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沙 发表于 2013-1-24 18:54

关于物表及手培养的稀释倍数的疑惑(4楼有详尽回复)

本帖最后由 茶韵幽香 于 2013-1-26 10:46 编辑

物表和手培养中的稀释倍数,怎么算法?标准上说的从10ml采样洗脱液中取1ml打入平板中,可不可以理解为10倍。如果从5ml采样液中取0.5ml液打入平板中也是10倍稀释?对吗?以此推算5ml取50ul就是100倍的稀释。请求高人指点。

无尽的沙 发表于 2013-1-24 18:56

希望有哪位老师给个解答,谢谢!{:1_10:}{:1_10:}

大约在冬季 发表于 2013-1-24 21:31

“10ml采样洗脱液中取1ml”l和“5ml采样液中取0.5ml液”打入平板中是10倍稀释,即平板上出现细菌数X10倍=细菌总数。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采样监测规范要求使用10ml采样液。{:1_17:}

亦青 发表于 2013-1-24 21:46

本帖最后由 亦青 于 2013-5-23 14:49 编辑

             是的,规范采样的方法上写得很明确,将采样后的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内,然后无菌试管吸取稀释后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这样就是稀释了10倍。如果将采样后的棉拭子投入5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内,然后吸取稀释后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这样就是稀释了5倍。       象你所说的,如果将采样后的棉拭子投入5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然后吸取稀释后洗脱液0.5ml接种平皿,也是稀释了10倍。由于1ml =1000ul,换算出,从5ml吸取50ul就是稀释100倍,理论上是这样的。      但是,如果吸取稀释后的洗脱液太少,根本不可能根本无法均匀地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平皿,培养出的结果也不具有代表性。应象规范所要求的,吸取稀释后洗脱液1ML接种平皿。

无尽的沙 发表于 2013-1-25 10:15

谢谢两位老师的指点,实际工作中检测工作量大,我们不可能采用倾注法做物表和手培养,只能吸出1ML打入平板中。由于1ML打入平板表面量太大,多以通常采用5ML洗脱液,取50UL打入平板表面,结果倍数乘以100.但这样不规范,结果误差大。所以目前5ML,取0.5ML打入平板中。这是现行的做法。心虚呀。不知道我这种做法,其他的单位有不有/

亦青 发表于 2013-1-25 17:21

本帖最后由 亦青 于 2013-1-25 17:52 编辑

无尽的沙 发表于 2013-1-25 10:15 http://bbs.sific.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两位老师的指点,实际工作中检测工作量大,我们不可能采用倾注法做物表和手培养,只能吸出1ML打入平板中 ...

      平时我们实验室是5ML,吸取1ML倾注法培养。遇污染程度严重的,加大稀释倍数。

茶韵幽香 发表于 2013-1-26 10:45

无尽的沙 发表于 2013-1-25 10: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两位老师的指点,实际工作中检测工作量大,我们不可能采用倾注法做物表和手培养,只能吸出1ML打入平板中 ...

院感标本常规处理要用倾注法来做,所以去1ML接种不算多,如果您用的是划线接种法,那么一般0.2ml接种,这样灵敏度会降低,所以建议还是用倾注法来做较好。

lucky12345 发表于 2013-5-23 09:10

亦青 发表于 2013-1-24 2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规范采样的方法上写得很明确,将采样后的棉拭子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 ...

如果将采样后的棉拭子投入5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内,然后吸取稀释后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这样就是稀释了20倍。


老师,我怎么算不出事稀释20倍,我认为是稀释5倍。能告诉是怎么算出的吗?

亦青 发表于 2013-5-23 14:52

本帖最后由 亦青 于 2013-5-23 14:53 编辑

lucky12345 发表于 2013-5-23 09:10 http://bbs.sific.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师,我怎么算不出事稀释20倍,我认为是稀释5倍。能告诉是怎么算出的吗?

{:1_7:}不好意思。是稀释了5倍。当时算的时候,反过来了,后来没注意算过。谢谢老师细心指正。

水里的虾米 发表于 2018-7-12 09:05

我们也存在这样的疑虑,学习了,感谢老师的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物表及手培养的稀释倍数的疑惑(4楼有详尽回复)