。



这一回复反映了我国感控真实的现状。对于感控学科的发展,我们的确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现在感控工作中的一些被动局面,我们不得不自我批评。当前感控工作中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说医院领导不重视、临床人员不服我们,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在于医院领导和临床人员,而洽好是我们自身工作的不力,对自己的不足,我认为是不能够采取宽容的态度的,而应很好反思!这也是我发这一贴子的本意所在。有些话虽然说得很尖锐,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说尖锐一点还是有其好处的。

鬼才 发表于 2013-2-17 17:50

小雨点儿 发表于 2013-2-17 17: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卫生部持续加大对医院感染管理力度的推动下,我国感控工作已取得不少可喜的进步。但与欧美发达国家 ...

这一观点不敢苟同,还是在找客观原因,好象自己已经努力了。其实这正是感控学科发展不前的根本原因。按这种观点, 感控学科发展不好,错误全在领导,自己非常尽力了, 其实这正是自己没有努力工作的重要原因!
如果按照这一回复,感控人可以高枕无忧了。

真美 发表于 2013-2-17 17:51

我认为感控工作的发展前途可观,虽然是边缘学科,但近几年感控工作日益被重视,加之是多专业学科,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并将知识用于临床工作。等级医院的评审工作对医院起到促进作用。也推动医院感染控制的思维创新。非常同意楼上的说法,每个医院感控工作人员都比较少,也制约着感控工作的发展,医院感染控制作为一门边缘学科,需要人才培养和发展,需要更多的部门共同协作,将我们的感控事业共同发展,真正保障患者安全。

鬼才 发表于 2013-2-17 17:57

本帖最后由 鬼才 于 2013-2-17 18:04 编辑

草原星空 发表于 2013-2-17 17:00 http://bbs.sific.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题目和内容似乎不太相符,我在感控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好象更恰当。
几个不同意见与您商榷
1、我认为近来年 ...


学科的建设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本身我们的感控资源就十分有限,如果大家不去不断地创造,何来知识共享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这句话用在这里,洽是为自己推脱责任的美丽借口。不管是拿来主义也好, 知识共享也罢,这些都不是光荣的事,现在的感控人不懂英语,除了懒惰,是不存在任何理由的。因为英语教育在中国已经开展35年了!这一点敬请大家不要忘记!

鬼才 发表于 2013-2-17 18:28

感控学科的发展需要正能量!

yhy8562243 发表于 2013-2-17 19:01

"希望大家少一点享乐主义,多为感控学科的发展干一些实事,基础知识没学好的人,应有一种耻辱感!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使我国的感控学科真正迈向新的高地!"非常欣赏这句话,赞一个,{:1_7:}谢谢!

鬼才 发表于 2013-2-17 19:14

本帖最后由 鬼才 于 2013-2-17 20:29 编辑

请大家看看下面这段话:
“而翻看所有的院感研究的报告或者工作记录呢,监测结果报道,少量干预研究,少数微生物研究,极少数循证医学研究等等,很多重要的方面甚至涉及还远远不足,比如机制探讨。都知道目标性监测重要,那么VAP,CLA-BSI,SSI, UTI的机制是什么呢?有几个人能娓娓道来,实话实说,我一个都不知道。
一个学科,有多个学组,学组带动学科,但目前这方面我们确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都说形式化感控,感控人“自娱自乐”。。。。
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批判领导不重视,是因为没有让领导看到成绩,领导没有重视是否因为技术能力还不足呢,领导敢让你去协助临床嘛?
临床医生最看重什么?有本事人家就服您,在他们面前,一句话,能不能让她们服气?
如果只说“院感重要”“我们要重视”这类话恐怕很不足。还是要多练内功!”
大家有何新的感受?希望一语惊醒梦中人!
欢迎大家继续展开讨论!

明月绕清池 发表于 2013-2-17 19:45

本帖最后由 鬼才 于 2013-2-17 19:49 编辑

在群里看见鬼才老师的链接过来,就我自己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我只是一个基层二级医院的院感人,护理职称,从事院感总共前后不到三年,可以说基础很差很差,所以在各位老师的建议下(基础书籍)正在努力学习,我很赞同鬼才老师的说法,没有好的基础很难做好工作。
其次,我自己是在边学习边工作,学习方法很多,课件、书籍、论坛各位老师的高见以及群里老师的指导和分享都是我获取知识的途径
我想说,我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抱着一颗平常心循序渐进开展工作,努力做到称职,不敢奢望优秀,没想投机取巧,但是论坛各位老师都的分享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这里我要说声感谢
我还想说,正因为自己工作的困难,所以打算给领导建议尽早在临床定向培养感控人才,最好选择临床医疗、微生物本科生。现实的情况我的初步了解这样的人才都不愿意来院感,所以退而求其次中西医结合本科,就这样的想法也不知道能否实现

鬼才 发表于 2013-2-17 20:36

现在感控学科最缺乏的是基础理论的支撑。感控学科的发展需要一个好的框架结构。国外的先进理念需要与本土的实践相结合。然而基础理论的建立是一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最大难关,现在感控学科的发展就处于这一瓶颈阶段,这需要广大同仁的共同努力。

鬼才 发表于 2013-2-17 21:36

蓝鱼o_0 发表于 2013-2-17 17: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鬼才斑斑的责任心让人钦佩。责任心也让人感动。
这个话题对我来说高度有点高,但我也斗胆谈点拙见。



对这一问题我们能否进行一些深层次的讨论?感控学科的发展现在最需要的正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liang8621369 发表于 2013-2-17 21:43

   领导最关心的是创收,感控有创收吗?---有,而且不少;但感控的创收不是“明”创收,很多人看不到,他们甚至只看到感控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很多医院都是表面上重视感控应付检查;
      很多“大腕”都不愿干感控,感控的人员组成比较复杂,同样影响感控发展;
      能不能改变一下模式:让重点科室的部分领导/骨干 成为感控一员(兼职),真正参与感控工作,分别负责一定感控任务,必须定时参加感控实际工作;如果有这些人参与,我想感控的发展一定很快。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大家说感控学科该如何发展?(16楼有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